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水质的调查报告8篇.docx

26页
  • 卖家[上传人]:工****全
  • 文档编号:342970859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81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水质的调查报告8篇关于水质的调查报告1 一、问题的提出   浙省开化市位于浙西部边境(东经118°01′-118°37′,北纬28°54′-29°30′),地属衢州市,是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处,浙省母亲河——钱塘的源头为生态优良的休闲天堂拥有钱源国家森林公园和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80.4%全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地表水水质达到国家Ⅰ类水标准开化属浙西中山丘陵,温暖湿润,降雨量1814毫米,日照时数1712.5小时全境峰峦重叠,山岭连绵,县域版图的85%为山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和宜人常年平均气温16.4℃,昼夜温差平均为10.5℃,年降水量达1814毫米,无霜期252天素有“中国的亚马逊雨林”之称处于闽、浙、皖、赣四省边界旅游“金三角”中心,是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天堂身为开化人的我自然无比自豪那么,为什么开化拥有如此之好的生态自然环境呢?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我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二、探究的目的  1、探究开化县优美的生态环境与所处地理位置和地貌的关系  2、探究开化县水质优良的原因  3、思考开化县旅游开发  三、探究工具及途径  1、通过查找资料明确开化县地理位置  2、利用网络及查阅相关资料探究开化县地貌的形成  3、走访钱源、古田山等著名景点,观察其地质结构,取山泉水化验并获取其水质情况;走访水利局,获取相关资料。

        4、撰写调查报告,得出结论  四、探究过程  查找资料  地形地貌:  开化山地具有典型的南古陆强烈上升的地貌特征,谷狭坡陡,山脊脉络清晰,其中≥25°的陡坡面积172.99万亩,占51.77%全县按坡度级分类,坡度在46度以上的险坡6.5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1.97%;36°~45°的急坡55.91万亩,占16.73%;26°~35°的陡坡110.51万亩,占33.07%;16°~25°的斜坡93.42万亩,占27.96%;6°~15°的缓坡36.18万亩,占10.82%;5°以上的平坡为31.58万亩,占9.45%  开化县境内共三条山脉,为白际山、怀玉山和千里岗  白际山发脉于浙省淳安县余家乡与安徽省休宁县白际乡交界的白际岭(海拔1208米),在休宁县内西南行15公里到马金岭(1130米)再西南行11公里,折向南走9公里后,进入开化县境内巍峨高大的花岗岩山体,耸立于县西北部的齐溪、何田、长虹、苏庄诸乡镇,连绵46公里,为浙省白际山中山山脉之南段(北段在临安县、中段在淳安县)有千米以上山峰25座,其南段最高峰为齐  溪镇的外溪岗(1276米),往西南6公里有莲花山,主峰伞老尖(1145米),为浙、皖、赣三省交界处。

      白际山南段有四条呈西北往东南走向的支脉:一是马金岭,二是高楼尖,三是马金溪与池淮溪的分水岭,四是白象尖往南一分支,均为开化西北各乡的自然分界  清光绪《开化县志》载:“怀玉山由赣省三清发脉,为开邑之来龙”,即指西省玉山县境内的三清山主峰玉京山(1816.9米)北行15公里,进入开化县境内,有海拔千米以上山峰11座,为杨林、桐村两镇与西的界山怀玉山脉进入开化后,有两个分支,一支往东经过1135米、1143米、1146米、1027.1米四座无名高峰,总长7公里到达菜刀岗(1114米)再往东北2公里即为南华山(1166.2米),又东9公里,尽于龙山溪,为杨林与桐村两镇之分界另一分支沿北经中黄岗、豪岭关(340米),银岭关280米,尽于小关为开化县杨林镇与西省德兴县的境界  千里岗山脉,斜贯浙西中部,有一条从杭州到开化之间多条山岭的复式山地,山岭走向呈北东——南西向延伸,东南为兰,西北为新安,长280千米,宽约40千米,山地内部多丘陵盆地,岩溶地貌特别发育其南段即为千里岗山脉由淳安、常山两县的边界进入开化县境其主峰磨心尖(1522米)在常山县境内,往西3公里即为开化县最高峰白石尖(1453.7米)。

