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孔姓寻根访夏邑.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cao****hui
  • 文档编号:129458120
  • 上传时间:2020-04-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0.65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孔姓寻根访夏邑据《史记》等记载:孔子的祖先是殷商的后裔,周灭宋后,成王封微子启于宋国,建都商丘微子启死后,微仲继位,微仲就是孔子的先祖微仲的四世孙弗父何本该继位宋公,而让给弟弟厉公,从此,弗父何的后裔不再继承王位,被封为世袭公卿,食采邑于栗(今河南省夏邑县,古城栗)自弗父何五代传承至孔父嘉,开始以“孔”为姓古碑记载:弗父何以下六代(宋父周、世子胜、正考父、孔父嘉、木金父、睾夷)均葬在夏邑睾夷生孔防叔,后防叔为避乱,由宋国迁居鲁国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生孔子故,河南省夏邑县不仅是孔子祖籍所在,也是中国孔姓起源之处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夏邑县带着对“至圣先师”孔子的尊崇,在这个七月的伏天里,开始了我的孔姓寻根之旅一辆白色的中巴车,载着我和夏邑县旅游局局长徐永昌先生,快速地行驶在豫04商永公路上,两旁的杨树浓荫如盖,挡住了阳光,清凉的风不时从窗口吹来,让人感觉舒爽惬意一路上,徐永昌先生兴冲冲地告诉我,从1994年5月,夏邑县就成立了孔祖文化学会,经过10多年的研究,孔子祖籍夏邑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天下的孔姓也源于此,现在,夏邑县还存有孔子还乡祠等遗迹。

      2002年4月,夏邑县举行了隆重的孔氏宗亲拜祖活动,海内外知名孔氏后裔或应约前来、或致电致函恭祝,山东曲阜孔氏宗亲也组成了数十人的代表团来夏邑祭祀听着徐永昌先生的介绍,看着公路两侧郁郁葱葱的林木,猛然间,公路上方悬空而排的一行红底白字跃入了我的眼帘:孔子祖籍夏邑县!我的心猛然一跳,已经进入夏邑县境内了,我已经踏上了孔姓的发源地!进入夏邑县城,徐永昌先生就带我拜访了中华孔子学会会员、孔祖文化学会副会长司英战先生司先生已经69岁了,满头银发,精神矍铄听说我是来寻找孔姓的发源地的,老先生高兴地连忙让座,并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让我看在司英战先生的论文《孔子祖籍―夏邑》一文中,孔姓的来源一下子豁然开朗了据史籍、古碑载,厉公遵周制封兄弗父何为世袭上卿,宋国之执政大臣,并赐封采邑(亦称采地、食采或封地等)于宋国国都东南不远之栗(今夏邑县夏邑,夏代属古虞地,商有栗邑,西周至春秋属宋国),世代相守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正考父生孔父嘉从弗父何到孔父嘉已至五代,根据周代的宗法制度:“五代亲尽,别为公族,故后以孔为氏焉一曰:孔父者,生时所赐号也,是以子孙遂以氏族”(《孔子家语?本姓解》)故此,孔父嘉实乃孔姓之始祖。

      后因宋国贵族内部斗争,孔父嘉为太宰华督所杀华督杀之而绝其世,其子木金父降为士”(《世本》)木金父生祁父(睾夷),祁父生防叔,均居住在孔氏采邑栗(夏邑)后防叔避难山东,越三世而生孔子,遂世为鲁人所以《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如果从有族算起,孔父嘉才是孔子的第一位先公古碑记载:清康熙三十六年夏邑知县方立桢撰《夏邑县志?序》曰:“夏邑古宋地,孔子之先世实居于斯其迁于鲁之阙里,自孔防叔始,越三世而生孔子孔子尝归宋祀其先茔,故迄今有还乡祠者,为孔子立也夫以生民未有之圣,而实发源于夏邑,则其祖功宗德之所遗,有以含毓于无疆者可知矣山东曲阜孔庙内也有记载:“孔子还乡祠遗址,在河南夏邑,有弗父何以下几代子孙墓,孔子过宋曾经致祭孔子的七十七代嫡孙女、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孔德懋说:“我先祖孔子的祖籍是宋国,我的始祖弗父何被封到栗,就是现在河南夏邑由此可见,夏邑不仅是孔子的祖籍,更是孔氏的起源地从司英战先生家里出来,才发觉外面已经下起了大雨匆忙上车,赶往孔子还乡祠沿夏邑县城的二环路东行不远,一座高达的塑像出现在眼前,塑像的基座上刻着“孔子还乡像”五个大字,塑像上的孔子面南而立,衣带飘飘。

