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试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共8页).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1537****568
  • 文档编号:217391788
  • 上传时间:2021-12-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6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信息技术是一门讲究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所以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达到手脑并用,同步发展学生先从培养兴趣爱好入手,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大胆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深入有效的开展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把先进科学技术尽早普及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树立现代化的信息理念,将来更好地为社会,为国家作出贡献二、基本情况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五个班的信息技术课经过上学期的信息技术学习,对电脑有一定的认识,能够开机关机,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及其使用一些简单的应用程序但在学习上处于一种玩电脑的状态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大多数学生学习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三、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所确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1、进一步使学生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2.了解掌握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3、初步学习认识excel应用软件4、培养学生学习数据排序、分类及图表处理5、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较熟练的掌握图片制作软件6、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四、教学措施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入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1605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计划在高科技、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而七年级的信息技术尤为重要,针对这种情况,现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一、学生基本情况七年级学生对网络应用等基本知识很不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对电脑比较熟悉,有部分学生连基本的操作都不会,甚至有些学生还没有上过计算机课,针对此情况,我计划从最基本的知识入手,对学生进行授课。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内容包括:网络应用;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文字版本修饰与设计;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知识点:网络应用;文字处理的绿色圃基本方法;文字版本修饰与设计重难点: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三、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形进行处理,并能熟练掌握其技巧4、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四、教学措施本学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五、教学进度具体安排如下:周数 日期 内容第1周 2.28----3.3 第一章 第一节(1)第2周 3.4----3.10 第二、三节(2)第3周 3.11----3.17 第四、五节(2)第4周 3.18----3.24 第六、七节(2)第5周 3.25----3.31 第二章 第一、二节(2)第6周 4.1----4.7 上机(2)第7周 4.8----4.11 第三、四节(2)第8周 4.15----4.21 第五、六节(2)第9周 4.22----4.28 上机(2)第10周 4.29----5.4 第七节(1)第11周 5.6----5.12 第八、九节(2)第12周 5.13----5.19 上机(2)第13周 5.20----5.26 第三章 第一、二节(2)第14周 5.27----6.2 上机(2)第15周 6.3----6.9 第三、四节(2)第16周 6.10----6.16 上机(2)第17周 6.17----6.23 第五节(2)第18周 6.24----6.26 复习七年级第二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 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意见》学生的情况,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或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本人担任七年级四个班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电脑的硬件有认识和,简单的熟悉了键盘,初了鼠标的操作,对简单的程序也的使用基础每周一节信息技术课实在是太少,加之学生家庭条件较差,家里几乎电脑,学生只是上课听课,课后就练习的机会,遗忘性大,可喜的是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来说学生觉得新鲜,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性高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仍使用安徽省教育科学所编著的全一册教材,本学期要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信息、加工文字信息、加工数据信息等加工文字信息是本学期的四、教学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信息技术的网络知识,并能网络搜索信息、加工、信息3、学习,使学生并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性和性,鼓励学生之间交流,养成的计算机使用习惯4、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使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五、教学措施本期主要课堂教师授课、学生自学和动手操作等学习,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教学班级学生多电脑少特殊情况,多媒体教室,每节课安排,有限资源,让每一位同学都有上机动手操作的机会。

      1、教学要切合初中学生,考虑中学生年龄、兴趣、知识、认知结构等特点,语言要通俗易懂,培养学生学电脑、用电脑的兴趣,调动学生,让学生敢用、想用、会用、善用电脑 2、机房管理教学,适时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从小养成爱护公物的习惯3、的好的学生的作用,互相帮助、互相学习,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任课老师:李国福 学 科:信息技术新汶街道办事处初级中学 2011年2月8日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任课老师:李国福 学科:信息技术一、教学指导思想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获取、交流、加工与处理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注重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与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享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应对未来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二、教学基本情况由于小学校际之间实施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求参差不齐,学生家长对信息技术课程态度的差异,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差异很大,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有所改观,但这种差异是无法消灭的现实是每个班的学生数多在50人以内,计算机机房配置为50台终端机,有个别计算机不可用,每节课课前教师都要检查调试好每台计算机,实施教学的难度大教学中我们针对客观存在的起点不齐和个性差异,要求授课教师要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具体到每一堂课的教学,我们将采用这样一些应对方法1)在学习内容上,一方面,针对个性差异设计多种类型的任务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另一方面,针对起点不齐设计不同难度水平的学习任务,设计基础任务、进阶任务和拓展任务,基础任务要求所有学生完成,在进阶任务中提供不同学生兴趣的任务主题,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需求,而拓展任务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可以做到“让后进生吃饱,让优秀生吃好”。

      2)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有效使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将集体教学、小组合作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适应不同认知特征和知识水平的学生如对于基础性的内容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的共性问题,采用集体讲授的形式;对于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特殊问题采用个别的方法;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小组合作方法,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优势资源,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3)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贴近学生的已有经验,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并以此作为出发点,更好地改造和拓展学生已有的经验,实现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整合三、教学目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因此,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 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二)过程与方法1. 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2. 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3. 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4. 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5. 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6. 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2. 能辩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