        形成原因:  开化县境域,因新地质构造运动作用,形成四周高,中间低,整个地势,自西北逐渐向东南倾斜的基本地貌格局具有典型的南古陆强烈上升的山地特征,切割作用明显,山脊脉络清晰由于受下古生界加里东旋回的影响,出现焦坑口—阴山坝,薛家岭—华埠,里洪丘—泉坑三条斜交断层,控制龙山港、池淮港、马金溪三条水系的形成除沿河分布小面积河谷平原外,其它均系高低起伏,绵延不断的山丘  水质水系:  开化县地下水质评价主要是指浅层地下水(含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经分析评价,开化地下水为重碳酸盐类钙质水,水质较好基岩裂隙水多为未受污染的优质水;河谷孔隙水极大部分未超标,基本未受污染,可作为生活饮用水;而浅埋孔隙承压水,由于原生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因素的影响,一般说水质较差,为基铁、氨根、总硬度、氯化物超标  综上所诉,开化县的水质极好,而这些与其上流森林覆盖,土壤肥沃有关,因此,也可见开化县生态保护之好  开化县主要河流属钱塘水系有马金溪、池淮溪、龙山溪、马尪溪,流域面积2092.11平方公里,其中开化境内1947.16平方公里四溪均在华埠镇汇合,入常山境另外,属于长水系的苏庄溪和下庄溪注入西省乐安,流域面积261.85平方公里。

      属于新安水系的东坑溪,溪长8.5公里,流域面积9.65平方公里  1、马金溪,又名金溪发源于浙、皖、赣三省交界的开化县齐溪镇,海拔1144米的莲花尖流至西坑口,与安徽省休宁县龙田乡流入境内的龙溪汇聚成河  自北向南,逶迤而下全长104.17公里,河道比降5.92‰,流域面积1067.46平方公里  该溪峡谷较多,谷窄流急自西坑口至霞山乡25公里为齐溪峡谷,两岸山高坡陡,岩石裸露再南流密赛至龙潭三公里流程为密赛峡谷,两岸高山夹峙,中间碧水似镜县城以下,至华埠谷地平原全长约25公里的河道,河宽水深,宜于通航  2、池淮溪源出西婺源县大鳙岭头东麓,主峰海拔1060米起点为西婺源县之坳头村,高程750米入常山港河长53.8公里,河道比降9.27‰,流域面积413.03平方公里该溪河床多为卵石沙,自虹桥村以北长虹乡河段,床岩石裸露,河道狭窄,两岸高山陡峭,水流湍急,仅18公里落差却有164米  3、龙山溪,发源于杨林镇王山,古名云雾山,主峰海拔1143米,起点为王山东坡,高程730米,山中树木苍郁,植被茂盛  4、马尪溪,发源于海拔1454米之白石尖,西麓起点黄谷乡林场,高程为970米注常山港河长56.7公里,河道平均坡降15.3‰,流域面积为278.78平方公里。

        5、叶溪:发源于华埠镇双林村与常山交界之叶溪岭,海拔300米自双林出流经许家源,从渔塘村出口注入常山港河长10.4公里,河道坡降为9.13‰,流域面积为36平方公里  6、东坑溪发源于黄谷乡东坑村,流经东坑、伏坞、姥女辛坑等村,于淳安县大源村,汇枫树岭溪,注新安该溪河长8.5公里,河道比降10.9‰,流域面积为9.65平方公里,建有东坑水库  7、苏庄溪  又名漳溪,属西省信二级支流,为长水系乐安之上游发源于开化县苏庄镇石耳山青尖,高程1257米该溪河长40.60公里,河道坡比降9.36‰,流域面积226.5平方公里流域内有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木茂盛,雨量充沛,水力资源丰富  8、下庄溪有两源,皆在开化一出苏庄镇高坑村丙龙山,海拔667米一出张湾乡歇岭关,海拔300米两源在上庄汇合流向下庄,至小关,进入西省德兴县境,注入婺源(至海口汇入乐安)该溪境内流程10.7公里,河道坡降18.6‰,流域面积为35.3平方公里  资料分析:  开化县地貌以丘陵为主,经陆地上升,形成大小山峰数百座,美丽景点百余个  开化县河流众多,大小密布,属山溪性河流,有三个特征:第一,源短流急,河床比降大,水量充沛,水力资源丰富。

