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普陀山概况导游词.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290834404
  • 上传时间:2022-05-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4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普陀山概况导游词 普陀山概况导游词 普陀山是著名的观音道场,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并称为佛教四大名山它位于浙江省东部,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全岛面积12.5平方公里,形似苍龙卧海,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 之称 唐咸通年间,日本僧人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乘船行至普陀山附近的莲花洋时,因为风浪所阻,触礁,以为观音不肯东渡,于是便在潮音洞上岸,建"不肯去观音院",成为普陀佛教开山之起始后历代皇帝拨币累建,全盛时期,曾有3大寺,88庵院,128茅蓬,僧尼达4000余人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普陀山香烟燎绕、烛火辉煌;诵经礼佛,通宵达旦,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每逢佛事,信众求拜,时有天象显祥,更增添了普陀山的神奇、神圣、神秘的色彩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观音大士结缘四海,"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已被学者 称为"半个亚洲的信仰。

      " 有人曾经对普陀山的美景作出这样的评价:"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作为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坐落于海上的佛教胜地,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除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的寺塔摩崖、山石林木以外,岛上林木丰茂、鸟语花香,不仅有树龄近千年的古樟树,还有我国特有的普陀鹅耳枥而岛四周白浪环绕、渔帆竞发,银涛金沙环绕着青翠的峰峦、 幽静的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 "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普陀山以其观音道场的神圣地位,以及优美的自然风景,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相信您也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踏上这次朝圣之旅了,现在就请带上我们精心为您打造的普陀山游览攻略,以及景点导游词,随我一同走进这海天佛国吧 普济寺导游词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普陀山的第一大寺--普济寺普济寺又名"前寺"它的前身是有名的"不肯去观音院"宋嘉定七年,皇帝御书"圆通宝殿"匾额,把这里定为专供观音的寺院后来这里多次被毁,到了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朝廷派太监张千扩建宝陀观音寺,并赐额"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寺院规模宏大,一时甲于东南康熙三十八年,赐额"普济群灵",到了雍正年间,基本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如今的普济寺,共有 十殿、十二楼、七堂、七轩等共231间。

      普济寺前有一个高约20米的石牌坊,四柱三门,柱上横眉雕刻有精致的云绫和石葫芦坊内北侧,树有一块石牌,写着"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据传这是皇帝下达的圣旨,过去官吏到此,文官 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观音菩萨的崇敬 石牌坊后是一个约15亩的莲池,名叫"海印池",也叫"放生池",建于明朝"海印"是指佛的智慧能像大海一样,印现一切之法,而"放生",则是与佛教的"慈悲"、"不杀生"等教义融合,进而发展成为的一 种普遍的佛事活动 海印池上有三座桥,走过中间的一座,您便可以来到御碑亭,它建于雍正年间,御碑的碑文上记载了普陀山的历史,碑额上雕龙栩栩如生,书法遒劲刚健,可谓双绝当然,要是您感兴趣的话,还可以到东面的"观自在菩萨"墙看看,相传观音菩萨除了有大慈大悲的心肠外,还有广大的智慧可以看清世间万物,所以有时被称作"观世音",指她能听到人民的疾苦声音,有时又被称为"观自在",是指她体察世间万物的能力 当您来到寺前肯定会奇怪的问:"寺庙的正门关着,怎么进去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相传乾隆皇帝夜游普陀山竟然忘了回去,当他返回到普济寺的时候寺院大门已经关了,他要求开门却遭到了拒绝。

      把门的小和尚说:"国有国法,寺有寺规",乾隆没有办法只能从东山门进入寺内乾隆回宫后对此极为恼 普陀山概况导游词 普陀山是著名的观音道场,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并称为佛教四大名山它位于浙江省东部,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全岛面积12.5平方公里,形似苍龙卧海,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 之称 唐咸通年间,日本僧人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乘船行至普陀山附近的莲花洋时,因为风浪所阻,触礁,以为观音不肯东渡,于是便在潮音洞上岸,建"不肯去观音院",成为普陀佛教开山之起始后历代皇帝拨币累建,全盛时期,曾有3大寺,88庵院,128茅蓬,僧尼达4000余人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普陀山香烟燎绕、烛火辉煌;诵经礼佛,通宵达旦,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每逢佛事,信众求拜,时有天象显祥,更增添了普陀山的神奇、神圣、神秘的色彩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观音大士结缘四海,"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已被学者 称为"半个亚洲的信仰" 有人曾经对普陀山的美景作出这样的评价:"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

      "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作为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坐落于海上的佛教胜地,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除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的寺塔摩崖、山石林木以外,岛上林木丰茂、鸟语花香,不仅有树龄近千年的古樟树,还有我国特有的普陀鹅耳枥而岛四周白浪环绕、渔帆竞发,银涛金沙环绕着青翠的峰峦、 幽静的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 "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普陀山以其观音道场的神圣地位,以及优美的自然风景,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相信您也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踏上这次朝圣之旅了,现在就请带上我们精心为您打造的普陀山游览攻略,以及景点导游词,随我一同走进这海天佛国吧 普济寺导游词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普陀山的第一大寺--普济寺普济寺又名"前寺"它的前身是有名的"不肯去观音院"宋嘉定七年,皇帝御书"圆通宝殿"匾额,把这里定为专供观音的寺院后来这里多次被毁,到了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朝廷派太监张千扩建宝陀观音寺,并赐额"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寺院规模宏大,一时甲于东南康熙三十八年,赐额"普济群灵",到了雍正年间,基本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如今的普济寺,共有 十殿、十二楼、七堂、七轩等共231间。

      普济寺前有一个高约20米的石牌坊,四柱三门,柱上横眉雕刻有精致的云绫和石葫芦坊内北侧,树有一块石牌,写着"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据传这是皇帝下达的圣旨,过去官吏到此,文官 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观音菩萨的崇敬 石牌坊后是一个约15亩的莲池,名叫"海印池",也叫"放生池",建于明朝"海印"是指佛的智慧能像大海一样,印现一切之法,而"放生",则是与佛教的"慈悲"、"不杀生"等教义融合,进而发展成为的一 种普遍的佛事活动 海印池上有三座桥,走过中间的一座,您便可以来到御碑亭,它建于雍正年间,御碑的碑文上记载了普陀山的历史,碑额上雕龙栩栩如生,书法遒劲刚健,可谓双绝当然,要是您感兴趣的话,还可以到东面的"观自在菩萨"墙看看,相传观音菩萨除了有大慈大悲的心肠外,还有广大的智慧可以看清世间万物,所以有时被称作"观世音",指她能听到人民的疾苦声音,有时又被称为"观自在",是指她体察世间万物的能力 当您来到寺前肯定会奇怪的问:"寺庙的正门关着,怎么进去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相传乾隆皇帝夜游普陀山竟然忘了回去,当他返回到普济寺的时候寺院大门已经关了,他要求开门却遭到了拒绝。

      把门的小和尚说:"国有国法,寺有寺规",乾隆没有办法只能从东山门进入寺内乾隆回宫后对此极为恼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