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观下依托语篇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以大猫英语分级阅读BadBat为例.docx
4页活动观下依托语篇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以大猫英语分级阅读BadBat为例 摘要: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当前阅读教学中普遍呈现表层化和碎片化现象本文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以下简称活动观)为理论支撑,以语篇意识培养为切入点,以大猫英语分级阅读Bad Bat为案例,通过研读语篇的文本分析活动、创设语篇情境的学习理解类活动、深入语篇理解的应用实践类活动、探讨语篇主题的迁移创新类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凸显英语学科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 语篇 阅读 策略一、引言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呈现表层化和碎片化现象,体现如下:1、阅读过程缺乏情境性,导致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没有真实感、现实感和需求感2、阅读问题缺乏层次性、启发性和发散性,导致学生思维难以发展3、阅读任务缺乏实效性,导致学生获取碎片化内容,难以内化和主动构建意义《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创新性地提出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明确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但高洪德(2018)指出:英语学习活动观并非某种固定的活动模式,而是一种相对宏观的学习途径,故笔者以语篇意识培养为切入点,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理论支撑,通过体现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层次的活动设计,探索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理论依据活动观认为,教师应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主题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思维品质发展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1、开展研读语篇的文本分析活动——转变观念,育人为本教师对主题意义和语篇内容的把握是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以知识为本的教师,把语篇作为语言知识学习的平台,教学围绕词汇和语法进行,导致碎片化教学以技能为本的教师,把语篇作为信息提取的资源,教学从关注知识转向关注技能,学生难以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以育人为本的教师,拿到语篇后首先会进行语篇分析,关注语篇的主题意义、主要内容、作者观点极其背后所含的价值取向,其次是服务于主题、内容和观点的结构和语言知识以下以大猫英语分级阅读《Bad Bat》为例进行研读语篇的文本分析:【What】主要内容夜幕降临,Bat在其他动物睡觉的时候,出来找他们玩,结果打扰了动物们休息动物们都说它是“Bad Bat”黎明拂晓,Bat要睡觉了,睡醒的动物们以同样的方式吓Bad Bat一大跳,让Bat明白半夜捉弄别人是不友好的。
How】写作意图本文是故事类记叙文本故事呈现了两条线:一为明线,即故事线:Bat捉弄动物们的路线二为暗线,即科普线:Bat是夜行动物,夜间出来活动,白天睡觉由于它与众不同的作息习惯,晚上没有动物陪他玩,所以他感觉很孤独Why】文本主旨深挖故事中的其它动物说Bat是“Bad Bat”,并以捉弄Bat的方式结局,作者启发读者要学会换位思考故事到这里,给人意犹未尽之感:学生又会设计什么版本的 Bat呢?老师引导学生创设自己喜欢的版本的Bat2、创设语篇情境的学习理解类活动——积极引导,充分感知该类活动主要是要求教师围绕主题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引导学生从语篇中获得新知,通过梳理、概括、整合信息,建立信息间的关联,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感知并理解语篇所表达的意义以《Bad Bat》为例,老师创设Bat捉弄动物的情境,让学生通过skimming活动,阅读语篇找到Bat捉弄的动物这些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理解并提取语篇信息3、深入语篇理解的应用实践类活动——大胆运用,加以内化该类活动在学习理解类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和所形成的新的知识结构开展描述、阐释、分析、判断等交流活动,逐步实现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内化,助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以《Bad Bat》为例,老师通过问题链,进一步内化和运用语篇语言1)What does bat do in the dark?(2)Who does Bat trick?(3)How does other animals feel?4、探讨语篇主题的迁移创新类活动——深入主旨,提升精华此类活动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语篇背后的价值取向或作者态度进行推理与论证,探讨其与主题意义的关联,批判、评价作者的观点等,加深对主题的理解,理性表达观点、情感和态度,实现深度学习以《Bad Bat》为例,在深入理解语篇的基础上,老师再通过以下问题链引发学生思考:(1)What do you think of Bat?(2)Is Bat really bad?(3)If you were Bat, what bat do you want to be?以上两个问题链遵循的是学生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的认知规律,不仅能够让学生再次深入语篇,还能培养分析和判断,想象和创造的思维品质四、结语总之,有效的教学活动会极大促进学生对语篇的理解,提高了英语学习的能力,完成对语篇信息的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内化与运用。
学生在树立语篇意识的基础上,逐步具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参考文献:[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2]高洪德.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与实践探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18(4):15[3]王蔷,赵连杰,鲁美芸,贺亚丽,王瑜.“中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表现框架”在英语教学和测评中的应用 [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8(2):17-262-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