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汇总9篇.docx

32页
  • 卖家[上传人]:菲***
  • 文档编号:342760424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7.86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汇总9篇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第1篇 一、评价的目的 以《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贯彻落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建立自信,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力 二、评价的原则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关注学习的结果、又关注学习的过程 2、评价内容的多维化,从学生学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开展综合评价 3、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社会评价相结合 4、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书面检测与实践展示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更加重视过程评价 三、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1、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主要内容有: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自己最满意的习作与书画作品、日记,最典型的活动杰作(参加实践活动作品等),检测卷及其他荣誉 2、即时性评价评价者(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开展即时评价通过观察、访谈等形式,评价者在课堂上、活动时、生活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积极反应,实施书面的或口头的评价,给学生以鼓舞、指导、调整。

      这一评价次数、时宜等因人而异,不求整齐划一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习兴趣、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习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与能力,思维的品质、创造性、独特性、灵活性,想象的丰富性,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3、展示性评价 展示性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一般要求,又要关注个体差异评价时机可以以各种板报、作品(业)展览、竞赛、评比等形式安排在学习的某一阶段,也可以以期末检测为形式安排在学期末开展 4、水平性评价 水平性评价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的学科水平性笔试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既要开展书面检测,又要开展实践检测每学期末承受市水平性评价检测,学校在每学期中途开展一次调研性水平检测 技能学科的水平性评价学校只开展阶段性的(一般每学年一次)水平性调研检测 5、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 (1)形成性评价结果以“综合性、激励性的评语+等级”的形式呈现其中学生平时各学科的作业的评价采用“双等级”制(一方面评价作业的正确性,另一方面评价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如书写等)+激励性批语开展,提倡教师多开展面批与个别性指导。

      (2)展示性评价结果一般采用“等级制”(优、良、合格、待努力) (3)水平性评价结果采用等级的方法开展,不管是何性质的水平检测,均不要当众宣布学生考分,更不能排名次 (4)学科学业水平综合等级采用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即在学期末素质发展报告书中,以任课教师寄语性的激励评价语言(主要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实践创新等方面开展)+学科的等级评价的形式呈现(素质报告书中不公布分数) 总之坚持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对学生开展全面的综合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第2篇 为全面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改革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教育部门的有关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学生根底素养评价的主要内容 学生根底素养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安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维度 二、学生根底素养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原则 既要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评价,更要注重学生根底性发展目标的评价,纠正单纯以文化课考试成绩评价学生、选拔学生的错误做法。

      (二)评价目标的发展性原则 评价学生的根底素养要用发展的观点,以激励学生安康、主动、全面发展为目标,表扬学生的进步,分析和理解学生的缺陷,为学生发扬成绩,弥补缺陷,安康快乐地成长提供诚恳的建议和帮助 (三)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原则 根底素养评价要采取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有机结合的方法,评价结果采用等级评定、描述性评语、质性评语相互补充、相互结合的方式,充分表达不同评价方法的优越性和互补性 (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原则 改变单纯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做法,采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自评和学生间的互评,使对学生的评价成为学生、教师、管理者、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性活动,激发评价主体和客体各自在学生评价中的能动作用加大学生家长在学生评价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让家长了解学校的评价改革,参与评价改革实践,充分发挥家长评价这一环节应有的功能 (五)评价过程的动态化原则 学生评价的着眼点要瞄准学生自身的纵向发展,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终结性评价要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更加注重形成性评价 (六)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原则 对学生开展评价时要做到客观、具体,实事求是。

      三、学生根底素养评价的组织实施 (一)学生评价的组织工作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主任,分管校长、教务处主任、学生工作处主任、级部主任、教师代表、家长代表为成员的学生根底素养评价委员会委员会要结合本方案,制定评价实施细则,组织评价实施,监视评价过程,处理评价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委员会下设评价小组,由行政班主任牵头,任课教师与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参与 (二)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 学生自评和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由班主任组织开展事前要召开相关会议,就学生评价的意义、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作出说明,提出要求 学生自评以学生自己的成长记录为主要依据,描述和分析自己在6个维度的表现、表达自己的感悟,提出自身前进的方向,并为自己在6个维度确定1个评定等级 家长对学生开展评价之前,班主任可通过家长会、家访、信函、等方式向家长介绍评价的内容和要求,并介绍学生的表现情况家长根据以上情况和对学生的日常了解,提出评价意见 (三)学生互评 学生互评在自评的根底上开展,由班主任通过班会等方式组织 (四)评定等级,草拟评语 班主任在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的根底上,根据学生在6个维度的日常表现,参考学生学业成绩和学习过程的表现、学生自评与互评结果及家长的评价意见,为学生写出评语草稿,分别从6个维度为学生初定1个评定等级并就此集中或分别征求评价小组成员及有关单位的意见,修改评语,维持或变更评定等级。

