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西医治疗小儿泄泻课件.ppt

91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602467115
  • 上传时间:2025-05-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99.50KB
  • / 9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小 儿 腹 泻 Infantile Diarrhea,概 念:,亦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形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临床综合征,临床上主要是腹泻和呕吐,严重病例伴有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是儿科常见病,也是儿科保健重点防治的四大疾病之一6个月-2岁 1岁者约占 50%四季均可发病,感染性腹泻:病毒性 秋末冬初,细菌性 夏季;非感染性腹泻 各季节西医部分,分 类,按病因分:,感染性: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非感染性:饮食性、气候性、其他因素按病程分:,急性:,2,周,迁延性:,2,周,2,个月,慢性:,2,个月,分 类,按病情分:,轻:仅有便次、大便性状改变,无脱水及水电解质改变或全身症状重:腹泻同时伴有脱水和电解质改变和,/,或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病 因,(一)易感因素,1、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胃酸分泌低、消化酶量分泌少,酶活性低不能适应婴儿饮食质和量变化婴儿生长发育较快,所需营养物质较多,胃肠负担较重,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一)易感因素,2、小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健全:,胃酸分泌低,胃排空快 杀菌力弱,IgG,IgM,SIgA 分泌量低。

      分别抗 G-菌和抗粘膜局部感染),正常肠道菌群未建立,肠道菌群失调,正常肠道菌群可以抵抗致病菌的侵入病 因,(一)、易感因素,3、人工喂养:,比母乳喂养患儿肠炎感染机会高 10 倍,缺乏母乳的免疫成分牛乳营养成分的破坏乳具的消毒食物的质和量、温度难以控制病 因,(二)、感染因素,1、肠道内感染:,病毒:,轮状病毒,其它:埃克病毒、柯萨奇病毒、肠道腺病毒、诺沃克病毒、冠状病毒、星状病毒、杯状病毒等病 因,(二)、感染因素,1、肠道内感染:,细菌:,致腹泻大肠杆菌:致病性、产毒性、侵袭性、出血性、粘附-集聚性,空肠弯曲菌,耶尔森氏菌,病 因,(二)、感染因素,1、肠道内感染:,细菌:,其他:沙门氏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鼠伤寒菌、克雷伯菌等,病 因,(二)、感染因素,1、肠道内感染:,真菌:,白色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等寄生虫:,蓝氏贾弟鞭毛虫、阿米 巴原虫、隐孢子虫等病 因,(二)、感染因素,2、肠道外感染(症状性腹泻):,肺炎、上感、泌尿系感染、中耳炎、皮肤感染及其他感染性疾病时常有腹泻症状.,肠外感染产生的毒素及致热原引起肠功能紊乱,病原菌直接感染肠道,直肠局部激惹(如膀胱感染),大量应用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病 因,(二)、感染因素,3、肠道菌群紊乱(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一些抗生素可降低碳水化合物的转运和乳 糖酶的水平;,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肠道正常菌群减少,耐药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或白色念珠菌等可大量繁殖,引起药物较难控制的肠炎病 因,(三)、非感染因素,1、饮食因素:,食物质和量的变化(过早喂淀粉和脂肪食 物);,过敏性腹泻:对牛奶或大豆过敏;,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缺陷,主要是乳糖酶缺 乏或活性降低病 因,(三)、非感染因素,2、气候因素:,冷-肠蠕动增强,热-消化液、胃酸分泌减少,或口渴饮奶过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3、精神因素:,精神紧张可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腹泻病 因,发病机制,1、“渗透性”腹泻:,肠腔内存在大量不能吸收的,具有渗透活性的物质2、“分泌性”腹泻:,肠腔内电解质分泌过多3、“渗出性”腹泻:,炎症所致的液体大量渗出4、“肠道功能异常”性腹泻:,肠道运动功能异常一)非感染性腹泻,(二)感染性腹泻,1、细菌性肠炎,肠毒素性肠炎,侵袭性细菌,肠粘膜内侵袭和繁殖,炎症改变,(充血、肿胀、炎性细胞浸润、渗出和溃疡),水和电解质不能完全吸收,腹泻,便中WBC,RBC大量增加,严重中毒症状,(二)感染性腹泻,1、细菌性肠炎,侵袭性细菌性肠炎,(二)感染性腹泻,2、病毒性肠炎,病毒,肠粘膜细胞双糖酶活力,GS、Na,运转受损,食物过量或成份不当,气候变更,食物分解不全,,滞于小肠上部,有机酸、腐败产物,细菌,毒,素 型,侵 袭,型,毒素,(LT,ST),侵入肠粘膜上皮细胞繁殖,刺激肠粘膜上皮细胞,cAMP,cGMP,分泌效应,分泌大量水及电解质,肠粘膜损伤及炎症溃疡,腹泻,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绒毛毁损,消化功能紊乱,刺激肠蠕动增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按病程分型:,急性腹泻:连续病程 2 周,迁延性腹泻:2周2个月,慢性腹泻:2个月,临床表现,(一)急性腹泻:,1、轻型腹泻:,常由饮食因素和肠道外感染所致。

