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医学史期末复习资料1.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00917581
  • 上传时间:2023-10-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67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史重点1. 为什么古代药物学著作多称“本草”?古代药物以植物药为主破石的概念① 最古老的医疗工具② 既可以直接刺激敏感部位,以疏通经络镇痛③ 又可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最早对疾病的认识见于甲骨文最早关于传染病的记载甲骨文中的“疾年"“降疾” “雨疾"最早记载的四季常见病见于《周礼-大官》“春时有病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病入膏肓《左传》记载 医缓 攻(灸法)达(针刺)药最早的药物分类《周礼•天官》草木虫石谷五药最早记载药物功效的书《山海经》酒的作用?① 酒能通经活络、提振精神、驱寒散瘀② 有麻醉镇痛或消毒杀菌的作用③ 酒义有挥发性能且能充当溶媒,所以后世成为常用的溶剂④ 并且用来加工炮制药物⑤ 再者,酒对“外感风寒""劳伤筋骨"有治疗作用⑦药酒的出现与发展,成为后世药物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 曾其酒① 见于甲骨文② 既能用于祭礼也可用于医疗③ 谁最早关于药酒的记载汤液运用的意义① 由重剂量使用单味药转为适量地混用复味药② 服用方便,可以提高疗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③ 拓宽了用药范围,拓展了药物研究和发展空间,加速了医药学的发展进步④ 又称水药,是中医临证用药的主要剂型之一周代的宫廷医生分科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周代医事制度(见于《周礼-天官》)(1)医政组织:①医师掌握政令,总管医药行政,负责对医生的年终考核,并根据他们诊治病人的疗效判定等级② 设士、府,史、徒(士一分司治疗;府一掌管药物;——掌管医案;徒——护理杂物)(2)考核制度:①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② 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医生级别及薪俸由医师负责考核3. 最早的六气致病学说医和《左传》六气:阴、阳、风、雨、晦、明六气致病:阴淫底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近亲不婚,晚婚“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避免近亲婚配,利于优生晚婚《周礼》《礼记》华佗的贡献① 发明了以酒服麻沸散的全身麻醉术② 创造了 “五禽戏”最早的经脉学专著《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导引图: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疗体操图却谷食气:我国现存最早的气功导引专著最早关于斜齿的记载甲骨文四大经典是哪四部?《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内经的成书时间及成就战国至秦汉时期C①人与自然⑴强调整体观念J 昔2身人的身心〔④人与社会(2)重视脏腑经络成就一 (3)运用阴阳五行学说(4)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在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生 L 理病理等方面,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4. 《难经》的内容和成就① 脉诊方面:首创独取寸口② 脏腑方面:创立命门学说,“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③ 伤寒有五: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神农本草经》的内容与成就(1) 首创药物三品分类法,收录365种药物(2) 论述了药物的功效和主治(3) 概括地记述了中药学的基本理论① 论述了方剂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② 提出了药物七情和合的理论③ 阐述了药物的性味及采集加工炮制方法(4) 记载了临床用药原则和服药方法《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和成就《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① 《伤寒论》以六经论伤寒,首创“六经辨证"的方法② 《金匮要略》以脏腑论杂病,创立脏腑辨证理论和最早的三因学说被誉为“方书之祖"① 记载了大量有效方剂② 提出了较严谨的方剂组方原则③ 创制了多种方剂的剂型《次注素问》由 唐•王冰 所作,是继全元起之后第二家系统整理注释素问者王叔和的贡献① 撰写《脉经》② 著《王叔和脉诀》③ 整理《伤寒杂病论》《脉经》的内容和成就① 确立寸口脉诊法,提出“三部分候脏腑”理论② 归纳二十四种脉象③ 论脉学强调与临床病证治疗结合④ 记述多种危重脉象⑤ 首开脉象鉴别先河虏疮① 见于葛洪的《肘后救卒方》② 是最早关于天花的记载③ 与战.争俘虏有关《肘后救卒方》的内容和成就① 是中医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② 最早记载了大花病首创用狂犬脑浆涂敷治疗狂犬病的方法,记述了“以毒攻毒"防治疾病,蕴 含免疫思想③ 所载治法“简、便、廉、验”《外台秘要》的内容和成就唐代王煮所作① 最早记述消渴病人尿甜② 首次记载菜用观察小便法婆别诊断黄疸病的轻重、进退③ 记载了治疗白内障的“金针拨障术"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唐代的《新修本草》,分为“正经""药图""图经"三部分最早采用了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的书 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5. 《雷公炮炙论》的成书时间刘宋(南北朝)皇甫谧编纂《针灸甲乙经》主要参考了哪些著名医书?主要成就是的什么?《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① 系统整理了人体脸穴;② 提出了分部划线布穴的排列穴位方法:③ 阐明针灸操作方法和针灸禁忌;④ 总结了临床针灸的治疗经验,按病论穴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及作者《刘涓子鬼遗方》 龚庆宣6. 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及作者《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蔺道人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是《颅囱经》7. 用银锡为主体的汞合金作牙齿修复的填充材料最早见于 唐代《新修本草》最早的医学教育的时间刘宋元嘉二十年(南北朝)秦承祖8. 唐代太医署的分科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4科医科又分为体疗、少小、疮肿、耳目口齿和角法宋代医事制度(1)翰林医官局:专职医药行政。