      (五)向学生征求意见 班主任通过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就评语和评定等级向被评价学生征求意见 (六)撰写评定报告及报审、记录 班主任在完成逐一向学生征求意见的根底上,确定每个学生的评定等级,定稿评语,撰写本行政班学生根底素养评价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学校学生根底素养评价委员会审核批准评价委员会批准后记入有关档案和学生发展评价报告 (七)学生根底素养评价时间 对学生根底素养的评价安排在每学期期末开展,每学期1次 四、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和评价资料的处理 (一)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 对学生根底素养的评价采用不同等级评价加综合评语的评价形式:对根底素质六个维度的前2个维度(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开展合格、不合格的评定,后4个维度(交流与合作、学习态度与能力、运动与安康、审美与表现)实行四等级评定,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班主任要针对学生根底素养6个维度的综合表现写出评语 (二)等级评定时评价资料的处理 在等级评价过程中,师生都是对“要素”(二级指标,下同)开展等级评定,评价时分4个等级:优、良、合格、不合格其中评为“优秀”等级的又分成90分和95分2级,评为“良好”等级的又分成75分和85分2级,评为“合格”等级的又分成70分和60分2级,评为“不合格”等级的又分成50分和40分2级。

      在教师对学生的等级评定过程中,根据教师对同一维度中各要素的得分算出该维度的平均得分,然后按照如下原则开展得分和等级之间转换:90分以上为“优”;75至89分为“良”;60至74分为“合格”;59分以下为“不合格” 学生互评后,要计算出全体学生对某一学生各要素的平均得分(全体学生给分之和除以全体学生数),再根据各要素的得分算出该维度的平均得分,然后根据得分与等级之间的转换原则,转换成相应的等级 根据教师对学生的评定和学生互评中每个维度的得分,按照“最终总分=(教师评价分数+学生互评分数)÷2”的公式计算出每个维度的最终得分,并根据得分与等级之间的转换原则,转换成相应的等级 五、学生根底素养评价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把握激励学生发展与客观评价的关系 通过评价激励、帮助学生安康发展是评价的主要目的,但不能违反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国家标准评定学生的发展评语的撰写,既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反映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又不回避学生的缺点和问题对学生优点、进步的描述,既要充分,又不能夸大其词;对学生的缺点或缺陷,要在具体描述的根底上分析存在的原因,提出改正或改良的建议。

      评语要具体,反映学生特点,不能千人一面;要亲切、中肯,表达对学生的关爱和安康发展的期盼 (二)作出“思想品德”、“公民素养”不合格的等级评定决定要极其慎重除非学生有严重违法乱纪或犯罪表现,思想道德素养一般不评定为不合格 (三)等级评定争议的处理 学生对等级评定意见有异议,可提出复议申请评价委员会应及时组织复议学校评价委员会对等级评定有终栽权终裁维持原定等级的,评价委员会应委托专人向学生说明 (四)评定资料的公开与保密 等级评定为优秀等级的应当公示涉及学生隐私、评定为不合格等级、评价过程中不利于维护学生团结和师生和谐关系的相关资料应当保密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第3篇 为进一步完善学生多元评价表彰体系,让每个孩子都有时机走上领奖台,感受成功的喜悦和成长的快乐本学期政教处立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合我校“七色德育”,开展雏鹰争章、“七彩少年”和“星级标兵”系列评选活动,让学生在“做最好的自己”中感受六小幸福的校园生活,人人争做最好的自己,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氛围 一、成立校级、班级学生评价小组 1、校级评价小组 (1)组长:xx。

      (2)副组长:xx (3)组员:xx、xx、1——6年级组长 构建学生评价体系,做好学生各项评定工作每学期举办社团展示活动一次,每学年举办一次素质教育汇报(如经典诵读、课本剧等) 2、班级评价小组: 经校级评价小组认定,每班成立一个4人评价小组,由正副班主任和两名任课教师组成,班主任担任评价小组组长,任课教师的选择有多年教学经验,对学生有充分了解,同时具备责任心和良好诚信意识的任课教师 二、组织与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争章记录手册》 1、评价目标:立足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幸福 2、评价内容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教体局李局长的《构建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要求,我校构建学生发展评价体系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争章记录手册、成长档案袋和学校特色相融合,确立综合素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