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学生教育心理学中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382136643
  • 上传时间:2023-09-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14讲 中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开展一、自我意识的开展〔一〕自我意识开展的特点1.独立意向的开展高中生已经能够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他们对独立的要求非常强烈但是,他们不再象初中生那样以与成人的对抗来满足自己独立性的要求,而是在与成人和睦相处韵根底上来满足自己的独立性要求因此,高中生就显得更为成熟了2.自我意识的分化高中生在心理上将自我分为"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两局部这种自我意识的分化使他们体验到自我的矛盾性这主要表现在:①思想品格与性格方面的矛盾上,他们常想自己能成为具有*种品格的人或具备*种性格,但往往又无法,实现,从而产生心矛盾;②学习成绩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他们希望自己取得好成绩,但学习成绩提高不明显,因此感到心的矛盾3.自我形象受到了空前的关注无论是高中男生还是女生,都对自己的形象非常关注,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关注自己的相貌和性格的优缺点4.自我评价逐渐成熟高中生能独立地评价自己的心品质,同时在评价时考虑到行为的动机与效果的一致性自我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到达主客观的辩证统—5.自尊心强当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受到他人的肯定时,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相反,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二〕自我认识的开展1.自我认识逐步转向对心品质的认识〔由外部向在〕l 从12—13岁开场,个体开场表现出对人的精神世界和个性品质发生兴趣l 他们的自我认识到达了更高的水平,这主要表现在初中生懂得了自我反省2.自我评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表现为经常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进展评价,并根据评价的结果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也主动地征求和听取教师租同学对自己的评价3.自我评价的途径多样化主要表现在:开场根据周围熟悉的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评价自己;开场自己运用一定的标准来评价自己;能做到将自己与各方面条件和自己一样的人进展比拟,然后对自己作出评价4.自我评价的结果更加全面、丰富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包括正反两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包括不同的维度评价的结果不仅包括自己的能力、性格,而且还包括自己的态度、心境、情绪、情感等5.自我评价的客观性有所提高〔1〕初中生自觉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还很不成熟: l 客观性差;l 评价往往比拟模糊;l 评价常不太全面; 〔2〕高中生对自己评价的结果更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6.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步增强〔1〕初中生自我评价不太稳定〔2〕高中生的自我评价的结果有一定的稳定性,评价结果中可变性的成分减少。

      〔二〕自我体验的开展1.出现成人感成人感是指初中生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渴望参与成人的活动,要求独立,希望得到自尊的体验;其行为表现为:l 凡事不再征求成人的意见,自己开场做主了;l 自己的心扉也不再向成人敞开丁,有了自己的小秘密;l 希望与他人建立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即平等的人际关系;l 反感成人对自己的行为进展监视;出现了抗拒心理和行为2.自尊感增强l 中学生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并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一定的地位l 当社会评价与个人需要相一致时,他们的自尊需要得到满足,并容易出现沾沽自喜l 当社会评价与个人需要不一致时,他们的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容易出现自暴自弃3.出现自卑感l 自卑感是指一种轻视自己、不相信自己、对自己持否认态度的一种自我体验l 自卑感在初中阶段萌芽行为表现主要有丧失独立性、缺乏自强不息的精神、掩饰自己的行为〔三〕自我控制的开展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根本能进展控,但还不够稳定,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缺乏:1.果断性增强,但行动的盲目性较大,有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2.行为和情绪的冲动性大〔兴奋与抑制开展的不平衡〕3.自我调节的时间还有限持续的时间,一般为1个半小时左右。

      如果工作比拟繁琐和复杂,他们可能会失去耐心〔三〕自我意识开展的类型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开展是"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之间的不断斗争,并且出现以下几种类型:1.自我肯定型这类高中生的特点是正确的"理想的我〞占优势,"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通过斗争到达积极的统一,形成积极的自我高中生对"现实的我〞的认识比拟客观、全面,对"理想的我〞确立得比拟现实,符合实际2.自我否认型这类高中生的特点是对"现实的我〞的认识和评价过低,对"理想的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现实的我〞和"理想的我〞通过斗争只能到达消极的统一3.自我矛盾型这类高中生"现实的我〞和"理想的我〞通过斗争很难统一,因此他们的心矛盾冲突很大4.自我扩型这类高中生的特点是对"现实的我〞的认识和评价过度地高估,以至形成虚妄的判断,同时"理想的我〞也是虚假的因此他们表现出极度地欣赏自己,妄自尊大5.自我萎缩型这类高中生是"理想的我〞没有形成,同时对"现实的我〞又极度不满因此他们表现出极度的自卑,有时也出现放任自我的行为二、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开展〔一〕同伴关系1.同伴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开展的作用同伴关系是一种相互平等的关系,在初中阶段,知心朋友对其心理开展的影响就比父母、师长的要大。

      同伴关系对初中生心理开展有以下积极作用:〔1〕给他们以稳定感和归属感;〔2〕给他们以安康的娱乐场所;〔3〕使他们获得社交经历;〔4〕使他们提高自己的宽容能力和理解能力;〔5〕给他们提供学习社会交往技术的时机;〔6〕给他们提供开展社会洞察力的时机;〔7〕开展他们对集体的忠诚心;〔8〕使他们获得与异性相处的能力;2.同伴关系的类型〔1〕知心朋友完全信赖、心心相印的朋友〔2〕亲密朋友可以交谈个人问题的朋友〔3〕好朋友相处很融洽,但不觉得有特别深的情感上的温暖〔4〕熟人只是相互认识〔5〕集体共同活动的人,共同参加一项活动的人,但在其它方面没有来往例如,都是校足球队队员〔6〕集体不共同活动的人在同一个集体,但不参加共同的活动,其它方面没有来往〔7〕旁观者只知道名字,但相互没有交往过3.同伴关系形成的原因〔1〕相互接近无论是物理距离还是心理距离比拟接近的,容易建立起同伴关系〔2〕同情挚爱相互之间有好感〔3〕尊敬共鸣兴趣、志向、看法一样〔4〕集体合作初中生在共同的集体活动中容易建立起同伴关系〔5〕年龄年龄接近的初中生容易建立同伴关系〔6〕性别初中生容易在同性别间建立起同伴关系,在异性别之间建立起同伴关系还很少。

