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屏蔽泵的原理结构及应用课件.ppt
20页屏蔽泵的原理、结构及应用屏蔽泵的原理、结构及应用 苯乙烯车间苯乙烯车间 2011 年年屏蔽泵的原理结构及应用 屏蔽泵的工作原理为屏蔽泵的工作原理为:在启动前泵内应灌满液体,此在启动前泵内应灌满液体,此过程称为灌泵工作时,泵叶轮中的液体跟着叶轮转动,过程称为灌泵工作时,泵叶轮中的液体跟着叶轮转动,因而产生离心力,在此离心力作用下液体自叶轮飞出再因而产生离心力,在此离心力作用下液体自叶轮飞出再由泵壳与管线排除泵外从而输送液体 由泵壳与管线排除泵外从而输送液体 屏蔽泵的结构特点是泵与电机直联,叶轮直接固定在屏蔽泵的结构特点是泵与电机直联,叶轮直接固定在电机的轴上,并置于同一个密封壳体内在泵与电机之间电机的轴上,并置于同一个密封壳体内在泵与电机之间无密封装置,故电机转子是在被输送液体中转动,电机的无密封装置,故电机转子是在被输送液体中转动,电机的定子线圈则用耐腐蚀的非磁性材料制成薄壁圆筒(屏蔽套)定子线圈则用耐腐蚀的非磁性材料制成薄壁圆筒(屏蔽套)与液体隔绝,泵与电机的轴承一般是用耐腐蚀的材料(如与液体隔绝,泵与电机的轴承一般是用耐腐蚀的材料(如石墨)制成。
石墨)制成 屏蔽泵的工作原理屏蔽泵的工作原理屏蔽泵的原理结构及应用 屏蔽电泵的电动机和泵构成一个整体定子的内表面和转子的外表面有非导磁屏蔽电泵的电动机和泵构成一个整体定子的内表面和转子的外表面有非导磁性的耐腐蚀金属薄板密封焊接,使定子绕组和转子铁芯与输送液体完全隔开,不会受到性的耐腐蚀金属薄板密封焊接,使定子绕组和转子铁芯与输送液体完全隔开,不会受到输送液的浸蚀另外,叶轮与转子装在一根轴上,由电机前后输送液的浸蚀另外,叶轮与转子装在一根轴上,由电机前后2 2个轴承支撑整个转子体个轴承支撑整个转子体浸没在输送液中,没有接液部与外界贯通的转动零部件,因而是一种绝对无泄漏的结构浸没在输送液中,没有接液部与外界贯通的转动零部件,因而是一种绝对无泄漏的结构 屏蔽泵的原理结构及应用1.泵体:电机与叶轮等部件密泵体:电机与叶轮等部件密封于泵体内封于泵体内2.叶轮:做功部件,将电机的叶轮:做功部件,将电机的机械能转化为液体的动能和机械能转化为液体的动能和静压能3.转子:不断旋转切割定子与转子:不断旋转切割定子与转子形成的磁力线,将电能转子形成的磁力线,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转变为机械能。
4.定子:固定在泵壳内形成磁定子:固定在泵壳内形成磁场与定子一起组成电机系场与定子一起组成电机系统5.屏蔽套:由一种非磁性、耐屏蔽套:由一种非磁性、耐腐蚀材料制成,其目的是将腐蚀材料制成,其目的是将定子与转子和被输送液体隔定子与转子和被输送液体隔绝严禁干摩严禁干摩6.轴承:轴承:7.止推盘:止推盘:屏蔽泵的原理结构及应用配带TRG监测器1.可检查轴承磨损情况可检查轴承磨损情况2.可监视电机的逆旋转、缺相、短路可监视电机的逆旋转、缺相、短路 3.任选现场,远距离监视任选现场,远距离监视4.出现故障,立即报警,自动停车出现故障,立即报警,自动停车屏蔽泵的原理结构及应用 ●输送液体不会泄漏,适合于输送对人体有害的、强腐蚀性的、易输送液体不会泄漏,适合于输送对人体有害的、强腐蚀性的、易燃、易爆的、昂贵的、有放射性的液体燃、易爆的、昂贵的、有放射性的液体 ●不会从外界吸入空气或其他东西,适合于真空系统的运行和一接不会从外界吸入空气或其他东西,适合于真空系统的运行和一接触外界空气就变质的场合;触外界空气就变质的场合; ●不需要注入润滑液和密封液,既省去了注油的麻烦,也不会污染不需要注入润滑液和密封液,既省去了注油的麻烦,也不会污染输送液;输送液; ●适合输送高温、高压、超低温、高熔点液体,利用这种泵无轴封适合输送高温、高压、超低温、高熔点液体,利用这种泵无轴封的特点来解决有轴封泵难以解决的上述特殊液体;的特点来解决有轴封泵难以解决的上述特殊液体; ●电机与泵一体,采用积木式结构,非常紧凑,所以体积小、重量电机与泵一体,采用积木式结构,非常紧凑,所以体积小、重量轻、占地面积小,在安装方面无须熟练技术。
