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冰雪消融时…….pdf
1页并非神话 有人预言,在下个世纪地球 上将不会再有冬天了也就是 说,到了那个时候地球上寒冷的 冬季将不复存在,冰雪也将全部 消融殆尽不管它是从天而降的 飞雪,还是喜马拉雅山上的积 雪,不管是北冰洋的流冰,还是 南极大陆上覆盖的冰原都将一 去不复返,永不存在了如果人 们还想举办冬季奥运会或冰上 舞蹈比赛的话,那就只好求助 于“造雪机”或者到人造卫星体 育场上去 当冰雪全部消融后,海水的 水位将大幅度上涨科学家计 算,海平面大约将上升60米左 右,这意味着各大洲沿海地区海 拔高度凡低于6O米的地方,包 括纽约曼哈顿摩天大厦第二十 层以下的地方,都将要被海水淹 没,成为一片汪洋地球上大陆 面积显著缩小,海洋面积进一步 扩大,地球将更名符其实是一 个“大水球” 不过,您不用担心真到了 那个时候,也许内陆比沿海更适 于人类居住随着海洋面积的扩 大,蒸发作用进一步加强,大气 中的水汽含量更加充沛.降水量 将成倍增长这样高原将会变成 良田或优良的牧场;沙漠将变成 绿洲随着地球温度的增高,尤 其是中高纬度温度迅速增高后, 原来人烟稀少的阿拉斯加、加拿 大北部、西伯利亚和格陵兰等 地都将变成世界的粮仓,甚至 南极大陆也可能成为人类理想 的居住或旅游胜地。
大势所趋 文明浪潮的到来,带来了世 界经济的繁荣但也产生了意想 不到的问题l7世纪末的第一次 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一个以 工业为核心的文明社会,但随之 . 兰== 科学·抖举轧 而来的是千 百万个大烟 囱日夜不 停地向大气 层喷吐着浓 烟其中,仅 二氧化碳每 年的喷吐量 就有60~120 亿吨,相当 于火山爆发 释放出的二 氧化碳总量的200--400倍据美 国物理学家普拉斯指出,从1900 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已增加了大约l0%,预计到2000 年时可能再增加10%又据夏威 夷冒纳罗亚观测站报告:从1958 年至1968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 年增长量平均为0.64ppm;而 1969年以后年增长量至少增加 到lppm这些数据有力地证明 了,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正 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增长着有人 估计,如果照目前的速度增长下 去,那么用不了一、两个世纪,大 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将比现在 翻两番! 二氧化碳有一种奇特的功 效,就是它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几 乎是透明的,而对从地球表面放 出的长波辐射却几乎是不透明 的,这样就能把热量贮存在大气 层中,就像温室的玻璃一样,起 到保温作用,称之为“温室效 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 越高,这种保温作用越强烈,“温 室效应”也越明显有人计算,大 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10%, 全球温度将增高0.3℃左右;二氧 化碳含量增加一倍,温度将升高 3~C而只要地球的平均温度升高 3.5℃左右,就足以使地球上的冰 雪全部融化 除此之外,还有“人工热”的 影响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城市 增多,城市建设发展迅速,规模 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密集,这 就不可避免地聚积了越来越多 的“人工热”城市大量“人工 热”的释放,引起了城市局部升 温,使得城市空间的温度分布 图,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一样, 有人称其为“热岛效应”这 种“人工热”的影响,使城市气温 普遍比周围地区高出l℃左右, 有的大城市甚至可高出l0℃左 右有人估计,目前全世界的人 工热正以每年5~6%的速度增 长长此下去,对气候变暖的影 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尽管有人认为,对二氧化碳 的“温室效应”和城市的“热岛效 应”所引起的气候变暖作用不应 估计过高,而且还应该考虑某些 自然因素的抵消作用,如火山爆 发和大气中固体微粒增加所引 起的“阳伞效应”会使地球温度 降低但是,如果人类不采取有 效措施改变目前的能源结构、社 会结构和生活方式,那么,二氧 化碳浓度持续增长的趋势是不 可阻挡的。
总之,人类正面临着挑战, 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以及能否在 几十年内完成,这不仅决定着人 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而且 也关系着地球的前途 不要忘记,冰雪在消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