      随着年级的增长,初中生喜欢同性别同伴的人数逐渐减少,而男、女朋友都喜欢的人数逐渐增多,喜欢异性同伴的人数也在增多,但所占百分比很低4.同伴关系的特点〔1〕选择性〔2〕亲密性〔3〕易变性〔二〕父〔母〕子关系随着初中生进入青春期,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巨变,导致他们与父母关系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情感上开场脱离父母2.行为的独立性增加3.思想观点上与父母产生分歧4.父母的地位在初中生心目中开场下降〔三〕师生关系1.师生关系的类型初中生与教师的交往主要有两种场合,一是在课堂上,一是在课外场合不同,师生关系的类型也不同〔1〕课堂上的师生关系l 单向交往型,即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l 双向交往型,即教师既是课堂的主导者,同时又要求学生参与教学活动l 多重交往型,即教师作为个体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之间进展交往这些类型的师生关系能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提高〔2〕课外的师生关系l 正式交往主要是指初中生在开展各种课外小组活动时与教师的交往这时教师主要扮演者的角色l 非正式交往主要是指教师参与初中生各种节假日活动时的交往2.初中生对教师的态度〔1〕初中生喜欢具有以下特征的教师:①教学方法好;②知识广博、肯教人;③容易接近,耐心、温和;④严格要求,对同学事实;⑤对人对事公平合理;⑥热爱同学、尊重同学;⑦负责任,守信用;⑧说到做到;⑨文明守纪;⑩关心国家大事。

      〔2〕初中生不喜欢具有以下特征的教师:①上课拖时,上完课就不理同学;②经常责骂同学,讨厌学生;③对学生没有同情心,不用开展的眼光看人;④讲课无条理,学生听不懂;⑤不和学生打成一片,⑥教学方法单调,课堂枯燥无味,⑦偏听偏信,不公正,⑧布置作业太多太难,⑨只听干部反映的情况;⑩向家长告状〔三〕人生观的开展人生观是个体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道路,从根本上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生命的价值人生观的形成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准备阶段该阶段的个体自发承受各种关于人生的观点,自己对人生有一些零碎的、外表的看法,但来真正思考人生问题,只是为以后人生观的形成准备条件小学生属于此阶段2.观察阶段该阶段个体随着对社会生活的了解,以及自我意识的开展,开场逐步学习观察社会、观察人的心世界、观察人生问题初中生属于此阶段3.探索阶段该阶段个体随着对人生观察逐渐广泛和深入,便会在观察中思考入生真谛,探索人生道路,寻求人生价值大局部高中生属于此阶段4.定向阶段该阶段个体已经能够有意识地、较全面地认识社会与自我的关系,并形成较鲜明的认识,显示人生观的初步定向。

      小局部高中生属于此阶段5.确立阶段该阶段个体出现了人生信念与人生理想的思考个别高中生和大学生属于此阶段〔四〕价值观的开展1、价值观的特性①主观性,是个人据以评价和区分好坏的标准,是根据自己心的尺度来把握的,它取决于主体自身的需要②选择性,个体开场主观地、有意识地选择符合自己的评价标准,形成个人特有的价值观⑧稳定性,指个人的价值观形成之后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常不易改变,并在个人的兴趣、理想、信念和行为上表现出来④社会历史性,指处于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社会生活环境中的人的价值观是不同的根据上述特点,小学生尚没有形成价值观,到初中阶段,价值观开场萌芽,到高中阶段才初步形成2.高中生的价值观开展的特点〔1〕对理论问题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喜欢把各种具体事实综合成假设.干系统的总原则,热衷于哲学探讨〔2〕在高中生价值观中,反映其个性色彩〔3〕高中生的价值观缺乏稳定性,还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4〕高中生价值观的核心是人生意义问题,他们逐渐学会将个人的生活目标与社会开展的总体方向相联系3.高中生价值观的类型〔1〕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根据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把个人价值观分为六种,即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政治型和型。

      〔2〕高中生的价值观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理论型、社会型、审美型、经济型、政治型、型〔3〕高中男女生价值观不存在性别差异三、中学生性意识开展〔一〕中学生性意识开展的阶段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提出青春期性意识的开展经历以下四个阶段1.性反感期〔10-12岁〕该时期的青少年对异性持敌意和反感态度;产生了对性的不安、害羞和反感;对异性采取回避、粗暴、冷淡的态度;对男女生共同从事活动感到反感2.向往年长者的"牛犊恋〞期〔12-17岁〕该时期的青少年对异性的年长者,像小牛恋母牛似地倾慕其一举一动在迷恋过程中,引起精神方面的共鸣和喜悦要大于身体接触所带来的喜悦3.接近异性的狂热期〔18岁-〕该时期的青少年一般把与自己年龄接近的异性作为向往的对象在集体活动中,男女青少年都努力想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以吸引对方的注意此时青少年虽然喜欢与异性相处,但没有固定的交往对象,因此有人也将此阶段称为"泛爱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