      消化道症状:腹泻次数增多,每天10次以内,稀便或水样便,黄色或黄绿色,味酸呕吐少见,腹痛轻微便检有大量脂肪球全身中毒症状:无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无或轻临床表现,(一)急性腹泻:,2、重型腹泻:,消化道症状+全身中毒症状+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消化道症状:腹泻加重,次频,多大于10次,量多;有时可有粘液血样便,呕吐明显,常有厌食,恶心,腹痛和腹胀全身中毒症状: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意识朦胧甚至昏迷、休克,可出现谵妄、惊厥;体温改变,多高热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二)迁延性及慢性腹泻:,急性腹泻治疗不彻底、乳糖不耐受、过敏、先天畸形、菌群失调等引起以消化功能紊乱及营养紊乱表现为主,且两者互为因果,构成恶性循环,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三)不同病原菌所致肠炎的临床特点:,1、轮状病毒肠炎,由人类轮状病毒(HRV)引起,发病季节:秋冬寒冷季节多见,多见于 6个月 2岁婴幼儿,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常先吐后泻,大便为稀水蛋花汤样,量多,无腥臭味,内可有少量白细胞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较轻临床表现,(三)不同病原菌所致肠炎的临床特点:,1、轮状病毒肠炎,常出现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脱水多为等渗性。

      自限性疾病,病程 3-8天临床表现,(三)不同病原菌所致肠炎的临床特点:,2、产毒性细菌引起的肠炎,多发生在夏季,起病较急,潜伏期12天主要症状为腹泻和呕吐,大便形状为水样或蛋花样,无粘液脓血,镜检无白细胞无明显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常发生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 5-10 天(37天?)临床表现,(三)不同病原菌所致肠炎的临床特点:,3、侵袭性细菌引起的肠炎:,通常急性起病,夏季多发(耶尔森菌以冬春多发)有一定的潜伏期,长短不一腹泻频繁,大便呈粘冻状,带脓血,有腥臭味,镜检有数量不等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常伴恶心、呕吐、腹痛和里急后重等胃肠道中毒症状可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意识改变,甚至感染性休克,三)不同病原菌所致肠炎的临床特点:,4、空肠弯曲菌肠炎:,空肠弯曲菌常侵犯空肠和回肠,腹痛甚剧烈,易误诊为阑尾炎,亦可并发严重的全身感染(如严重的小肠结肠炎、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和心包炎)格林 巴利综合征与空肠弯曲菌感染有关临床表现,(三)不同病原菌所致肠炎的临床特点:,5、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有胃肠炎型和败血症型新生儿和 1岁婴儿尤易感染,新生儿多为败血症型,常引起暴发流行。

      可排深绿色粘液脓便或白色胶冻样便临床表现,(三)不同病原菌所致肠炎的临床特点:,6、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可引起淋巴结肿大,故可产生肠系膜淋巴结炎,也可引起咽痛和颈淋巴结炎症状也可与阑尾炎相似,腹痛明显临床表现,(三)不同病原菌所致肠炎的临床特点:,7、霉菌性肠炎,多为白色念珠菌所致2岁以下婴幼儿多见常并发于其它感染,或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时病程迁延,常伴鹅口疮大便次数增多,黄色稀便,泡沫较多带粘液,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菌落)大便镜检有真菌孢子和菌丝,临床表现,(三)不同病原菌所致肠炎的临床特点:,8、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一般经口进入肠道,或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所致腹泻症状重,典型大便为暗绿色海水样,可有脓血,甚至伪膜全身中毒症状重大便镜检:大量脓细胞,成簇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培养可见大量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凝固酶试验阳性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血常规:白细胞:病毒 降低;细菌 升高;,大便检查:便常规、便培养;,血液生化:血气,,Na,+,、,K,+,、,Cl,、,Mg,2+,、,Ca,2+,;,其他:病毒分离、病毒抗体检测诊 断,1、临床诊断:,据发病季节、病史(喂养史及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大便性状,根据病程:,急性:病程 2周以内,迁延性:病程 2周2个月,慢性:病程 2个月以上,根据病情:,轻型:腹泻,重型:腹泻+脱水+酸碱离子紊乱,2、实验室检查,大便无或偶见少量白细胞:,侵袭性细菌以外的病因引起的腹泻。

