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贫困治理绩效评估的视角看待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思考和对策.docx

19页
  • 卖家[上传人]:韦**
  • 文档编号:196308005
  • 上传时间:2021-09-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95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贫困治理绩效评估的视角看待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思考和对策}; ;}.b2{margin:1.4569445in1.1020833in1.3777778in1.1020833in;}.s1{font-weight:bold;}.p1{teXt-align:justify;hyphenate:auto;font-family:方正小标宋简体;font-size:12pt;}.p2{teXt-indent:0.33472222in;teXt-align:justify;hyphenate:auto;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p3{teXt-indent:0.33333334in;teXt-align:justify;hyphenate:auto;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一、引言贫困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贫困治理绩效评估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贫困治理取得重大进展,我国现行准绳下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实现年均千万以上的减少,从2012年底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同期贫困发生率从10.2%降至0.6%。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安排,为持续推动农村全面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实现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公路”随着我国农村绝对贫困的消除,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对我国贫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意味着我们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需要通过乡村振兴继续得以巩固与扩大,乡村振兴要在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推动与发展,在二者的有效衔接中不断优化贫困治理体系与提高贫困治理能力随着我国由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我们还要通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破解相对贫困问题,同时也为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扎实基础党与国家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二者之间的关系,从2018年2月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就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随后在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计划(2018—2022年)》中又明确要求“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增进”。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当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当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衔接,对摘帽后的贫困县要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发展成果”;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着重工作保证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强调了,“抓紧研究制定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意见”我国当前正处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政策叠加期,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存在着以内容共融、作用互构与主体一致为表征的互涵式关联,二者作为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任务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有机衔接、良性互动的统一体,要统筹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一方面要充分借鉴与利用脱贫攻坚积累的成功经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起步当好准备,另一方面要在乡村振兴中对已经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予以关注,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的稳定性、持续性与长效性因此,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两大战略背景下,科学构建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评估体系,正确评估我国农村贫困治理绩效非常必要,这不仅仅有利于巩固与扩大脱贫攻坚成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支撑,而且有利于客观评价农村贫困治理能力与水平,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基础。

      二、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评估体系构建(一)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次五年计划与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实现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攻坚期内我国采取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对口帮扶、社保兜底等一系列超常规举措,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底线目标,实现了现行准绳下农村贫困人口的全部脱贫、贫困县的全部摘帽,解决了我国农村绝对贫困问题首先,要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保证脱贫成果稳定可持续脱贫攻坚成果来之不易,对于已经取得的“两不愁三保障”等领域的成果必须守好保住,防范与化解新致贫与再返贫的风险;对于脱贫摘帽的地方,仍要留出缓冲期与巩固期,做到摘帽不摘职责、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对于脱贫攻坚实践过程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与薄弱环节,要及时跟进与调整,进一步巩固与完善我国的扶贫政策其个,要扩大好脱贫成果,让脱贫攻坚成果发挥更大效用脱贫攻坚成效明显,要仔细总结“五级书记抓扶贫”“六次精准”“五次一批”等经验做法,扩大扶贫措施的辐射带动范围;要系统梳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思路与方法,扩大“精准”方法论的应用领域;要注意扩大的时序性与灵活性,按照现实情况有步骤、有着重、有规划地开展各种工作。

      再个,要当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增进农业农村持续健康发展在对象衔接上,从聚焦贫困人口与贫困县逐步向聚焦农村低收入人口与欠发达地区以及乡村振兴着重帮扶县过渡;在政策衔接上,逐渐从超常举措向常态帮扶改变,从集中攻坚向长效机制改变;在战略衔接上,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向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改变,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与组织振兴,增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二)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体系构建贫困治理绩效评估是我国贫困治理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是统筹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参考能否有效发挥贫困治理绩效评估的重要作用,取决于能否科学合理地构建评估体系国内外在贫困治理绩效评估体系方面做了诸多探究,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与完善,比如联合国规划开发署的人类发展指数(HDI)、牛津大学的多维贫困指数(MPI)以及国内的全面小康指数、绿色减贫指数等等在借鉴已有的评估体系的基础之上,按照第六个全国农业普查行政村普查表基本信息,制定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评估体系,对我国中西部22次省份农村贫困治理能力进行评估,主要围绕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展开,以求发现目前各省贫困治理的现状以及乡村振兴的基础等问题。

