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动物病理解剖学(扬州大学)血液与造血系统.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2627649
  • 上传时间:2022-04-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3.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十章血液和造血系统病理第一节=贫血贫血指单位容积的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少于正常范围,红细胞常有质的变化为 特征的一种临床表现贫血按病因分为出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四种一、 贫血时外周血液学变化1. 血液总量和血色素含量改变急性失血性贫血后,血液总量下降起初血色指数(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正常 ,呈正色素性贫血;以后组织液补充恢复了血容量,但血液稀释,血色指数下降,呈低色素 性贫血2. 血液中红细胞大小不均缺铁时,血红蛋白形成不足,骨髓生成的红细胞体积小,血红蛋白的含量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时,DNA合成障碍,核分裂受阻,RNA和血红蛋白合成正常,红细 胞生成数量少,但体积增大血红蛋白增多,出现高色素性大的红细胞严重时出现巨红细胞 和巨成红细胞表明骨髓进行胚胎型造血失血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时,骨髓红细胞生成代偿性增强,成熟时间缩短,提前脱核加 速进入血液,血液中出现网织红细胞、正成红细胞甚至成红细胞这说明骨髓造血功能活跃, 称为再生型红细胞如缺乏网织红细胞说明骨髓造血功能不足所以,网织红细胞计数是 评价贫血疗效的指标急性溶血时,大量红细胞破坏,释出大量血红蛋白,呈血红蛋白血症。

      超量的游离血红 蛋白不能被结合珠蛋白结合,被肾小球滤过,生成血红蛋白尿如果红细胞被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破坏发生细胞内溶血时,一般不出现血红蛋口血症和血 红蛋白尿,但网状内皮细胞释出的血浆胆红素增多,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和黄疸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外周血液中常出现各种形状异常的异形红细胞,红细胞有椭圆形, 小瓶形、梨形等二、 贫血时的骨髓变化在正常脑骨穿刺物中,骨髓内有核红细胞和颗粒白细胞比例为1/4或1/3比例关系式 如下:KSX(3 颗粒白细胞(M) K3 有核红细胞(E) KSX)3 =[SX(]4[]1[SX)]或[SX(]3[]1[SX)] 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时,有核红细胞数增多,M : E可达1 : 1, 1 : 2甚至1 : 3缺铁性贫血时,有核红细胞增多,红细胞体积小,血红蛋白含量少,骨髓内不见含铁血黄 素沉着严重的骨髄障碍性贫血时,骨髄造血组织极少,全部被脂肪组织取代,几乎看不到血细胞三、 贫血时的病理变化1. 器官组织贫血、苍白贫血特别是急性失血性贫血时,为增加循环血量,皮肤、腹腔器官的小血管反射性收缩, 导致皮肤和粘膜苍白2. 多个器官组织变性坏死贫血时,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或变性,血液携带的氧减少,组织因缺氧发生变性、坏死。

      神经细胞、肝细胞、心肌纤维、骨骼肌纤维上皮细胞、肾小管、肾上腺细胞都会发生变 性、坏死3. 粘膜、浆膜出血由于贫血时,血管营养障碍,管壁通透性增高,粘膜和囊膜出现小出血点4. 血液稀薄,消瘦、水肿较长时间的营养性贫血,病畜消瘦、血液稀薄、皮下等处疏松结缔组织水肿,脂肪 组织胶样萎缩5. 溶血性贫血时,岀现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尿、高胆红素血症、溶血性黄疸和粪、尿颜 色变深肝、脾肿大,胆红素和含铁血黄素沉着6. 再生性贫血时,骨髓脂肪髓转变为红髓或发生髓外造血,骨髓的红髓区扩大,成年动物 管状骨的脂肪髄中新生红髄区,甚至全部转变为暗红色、湿润的红髄,以加强造血甚至在 脾脏、肝脏、淋巴结等器官内,由局部网状细胞和血管外膜细胞演变成髓组织,形成髓外造 血灶7. 再生障碍性贫血时,骨髄的红髄区缩小,甚至胸管的红骨髄变为脂肪髄或胶样髄四、常见的畜禽贫血1. 新生畜溶血病或新生畜黄疸初生仔猪溶血病是由于胎儿红细胞含有公猪、血型因子或血型抗原,而母猪没有这种血型因 子当胎儿细胞以某种不明途径进入母体时,母体产生抗胎儿红细胞抗体,母猪初乳时所含 血型抗体高于血清这种完全抗体不能通过绒毛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胚猪未受影响,可以正常分娩。