      多为水泻,有时伴脱水症状大便有较多的白细胞:,常由各种侵袭性细菌感染所致仅凭临床表现难以鉴别,必要时应进行大便细菌培养诊 断,鉴别诊断,1、生理性腹泻:,多见于 6个月以内的婴儿,外观虚胖,常伴有湿疹,多是母乳喂养儿除腹泻外,食欲好,生长发育良好添加辅食后,大便转为正常,近年发现是乳糖不耐受的一种特殊类型,2、细菌性痢疾:,常有流行病学接触史起病急,消化道症状重:大便次数多,量少,有脓血,里急后重感明显全身中毒症状极重大便镜检有较多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便培养 痢疾杆菌生长,鉴别诊断,3、阿米巴痢疾:,暗红色果酱样便大便镜检可见阿米巴滋养体及大量红细胞,白细胞较少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鉴别诊断,4、坏死性肠炎:,中毒状重,高热,常伴休克,腹痛腹胀重,频繁呕吐,,病初黄色稀便或蛋花汤样 暗红色糊状或赤豆汤样;,腹部 X光小肠呈局限性充气扩张,肠间壁增宽,肠壁积气.,鉴别诊断,治 疗,原则:,调整和继续饮食,不提倡禁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一)饮食疗法:,目的是防止营养不良的发生,不限制饮水(严重呕吐者可暂禁食46小时);,母乳喂养儿,可减少喂奶次数,或缩短每次哺乳时间,暂停辅食添加;,人工喂养儿,可将牛奶稀释或喝脱脂奶、米汤;,病毒性肠炎常有双糖酶(乳糖酶)缺乏 可喂不含乳糖的食品,豆类,发酵奶,去乳糖奶粉。

      治 疗,(,二)加强护理,消毒隔离,避免感染性腹泻的传播;,密监测出入水量,控制不同阶段的输液速度;,按时喂水或口服ORS溶液;,呕吐的管理和腹胀的管理;,勤换尿布和勤翻身,防止红臀的发生治 疗,(三)药物治疗,1、抗生素治疗:,病毒性肠炎及非侵袭性细菌性肠炎(水样便腹泻患儿),多不需抗生素治疗(约70),新生儿、小婴儿、营养不良儿、免疫缺陷患儿、病情严重者可酌情选用抗生素治 疗,(三)药物治疗,1、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肠炎:特别是侵袭性肠炎,应早期应用抗生素,大肠杆菌:庆大霉素、吡哌酸、呋喃唑酮等;,金葡菌:做细菌敏感试验,根据药敏选择抗生素;,空肠弯曲菌:首选红霉素;,鼠伤寒沙门菌:可用头孢噻肟或头孢三嗪;,真菌:立即停药抗生素,给予抗真菌药物;,治 疗,(三)药物治疗,2、微生态疗法:,调整和恢复肠道正常菌群;,抑制病原菌定植、侵袭;,常用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枯草热杆菌、需氧芽孢杆菌、腊样芽孢杆菌制剂;,治 疗,(三)药物治疗,3、黏膜保护剂:,吸附病原和毒素;与肠道粘液糖蛋白作用增强黏膜屏障作用;维持肠细胞的吸收分泌功能如蒙脱石粉,4、止泻剂:一般不用止泻剂,,,止泻剂如洛哌丁醇等,有抑制胃肠动力,可增加细菌繁殖和毒素的吸收,对感染性腹泻有时是很危险的。

      中毒症状消失后,可酌情选用5、补锌治疗:,WTO最近建议,急性腹泻患儿可用,元素锌6月20mg/d 疗程1014天治 疗,(四)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1、口服补液:,适应症:轻或中度脱水,呕吐不重,无腹胀方法:,812h 内将累积损失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