      1.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巩固扩大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评估体系的构建要紧紧结合当前农村地区发展现实,特别是脱贫攻坚以来,贫困地区发展变化情况[6]脱贫攻坚以来,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有所提升、贫困村面貌有所改进,但是受到地理位置、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仍然相对落后因此,指标体系要参照国内外乡村振兴与贫困治理绩效评估体系有关理论,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扶贫脱贫效果与乡村振兴的基础,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其个,巩固扩大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评估体系的构建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思维为引领,着眼于中国“三农”实际难题与迫切问题,仔细贯彻执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引领意见》《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计划(2018—2022年)》同时将借鉴国内外考核指标体系研究、扶贫开发考核指标体系的理论方法与框架,结合不同区域与部门的常规化研究体系,形成巩固扩大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评估体系,提升指标体系的权威性与科学性再个,巩固扩大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评估体系是一项综合的指标体系,应当涉及到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乡村治理、农民增收等诸多角度,一方面体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六次精准”“五次一批”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紧扣乡村振兴的20字方针,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充分考虑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之上着重关注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结合全国各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现实情况,按照以上原则与构建思路,并借鉴现有的权威的有关指标,本文构建了包含五次维度的巩固扩大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评估体系(见表1)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计划(2018—2022年)》的内容与要求,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增进,保证到2020年我国现行准绳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打下良好的基础,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有效延伸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展开评估展示了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机统一需要明确,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着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关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乡村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生态是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基础,社会治理的基础在基层,薄弱环节在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关乎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为此,在指标体系设计过程中,结合第六个农普行政村普查数据,充分考虑巩固扩大产业扶贫同产业兴旺衔接、巩固扩大绿色减贫同生态宜居衔接、巩固扩大文化扶贫同乡风文明衔接、巩固扩大基层治理同治理有效衔接、巩固扩大“两不愁三保障”同生活富裕衔接五次层面,力图全面真实反映当前我国农村贫困治理能力与水平,为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参考2.指标体系的计算方法本文所构建巩固扩大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指数是衡量我国农村贫困治理能力水平的一项直观表征,力争全面反映我国农村贫困治理绩效的区域差异巩固扩大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指数综合指数由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构成,是衡量一项地区贫困治理绩效水平同乡村振兴发展的综合指数在树立巩固扩大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评估体系的框架与指标之后,需要进一步确定以下几次主要内容:一是如何对指标进行同向化处理;二是如何对指标进行标准绳化处理;三是如何实现数据的准绳化采集;四是如何确定各次指标的权重1)指标体系中指标同向化处理方法土巩固扩大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评估体系是对所有评估指标数据进行合成的相对数。

      巩固扩大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评估指标指数值是在各评估指标准绳化数值的基础上,根据事先赋予的权数,加权综合而成对于正向与逆向指标的处理,在评估指标中,和贫困治理能力水平正有关的指标为正指标,无需进行同向化处理;而和贫困治理能力负有关的指标为逆指标,本文采用倒数法、最大值相减法、定值相减法等方法对此进行了正向化处理2)指标体系中指标准绳化处理方法土数据的准绳化是将数据按比例缩放,使之落入一项小的特定区间这样去除数据的单位限制,将其转化为无量纲的纯数值,便于不同单位或量级的指标能够进行比较与加权本文采用了通用性更强、现实操作更简便、指标的数学理论含义更清晰的创新型“定基极差法”来进行各级基础指标的数值测算为实现指标的横(空间)、纵(时间)向的全向可比性,“定基极差法”采用以某特定年为基准年,以类似准绳极差法的数学形式实现二级基础指标的无量纲准绳化转换,并在此基础上,以事先确定的各指标权重,通过逐级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最终的省、城市及区域的综合指数采用定基极差法所计算的各二级指标以及由此整合的一级指标,由于采用特定基准年的定值测度为统一参考系,且各指标具有预定的固定权重值,使各级指标的度量值能真实地反映区域间、年度间的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