      初生仔猪无任何症状,初生仔猪吸入初乳后,1—2天没有消化初乳能力,而是直接吸收入血 进入血液的初乳血型抗体与初生猪红细胞发生同族免疫性溶血反应,出现新生猪溶血病病 猪在吮乳液4—12 h,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严重时分别降到100万/mm 3、3 g/100 ml 以下12-24 hr,血清胆红素剧升,48吐后下降最急性死亡猪,肝高度淤血肿大,细胞变性和局灶性坏死,毛细胆管扩张,胆汁淤滞;脾淤 血肿张;肾实质变性各处浆膜、粘膜发绡并有出血点较缓和病例,明显黄疸,有时发生血红蛋白尿此型病猪剖检:皮肤、皮下水肿,各处浆膜 、粘膜黄疸镜检:肝肾实质细胞变性、胆色素沉着,肝脾内可见髓外造血灶肺有时发生 肺泡性气肿或肺水肿轻症病猪轻度贫血、黄疸和组织学病变2. 仔猪缺铁性贫血初生仔猪红细胞和血红蛋片接近成年猪,皮肤发红吸入初乳的1—2天内,胃肠缺乏消化酶 和正常菌从,初乳不经消化而由肠粘膜上皮细胞的胞饮作用直接摄入上皮细胞,再经基膜释 入血循环此期由于吸吮初乳,血液稀释,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减少,皮肤粘膜苍白, 发生生理性贫血而不是缺铁性贫血仔猪吸吮初乳2—3天,消化道消化吸收功能逐步建立,肝脏合成铁氧化酶和铁传递蛋白, 血浆铁转移系统建立,动员仔猪体内贮存铁供应造血。

      由于仔猪生长速度快,需铁量大,母 乳铁不能满足需要,导致贮存铁迅速耗歇,引发缺铁性贫血血液变化:仔猪吸初乳后2—3天内,血液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比容等指标急 剧下降,5 H龄时减少到出生时的60—70%o红细胞由大细胞转变为小细胞性低色素性,网织红细胞比例增高,5日龄时由2—3%增高达到 8%,各项指标在出生后40-50天逐渐恢复剖检死猪可见皮肤、粘膜苍白或轻度黃染心内、外膜及肠粘膜出血,肺明显水肿,实质器 官变性骨髄红细胞生成增多肝、脾和淋巴结有时见髄外造血灶3. 雏鸡传染性贫血病本病是由雏鸡贫血因子(CAA, chick anemia, agent)引起的雏鸡的严重贫血为特征的高度接 触性传染病本病可以经卵垂直传播或在7-14 口龄间(与传染性法氏囊病合并感染时,可推迟到28 口龄) 水平传播年龄大的鸡虽可感染但不发病雏鸡贫血因子可在2周内引起感染鸡免疫抑制,使法氏囊、胸腺和骨髓等细胞发生崩解但 感染24-32天可康复免疫抑制鸡如感染其他疾病,则使发病和死亡率极高本病主要导致造血器官不能产生红细胞而贫血,严重贫血因缺氧导致死亡病理变化:肉眼见冠、髯苍白,肌肉,各器官贫血,血稀如水,皮肤、皮下有大小不等出血点,翅部皮 肤出血性坏死而呈兰紫色,故又称“兰翅病”。

      典型病变在骨髓,由于红髓部分被脂肪组织取代,退色为浅桃红色乃至黄白色发病4日后 胸腺萎缩,16日龄后法氏囊萎缩肝肿大而色淡,肝退色萎缩;心脏扩张呈球状偶见肺炎, 并发气囊炎,心外膜炎光镜下,骨髓被脂肪组织取代,血细胞减少;淋巴器官萎缩,胸腺、法氏囊、脾脏内淋巴细 胞减少;肝细胞增大,肝窦内皮细胞肿,肝小叶中心细胞坏死确诊需免学试验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第二节=造血器官病理学一、淋巴结炎淋巴结由淋巴组织构成,淋巴组织乂由网状支架及其间的淋巴细胞构成淋巴组织内的细胞 有淋巴细胞和网状细胞两种淋巴细胞主要有T细胞和B细胞B细胞分布在淋巴小结发生 发中心和髓索中,T细胞分布在淋巴小结周围(外套区)和淋巴小结之间的副皮质区体液免 疫反应时,淋巴结的生发中心及髓索增大,副皮质区相对缩小,以后浆细胞增多细胞免疫 反应时,副皮质区扩大,生发中心和髄索相对缩小一般感染时,两种反应同时存在,故生 发中心、髓索和副皮质区都增大淋巴结炎的组织学变化有助于疾病诊断和判断机体免疫状 态机体反应正常时,淋巴结炎症反应明显,淋巴结充血、水肿镜下可见白细胞浸润,网状内 皮细胞增生,吞噬变性、坏死的细胞以及免疫反应性增生等各种变化。