      孔子还乡像两侧的南北大道就是孔祖大道,向北直通孔子还乡祠由于雨大,无法下车拍照,我只好心中暗自祈祷:希望雨快些停下来,回来的时候能拍下这独有的景致车子在雨中缓缓地行驶着,徐永昌先生一下子变得兴奋起来了他说自己就生长在孔子还乡祠旁边的徐马庄村,记得小时候那里就有大成殿,殿内有孔子的塑像,在大成殿的南边有崇圣祠,里面供奉着孔子的远祖,大成殿的两旁有东屋、西屋,北面还有棂星门、影门墙,院内有一棵1000多年的老柏树,西北还有孔林,很是壮观,可惜,***期间被毁坏了现在的还乡祠,是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先生捐资100万元修建的我们到孔子还乡祠时,雨停了走进孔子还乡祠的大门,一座高大的大铜像在面前赫然而立,铜像也是汤恩佳先生捐赠的,用青铜铸成,是我国著名雕塑家陈修林教授设计制作的,铜像高3.3米,基座高2.4米,正面是汤先生亲笔题写的“孔子行教像”五个金字,后面是汤先生书写的《礼运大同篇》,两侧雕刻的是孔子周游列国和杏檀讲学的图像走进雨后的孔子还乡祠,我在孔子行教像前恭敬而立,向这位伟大的先人致敬徐永昌先生帮我找来了当地的“老私塾”彭统聚老先生彭老先生今年已经75岁高龄,多年来一直研究孔祖文化,在老人的陪同下走进大成殿,殿内供奉着孔子的十一位先祖的塑像,彭先生如数家珍地向我介绍着孔姓起源的历史和有关孔子的一些传说。

      走进大成殿左侧的碑林,碑林内有汤恩佳先生的捐资纪念碑、著名学者杨向奎和孔子七十七代嫡孙女孔德懋的题词碑,还有根据史籍记载重立的雍正皇帝册封孔子四代祖碑以及弗父何、孔父嘉的纪念碑碑林里还放着几块残碑和两块用水泥重新粘合起来的清康熙年间、道光年间立的古碑在残破的古碑面前,同行的司英战和彭统聚两位老先生摸着碑身,眼里是掩饰不住的伤感我感到两位老人的痛惜,就赶忙找了个话题,问两位老人现在夏邑是否还有孔氏的后人居住司英战老先生告诉我,由于孔氏发源地在夏邑,所以,孔氏后裔也纷纷还居祖籍据《夏邑县志?古迹》载:“至宋真宗时,有良、彦(辅)者,还居夏邑元时孔思忠避兵山西,祠废为寺;国初,孔敬复还夏邑今司家道口孔姓者,五十七代裔也且言来时在宋时现在,夏邑境内还有6000多名孔氏后人,散居在县城和各个乡镇司道口离孔子还乡祠仅数里之遥,可是,由于雨天,道路泥泞,车辆无法通过看到我深感遗憾,司英战先生说,在孔庄乡的孔庄村居住着很多孔氏后人,道路可以通行带着满心的欢喜,沿孔祖大道返回,赶往县城东部的孔庄乡途径孔子还乡像时,我下车拍照,弥补了来时的遗憾从孔子还乡像大约行驶25公里,就到了位于孔庄乡的孔庄村,已经等候在那里的孔庄乡干部带着我们来到了村里最年长的孔繁聪老人家里。

      孔繁聪老人已经85岁了,是孔祖文化学会的副秘书长老人说,孔庄村居住了1000多名孔氏后人,是明末清初从山东迁回的,自己现在已经是四世同堂,其乐融融啊碰巧的是,老人的儿子、孙子、重孙由于下雨都没有出门,我便提出给老人拍全家福的建议,留下了一张难得的照片从老人家出来,我的孔姓寻根之旅也划上了句号在徐永昌先生的办公室我看到了夏邑孔林恢复设计效果图、夏邑孔府恢复设计效果图、孔子还乡祠二期工程规划效果图、孔子还乡祠绿化全景效果图徐先生说,现在,夏邑县正在积极地招商引资,打造孔祖文化和孔氏旅游两大品牌,让更多孔氏后人落叶归根,为夏邑的发展做贡献相关链接:夏邑是一座古老的小城,境内除孔子还乡祠外,还有四师师长彭雪枫将军纪念馆、水面达3000亩的天龙湖公园、商汤祷雨处、前商清凉山等旅游景点这里还是全国有名的"中原粮仓"、泡桐之乡、苹果之乡、丝绸之乡,抽纱、刺绣产品远销欧美等十多个国家夏邑的交通四通八达,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商永公路、商徐公路穿境而过如果您从铁路来夏邑,到商丘站下车后,坐汽车沿豫04商永公路东行53公里就到了夏邑;如果您从公路来夏邑,沿连霍高速公路在夏邑出口下来就到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