      第二,洪枯水位变化明显,暴涨暴落第三,含沙量少,清澈见底共有大小河流数十条,水质清纯,主要属钱塘水系(马金溪),苏庄溪、下庄溪属长鄱阳湖水系  五、得出结论  开化县位于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的季节变化显著,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夏季较多,但无明显干季同温带季风气候相比,季节变化基本相似,只是冬温较高,年降水量增多因此形成了极高的森林覆盖率和优美的生态环境也使水系上游水土流失极少,形成了高水质的丘陵地区  旅游方面,我认为开化可以以森林、山泉为主,主打休闲牌,加大对钱源、古田山一类地区的开发,联系四省交通,形成一个以开化为主,黄山、三清山、千岛湖为辅的旅游金三角关于水质的调查报告2 围绕萧山日益严峻的水环境危机,20__年3月至今,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中,我小组对校园内一小河的水质进行了调查研究,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包括选定取水点、检测器材准备、观察检测、样本分析和调查结论等几个方面在这几个环节中,用到了地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作为余姚市第二中学的学生,针对现在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现状,结合校园内小河的现实状况,我小组想如实陈述并提出我们的想法   首先,我先介绍小组的成员(共10人)。

      其中,第一小分组(陈杰、石清清)进行化学实验;第二小分组(阮毅敏、章旭东)进行观察记录并以日记形式记录;第三小分组(谢清、方双桑)整理实验数据;第四小分组(傅嘉瑜、叶婷婷)进行问卷调查并提出相关问题;第五小分组(徐珊珊、赵娜)总结并写关于此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校园小河临操场一边,经过化学实验楼、高一12个班及高二9个班,长约90米,呈东西走向刚入校时,河水尚较干净,而今,河水的颜色已十分浑浊,多数同学认为呈墨绿色第二小分组的观察日记中所记录的小河状况,都呈先出一幅脏乱的画面低头看去,时常可见塑料袋子、树叶、水草、果壳、已死鱼雨和不知名的虫子浮在河上  第一小分组在采取样品后,在化学老师王学群老师的帮助下,选择了0.001%亚甲基蓝溶液用于细菌总量检测,并用5.4~7.0的精密pH试纸检测水的酸碱度在第三小组的整理下,测验结果是河水呈碱性,PH值达到9,细菌总量也严重超标这里只进行了简单的酸碱度检测,对河水酸碱度的成因分析不够深入,可足以看出河水的污染相当严重  第四小组在高一、高二进行广泛的问卷调查,20%的同学对小河持恶心的态度,5%的同学对此习以为常,75%的同学对此觉得十分痛心和愤怒,觉得应该注重校内环境。

      小河的水质为什么会变得如此差?我小组进行了如下推论:我校西北校区(高一、高二)所处地是原一中的校址,很早就建造完成,小河的历史十分悠久,而小河与外界河流的交汇却极其少,通道口几乎已被堵死,即小河实为一条死河,仅靠雨水来增添它的活水,当然,这远远是不够的;其次,经过问卷调查,32%的同学曾向小河扔过垃圾,61%的同学未曾实施过此举动,7%的同学对此表示保密从这可见,同学们并没有很好地保护小河,临近河的班级经常向河中倾倒废水、洗拖把等诸如此类的举动,更是加剧了小河的水污染;水质的劣质破坏了河内生物的生存环境,生物的减少更加无法改善河水的质量,加剧了河流的富营养化速度和程度  面对失去活力的小河,我们感慨良多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烦恼07年的台风,暴雨突骤,河内水量剧增,因无法及时排除,学校停课三天;夏天,河水散发出的臭味使同学颇为烦恼;脏乱的河水还“培养”了一大群的蚊子等害虫据此,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1学校可以制定校规,对向小河扔垃圾的、倒废水的个人及其班级进行批评;  2学校可以进行定期的处理,或者安排值周班级的同学对河内的漂浮物进行打捞;  3引进除污的水草,或者种植荷花等植物,不仅美观而且改善水质;  4通告有关部门,让其来进行疏通,定期换水;  5投放适量化学物质进行净水,如Fe(OH)2、KAl(S。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