      ①包括对军旅、官衙、学校派出医官,管理 医药等事务,从而把医药行政和医学教育 分立开来②管理医官的升迁罢黜(2)太医局:已经无医政职能,专掌医学教育校正医书局① 设立于宋代嘉祐二年② 我国最早由国家设置的古籍医书出版局③ 负责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收集、考证、校勘和整理大方脉① 宋代② 太医局分科之一③ 负责治疗成年人内科疾病我国现存最早的《伤寒论》全注本是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以经注论,以论证经)代表宋代最高药学成就的是哪本书?它以哪两部书为基础?(北宋)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即《证类本草》以《嘉祐本草》和《本草图经》为基础最早的脉象图(南宋)施发《察病指南》绘制了 33幅脉象图,以图示脉,是人体脉搏描述上的一个创举我国现存第一部图文并茂的验舌专书是《敖氏伤寒金镜录》9. 宋代重要的人体解剖图谱有 吴简《欧希范五脏图》、扬介《存真图》我国第一部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系统法医学著作是宋慈《洗冤集录》10. 宋代“针灸铜人”是谁所铸?内容如何?有何意义?(1)王惟一铸造针灸铜人(2)铜人以成年男子体型为标准,内藏脏器,外壳可拆可装,体表刻有穴位,旁注穴名3)意义:①这是世界医学教育史上形象实物教学法一种创举。

      ②铜人之铸造和图经之颁行对厘定穴位、订正谬误、统一各书之差异、加强针灸学术之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11. 同身寸① 是针灸取穴的长度标准② 出自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③ 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节内庭两横纹相去为一寸最早使用“癌”字的著作是《卫济宝书》(指深部脓肿)12. 宋元时期妇产科的主要成就(三部书)① 虞流《备产济用方》:记载了全兔脑制成的“神效催生丹”(运用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来催产)朱端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论述了妊娠、胎产、新生儿护理和妇产科疾 病的治疗②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是一部系统的综合性的总结性妇产科专著人痘接种法(4种)①旱苗法②水苗法③痘衣法④痘浆法《本草纲目》的成就① 集明以前药物学之大成先进的药物分类:按“物以类聚、目随纲举”的原则将药物依自然属性进行归纳(16部,从微至巨,从贱至贵,蕴含进化论思想)科学地论述药物知识② 丰富的自然科学资料辑录保存了大量古代文献13. 金元四大家的流派、代表作和各自的学术思想医家流派代表作学术思想影响刘完素寒凉派 河间派《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论方》① 火热论,强调火热在致病中的重美性② 对火热病以清热通利为主,卷用寒凉药物③ 从丧证里证两方面确立火热病的治疗法则④ 以拼证施治为原则,强调火热病的多发性和 普遍性⑤ 脏腕六气病机说,玄府气液说① 在《素问》病机的基础上发展了火热病的病理变化② 进一步阐述了《内经》的亢害承制理论,发展了中医 学理论③ 对火热病的论述,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热病宗河间”张从正攻邪派《伐门事亲》① 邪气致病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② 治病主攻伐,攻邪用“汗、吐、下”三法③ 反对滥用温补药物,补法重食补④ 重视社会环境、精神因素等致病作用⑤ 反对“法外旁寻”的逑信活动和腐医风气① 扩大了汗、吐、下三法的应用范围② 对滥用温补的风气有补偏救养之功③ 发展了《内经》中的整体观,特别是人与社会以及人 的身心的整体现,半富了中医学中有关身心学、医学社 会学的内容李杲补土派《脾胃论》 《兰宣秘藏》① 内伤脾局,百病由生② 治疗上:升F日散火,补中益气③ 用药上:以甘温升举为特点④ 提出“时、经、病、药”四禁的用药规律① 开温补派系统研究之端② 使辨证论治的原则更加具体化朱丹溪滋阴派《格致余论》 《局方发挥》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相火论引起相火妄动的原因主要有情志过 极、色欲无度、嗜食厚味等③吏祝辨泣论治①进一步发展了 “湿热相火为病甚多”的观点 富)有利于斜正滥用辛温药物的时弊色)对国内外产生了深刻影响57,温病四大家的代表作及学术思想医家著作学术思想影响叶桂《温热论》① 建立卫气营血辨证作为温病蝌证论治的纳领(卫气 营血辨证理论)② 指出了辨舌、验齿、辨斑疹与白播(与“胚"同音) 在温病诊断上的意义① 指出了温病传传变的规律② 补充了传统的六经辨证和八烟辨证的内容③ 强化了温病临床诊断方法的可操作性吴琏《温病条辨》① 三焦辩证② 将温病分为9种,风温,温热,温毒,暑湿,湿温, 秋煤,冬温,温疟认为瘟疫只是九种温病之一① 确定了温病学说的研究范围② 把温病传变和脏腑病机联系起来,补充和完善了叶柱的卫 气营血辨证③ 指出温病在不同阶段的治疗方荆④ 为温病“理、法、方、药”系统的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薛雷《湿热条辨》① 湿热之邪气,从口鼻而入,多由阳明,太阴两经表 里相传② 湿热病发作的轻重与脾胃的盛衰关系密切① 开温病学说中专门病症研究的先河② 对发病机理、证候演变、审证要点及辨证论治作了较全面 的论述,为温病学说的深入发展做出了贡献王士雄《霍乱论》 《温热经纬》① 把霍乱区分为时疫霍乱和非时疫霍乱两奏② 指出时疫霍乱的病因主要是一种疫邪,多由饮水恶 浊所致,应采取疏通河道,广凿井泉等卫生候防措施③ 把温病分为新感和伏邪两大奏总结了前三位医家的成就,温病学集大成58.景先记载虎口三关指纹现察法的是 刘昉《幼幼新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