轻、占地面积小,在安装方面无须熟练技术 ●因无冷却电机风扇,所以运转声音很小因无冷却电机风扇,所以运转声音很小 ●主要维护只是更换轴承,所以减少了运行成本主要维护只是更换轴承,所以减少了运行成本 屏蔽泵的特点屏蔽泵的特点屏蔽泵的原理结构及应用屏蔽泵与离心泵对比屏蔽泵与离心泵对比 屏蔽泵的原理结构及应用屏蔽泵与磁力驱动泵对比屏蔽泵与磁力驱动泵对比 TEIKOKU CANNED MOTOR PUMPS 屏蔽泵的原理结构及应用屏蔽泵开泵前检查:机、电、仪及辅助系统准备就绪 •( 1 )— 确认泵处于无工艺介质状态•( 2) — 确认泵的机械、仪表、电气完好•( 3 )— 确认泵的入口过滤器干净并安装好•( 4 )— 确认冷却水阀全开•( 5 )— 确认泵的出口和入口阀关闭•( 6)— 确认泵的放空阀关闭•( 7 )— 确认泵的排气阀关闭•( 8 )— 确认泵已送电•( 9)— 确认泵的电动机开关处于关或停止状态•( 10)— 确认压力表安装并完好屏蔽泵的原理结构及应用屏蔽泵灌泵 •1)常温屏蔽泵灌泵(操作温度<180℃)•( 1 )— 缓慢打开入口阀•( 2 ) — 打开排气阀排气•( 3 )— 确认排气完毕•( 4 )— 关闭排气阀•2)高温屏蔽泵灌泵暖泵(操作温度≥180℃)•( 1 ) — 缓慢打开入口阀•( 2 ) — 打开排气阀排气•( 3 ) — 确认排气完毕•( 4 ) — 关闭排气阀•( 5 ) — 微开出口阀保持15~20分钟•( 6 ) — 关闭出口阀屏蔽泵的原理结构及应用•注意:污染环境的介质要用容器盛放,45℃以上介质防止烫伤;腐蚀性介质防止灼伤;有毒性介质防止中毒。
屏蔽泵的原理结构及应用屏蔽泵开泵前的确认和调整 •(1) — 投用压力表•(2) — 打开冷却水进、出口阀门•(3) — 观察TRG表,确认指针是否在绿区,如果在绿区外,重新检查并调整•(4) — 点动电机•(5)— 确认电机转向正确(点动后,如果TRG表指针达最大数值,则表明反转) 屏蔽泵的原理结构及应用屏蔽泵开泵操作•(1) — 与相关岗位操作员联系•(2) — 启动电动机•—如果出现下列情况立即停泵•泄漏•振动异常•异味•异常声响•电流持续超高•(3)— 确认泵出口达到启动压力且稳定•(4) — 缓慢打开泵出口阀•(5)— 确认出口压力无较大波动屏蔽泵的原理结构及应用注意:•屏蔽泵严禁无液体空转,以免损坏零件•高温屏蔽泵启动前必须预热,以免温差过大造成事故•屏蔽泵启动后,在出口阀未开的情况下,严禁长时间运行•屏蔽泵严禁使用入口阀来调节流量,以免抽空 屏蔽泵的原理结构及应用启动后的确认和调整 •( 1) — 确认泵无异常振动•( 2 )— 确认泵体温度无异常升高•( 3 )— 确认无泄漏•( 3 )— 确认冷却水正常•( 4 )— 确认泵电流正常(在电流表警戒线内)•( 5 )— 确认泵入口压力在正常稳定状态•( 6 )— 确认泵出口压力在正常稳定状态•( 7 )— 确认泵入口阀全开•( 8)— 确认泵出口阀全开屏蔽泵的原理结构及应用•1.停泵•(1)— 关闭泵出口阀•(2)— 停电动机•(3)— 确认电机停转•2.备用•(1)— 关闭泵入口阀屏蔽泵的停泵操作 屏蔽泵的原理结构及应用3.交付检修•(1)— 打开泵体放空阀•(2)— 确认泵排空排放干净•(3)— 关闭泵体放空阀•最终状态:•(1)— 确认泵出入口阀已关闭,泵与系统隔离•(2)— 确认电动机断电屏蔽泵的原理结构及应用1.初始状态确认: 在用泵:•(1)— 泵体放空阀关闭•(2)— 泵入口阀全开•(3)— 泵出口阀全开•(4)— 泵出口压力在正常稳定状态•备用泵:•(1)— 泵体放空阀关闭•(2)— 泵入口阀全开•(3)— 泵冷却水阀门全开•(4)— 泵出口阀关闭•(5)— 电机送电•(6)— 备用泵盘车3~5圈•(7)— 电机发生过检修时,点试转向与现场标示一致屏蔽泵的正常切换屏蔽泵的原理结构及应用2.启动备用泵•(1) — 与相关岗位操作员联系•(2) — 启动电动机•—如果出现下列情况立即停泵•泄漏•振动异常•异味•异常声响•电流持续超高•(3)— 确认泵出口达到启动压力且稳定•(4) — 缓慢打开泵出口阀•(5)— 确认出口压力无较大波动3.切换•(1)— 逐渐关小运转泵的出口阀•(2)— 确认运转泵出口阀全关,备用泵出口阀全开•(3)— 停运转泵电动机屏蔽泵的原理结构及应用4.切换后的调整和确认1 ) 运转泵•(1)— 确认泵的无异常振动•(2)— 确认TRG表指针在绿区•(3) — 确认电机电流在正常范围 2 ) 工艺系统•— 确认泵出口压力稳定,无波动3 ) 停在用泵• 根据要求进行备用或交付检修,具体操作见屏蔽泵停泵操作执行屏蔽泵的原理结构及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