      如果机体抵抗力极差 ,淋巴结炎症反应轻微或不出现,仅见明显的变性、坏死过程淋巴结内淋巴组织、网状组 织萎缩,表现为网状纤维胶原化,淋巴细胞数目大减,坏死灶周围无炎症反应根据感染情况不同,淋巴结炎可以是局部的(见于局部感染)也可以是全部的(见于败血症) 根据经过,可以分为急性(浆液性、出血性、坏死性、化脓性)和慢性(细胞增生性和纤维性 )淋巴结炎1急性淋巴结炎1) 浆液性淋巴结炎多见于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或局部感染初期眼观淋巴结肿大、质软、包膜紧张,鲜红或紫红 色切面隆起,湿润多汁,色泽潮红镜检,淋巴结内毛细血管充血扩张;淋巴窦扩张,内 含淡红色浆液和少量纤维素窦壁细胞肥大,增生和脱落变成许多游走的巨噬细胞(又称窦 卡他)有时窦内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淋巴管扩张淋巴小结发生增生变 化,生发中心而积扩大,其中有核分裂相淋巴小结周围、副皮质区以及髓索也可有淋巴细 胞增生变化见于某些急性传染病初期或局部感染的附近淋巴结的炎症猪浆膜丝虫微丝虫 幼入侵腹腔淋巴结时引起浆液性炎症2) 岀血性淋巴结炎:急性淋巴结炎时,如果外表红色背景上有出血斑点,切面上,沿包膜和 小梁出现紫红色条纹猪瘟时淋巴结常有这种周边出血变化。

      但淋巴结周边出血不是猪瘟特 有的病变光镜下,除急性淋巴结炎外,明显变化是出血,淋巴窦周围组织中有多量红细胞猪链球菌性败血症时发生出血性淋巴结炎3) 坏死性淋巴结坏死性淋巴结炎以实质坏死为特征,常伴出血变化水牛暂时热出现这种病变眼观淋巴结 肿大,周禺结缔组织黃色胶样浸润或水肿,切而隆起湿润,散在大小不等的灰白色或灰黃色 坏死灶和暗红色出血灶镜检淋巴结实质部分或大部坏死,结构破坏,肥核崩解轻者淋巴 结生发中心扩大,网状细胞肿张,增生,毛细管充血或出血淋巴窦扩张,呈窦卡地、出血、 水肿等,有时见中性粒细胞 猪弓形虫病时,淋巴结坏死性炎症,常于增生的网状细胞内 发现弓形虫猪副伤寒时也见坏死性淋巴结炎4) 化脓性淋巴结炎淋巴结内含有大量嗜中性细胞并伴发组织脓性溶解眼观淋巴结肿大,有时形成脓肿,整个 淋巴结被结缔组织包裹镜检特征为中性粒细胞数目很多并坏死崩解,局部组织细胞坏死溶 解,形成脓性溶解病灶即显微脓肿,小脓肿可以融合成大脓肿颌下淋巴结化脓见于猪链球 菌、棒状杆菌感染时2. 慢性淋巴结炎由急性淋巴结炎转为慢性或致病因素反复作用引起的以淋巴结增生性变化为主而变性和渗 出轻微的炎症见于一些慢性疾病如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

      1)细胞增生性淋巴结炎指淋巴结内的细胞增生显著,变质和渗出不明显的过程眼观淋巴结肿大、质坚实,切而 呈灰白脑髓样,结构不清,切而隆突,因淋巴小结增生而呈细颗粒状镜检淋巴结内突出变化是由于淋巴细胞大量增生,淋巴小结增大,生发中心明显,淋巴小结 与髓索之间以及与淋巴窦之间无明显界限淋巴结的固有结构改变,淋巴细胞弥漫分布于整 个淋巴结内,髓索的浆细胞增生群集,同时,网状细胞增生,肿大变圆,形成大的圆形细胞 ,散在于增生淋巴细胞之间毛细血管充血不显少量白细胞浸润,个别细胞变性坏死这 实际上是慢性疾病中机体的免疫反应的表现2)纤维性淋巴结炎以淋巴结内结缔组织增生和网状纤维胶原化为特征,可由浆液性和化脓性淋巴结炎转变而来 或病因长期作用所致 眼观淋巴结体积变小,质硬切面见结缔组织交错于淋巴结内,淋 巴结固有结构改变镜检淋巴结被膜、小梁和血管外膜结缔组织增生,网状纤维胶原化 血管壁因结缔组织增生而硬化严重时,整个淋巴结变为纤维结缔组织小体,并可发生透明 变性二、 脾炎脾炎是脂脾组织不同程度的变质、渗出和增生等病理过程脾炎多伴发于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一些非传染性疾病根据病理变化,脾炎可分为急性、坏 死性、化脓性和慢性四种类型。

      1 急性炎性脾肿即脾急性肿大多见于传染性败血症如炭疽、猪丹毒、猪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