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doc
23页1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 为耻”,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深刻认识“新时 期爱国主 义” 的时代内容,激 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培养学生做忠诚的爱国者,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教学时数:4 学时导入语:“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老师点评: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国歌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的歌名叫义勇军进行曲,反映了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期,全中国人民同仇敌忾、赶走侵略者、挽救民族危亡的思想感情歌词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为什么这首反映民族危亡时期中华民族共同心声的义勇军进行曲,在和平时期听起来还是那样激动人心!为什么后来会成为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首歌具有十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体现了热爱祖国、保护祖国的顽强意志和坚强决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其内容博大精深,不仅包括了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不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艺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而且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史迹、经典著作,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播放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及歌词,老师做点评;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2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看似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的理由: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失去祖国母亲的保护,人们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履行爱国的责任或义务,是对祖国母亲的报答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的调节对象是个人与祖国之间的关系爱国主义既是重要的道德要求,又是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爱国主义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治基础,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重要法律规范爱国主义的实质是: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的重要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在现实生活中,爱国主义既要表现出爱国的热情,又要表现出理性和冷静,还要看行为和结果简言之爱国主义应该是爱国的情、行、果的统一。
例如,在观看国际体育竞赛时,爱国主义不仅表现为希望自己国家的运动队或选手赢,为自己国家的运动队或选手加油助威,还表现为理性和冷静,不出现有损国家形象的过激行为那种在观看国际体育竞赛时摔酒瓶、扔石块、砸汽车、高呼反对竞赛对手国的口号,并引起竞赛对手国的正当抗议和有关国际组织的警告的过激言行,显然不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3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河山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祖国的山山水水滋养哺育着她的子子孙孙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只是自然风光,而且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因此,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国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播放反映祖国美好河山图片)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民族利益是整体的利益、长远的利益,这种利益高于民族内部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爱自己的同胞就是爱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的意志决定着祖国的命运和前途对人民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最主要的是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紧紧地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关注农民工问题:2003 年 1 月 3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社会蓝皮书》表明:到 2002 年 11 月,外出务工的农村流动人口已经超过 9000 万,按照十五规划,到 2005 年,还将有大约4000 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或非农产业根据这一现状,当前,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正在着力抓好的一件大事如何做好新时期对农民工的关怀,更好地为农民工服务,已经成为一个全新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播放党和国家领导人看望全国各族群众的图片)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或许会背井离乡,或许会彼此隔绝,但对祖国灿烂文化和历史传统的认同总会把人们的心连在一起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就应该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深入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爱自己的国家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胞,民族的灿烂文化,是同具体的国家相联系的我 们 每 个 人 的 发 展 都 是 同 国 家 的 发 展 和 进 步 紧 密 联 系 在 一 起 的 ,爱 祖 国 就 要 心 系 国 家 的 前 途 和 命 运 , 就 要 把 国 家 和 人 民 的 利 益 摆 在 首位 , 为 祖 国 的 独 立 和 富 强 , 为 人 民 的 解 放 和 幸 福 贡 献 力 量 。
4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爱国主义的丰富性和生命力,正是通过它的历史性和具体性来表现的 在 我 国 新 民 主 主 义革 命 时 期 , 爱 国 主 义 主 要 表 现 在 为 致 力 于 推 翻 帝 国 主 义 、 封 建 主 义 和官 僚 资 本 主 义 的 反 动 统 治 , 把 黑 暗 的 旧 中 国 改 造 成 光 明 的 新 中 国 在现 阶 段 , 爱 国 主 义 主 要 表 现 在 献 身 于 建 设 和 保 卫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事 业 ,献 身 于 促 进 祖 国 统 一 大 业 爱国主义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世界上国家消亡后,爱国主义就会失去存在的条件和意义在阶级社会中,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对待祖国的感情,既有一致的方面,也有差异的方面,甚至有对立的方面爱国主义是对整个民族大家庭的热爱,要以实际行动维护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当外敌入侵、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威胁的时候,中华民族大家庭总能团结一致、共同对外爱国主义的这些特点,要求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去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爱国主义,将其放到历史发展的链条中,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去进行评价,尊重历史,不苛求古人,既充分肯定历史上的爱国人物、爱国情感、爱国思想和爱国行为,又看到这些人物、情感、思想和行为的历史局限性,从爱国主义的丰富表现中,升华出爱国主义的普遍情怀。
播放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和胡锦涛在党的第十七大代表大会上讲话的图片)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景仰中华民族由多民族融合而成,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共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中都涌现出了许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他们的英雄业绩为历史所铭记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内涵极为丰富,要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发扬光大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写满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位卑未敢忘忧国”;“报国之心,死而后已”等名言,都寄托了对祖国的矢志不渝的热爱和一片赤诚之心中华民族历史上许许多多爱国故事,感人肺腑,流播四海,代代传颂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苦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实际的行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深刻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维护统一、反对分裂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除了汉族之外,还有众多少数民族,而汉族本身也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许多民族融合而成的。
民族团结和睦,始终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在中国历史上,尽管发生过民族之间的战争,也出现过分裂和内乱,但是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始终是人心所向,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同仇敌忾、抗御外侮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面对外来侵略,各族人民总是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反抗在中国历史上,所有侵略者最终都难逃失败的命运也正是在抵御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精神;开拓进取、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延续发展,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道奇观这有着非常深刻的原因,其中无可置疑的是,千百年来深深融入到民族意识之中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成为鼓舞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继往开来的重要精神支柱。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集中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来谋求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正如胡锦涛指出:“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体中华6儿女,都应该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而感到无比自豪,都应该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都应该以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发展史续写新的光辉篇章 (二) 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爱国主义精神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什么时候团结统一,国家就强盛安宁,什么时候分裂内乱,国家就积贫积弱千百年来的历史经验,已铭刻在中华儿女的心灵之中团结统一始终代表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代表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在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中国人民从未有丝毫犹豫和退让骨肉离别和纷争,是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只有骨肉团聚,祖国统一,才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和福祉 (三) 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