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监理实施细则_secret.doc

21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8401704
  • 上传时间:2017-09-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4.73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监理实施细则(住宅质量通病)内容提要:工程特点监理工程流程住宅质量监理通病控制的检查内容及验收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要点项目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监理实施细则一、 专业工程特点: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的是以工程完工后常见的、影响安全和使用功能及外观质量的缺陷为主,涉及到土建、给排水、电气、通风和排烟、电梯、智能建筑和建筑节能等个专业,从设计、材料、施工、管理等个方面进行综合有效防治,以达到控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水平《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 (DGJ32/J 16-2005)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及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等各责任单位的责任作了具体规定1.建设单位的责任:建设单位是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的第一责任人,并规定不得随意压缩住宅工程建设的合理工期,建设单位应采取以下具体管理措施:⑴在工程开工前下达《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任务书》 。

      ⑵批准施工单位提交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方案和施工》 ⑶定期召开工程例会,协调和解决工程质量通病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⑷应将质量通病控制列入工程检查验收内容,并明确奖罚措施2.设计单位的责任:⑴在住宅工程设计中,应采取控制质量通病的相应设计措施⑵应将通病控制的设计措施和技术要求向相关单位进行设计交底3.施工单位的责任:施工单位是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的实施者,一是要认真编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方案和施工措施》 ,二是要报监理单位审查和建设单位批准施工单位具体实施时,还应做好以下工作:⑴原材料、构配件和工序质量的报验工作⑵在采用新材料时,除应有产品合格证、有效新材料鉴定证书外,还应进行必要的检测⑶记录、收集和整理通病控制的方案、施工措施、技术交底和隐蔽验收等相关资料⑷根据批准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方案和施工措施》 ,对作业班组技术交底,样板引路⑸专业分包单位应提出分包工程的通病控制措施,由总包单位核准,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⑹工程完工后,总包单位应认真填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内容总结报告》 监理单位的责任:监理单位是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的微观控制者和检查者,一是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方案和施工措施》 ,二是提出具体要求和监控措施,编入《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 。

      在具体实施时应做好以下工作:⑴隐蔽工程和工序质量验收,上道工序不合格时,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⑵配备常规的便携式检测仪器,加强对工程质量的平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⑶工程完工后,应认真填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工作评估报告》 二、监理工作流程(略)三、住宅工程总理通病控制的检查方法内容及验收 工程质量通病控制的检查方法除《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 (DGJ32/J 16-2005)有明确要求外,涉及建筑材料的要检查材料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或《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规定材料进场需要复验的要检查复验报告住宅工程中使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经过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技术鉴定,并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施工质量通病控制应按检验批、地基基础与主体结构工程、竣工验收进行专项验收,验收程序应符合下列规定:⑴施工企业工程质量检查员、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在检验批验收时,应按《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对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情况进行检查,并在检验批验收记录的签字栏中,作出是否对质量通病进行控制的验收记录⑵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和竣工工程验收时,应对质量通病控制进行专项验收,并按附录 C 的验收表格填写验收记录。

      ⑶未执行《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或不按标准规定进行验收的,工程不得组织竣工验收住宅工程竣工验收时除执行现行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所规定的以外,还应提供以下相关资料:⑴由参建各方会签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任务书》 ⑵施工单位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验收有关资料⑶监理单位《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工作总结报告》 四、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1、地基基础工程1. 1 沉降变形对上部建筑的影响1)设计①建筑物的沉降过大或产生不均匀沉降会直接导致工程使用功能不满足要求,甚至产生沉降裂缝,因此地基基础工程设计应明确沉降控制值(沉降和差异沉降) ,对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规范》CB50007—2002 第 3.0.2 条规定的必须进行变形验算,变形验算值不应大于下表的相应允许值②虽然天然基础、地基处理、摩擦桩、端承桩的设计承载力和变形验算都可能达到设计要求,但由于在相同荷载下变形差异较大,所以同一结构单元不应采用多种类型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如天然基础、地基处理、摩擦桩、端承桩等) ,当必须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地基基础方案时,应采用设置沉降缝措施控制差异沉降③建筑物地基基础采用桩基时,同一结构单元桩端应置于同一地基持力层上。

      ④建筑物层数相差较大、体形复杂、长度过长时,因竖向荷载的差异,抗差异变形的刚度差等,最终可能会导致由于沉降产生的裂缝因此,层数相差超过 10 层或平面布置复杂的建筑物应设置沉降缝,确有困难的必须设置后浇带后浇带应在主体结构封顶或沉降速度达到稳定标准,预值沉降差异可满足设计要求并经设计认可后方可封堵对于层数差异在 10 层以内的,是否设置沉降缝或后浇带,应根据变形计算的结果确定⑤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期间,应进行沉降观测设计等级为甲级、地质条件复杂、设置沉降后浇带及软土地质的建筑物,沉降观测应由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测量精度不低于 2 级工程验收时,沉降没有达到稳定标准后,沉降观测应继续进行2)施工①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按规定程序审批②施工机械必须鉴定合格,计量设备应经计量标定且能保证正常工作,主要工种人员要持证上岗③施工中使用的钢筋、水泥、砂、石、预制构件等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进场要进行外观等验查需要进场检验的应按规定抽样检测,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④采用桩基和地基处理的,若缺乏地区经验时,必须在开工前进行施工工艺试验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建筑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a或地基处理后承载力特征值 fspk应按规范根据静荷载试验确定,试验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 1%,且不少于 3 根(处) 。

      ⑤地基基础承载力是保证质量房屋整体稳定性的前提,对桩基或地基处理工程来说,桩长和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是承载力控制的主要指标本工程采用是钻孔灌注桩,具体控制措施见《钻孔灌注桩现场监理控制要点》一文⑥桩基施工后,应有一定的休止期挤土时,砂土、粘性土、饱和软土分别不少于14d、21d、28d,保证桩身强度和桩周土体的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和被扰动体强度的恢复⑦桩基(地基处理)工程验收前,按规范和相关文件规定进行桩身质量(地基强度) 、承载力检验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的,在扩大检验和分析原因后,由设计单位核算认可或出具处理方案进行加固处理1. 2 桩身质量(地基处理强度)不符合要求控制措施详见《钻孔灌注桩现场监理控制要点》2`地下防水工程2.1 防水混凝土结构裂缝、渗水2.1.1 混凝土裂缝、渗水⑴设计:①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下水、地表水和毛细管水对结构的影响,以及由于人为因素而引起的周围水文地质变化的影响,确定防水高度②为了加强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增强抵抗裂缝开展的能力,有效地使混凝土裂缝宽而少,引导为细而密,发挥防水混凝土的裂缝自愈、闭合能力,防止渗漏因此地下室墙板宜优先采用变形钢筋,配筋应细而密,网片钢筋间距应≤150mm 分布均匀。

      水平分布筋宜设置在竖向钢筋外侧对水平断面较大变化处,宜增设抗裂钢筋③地下结构用混凝土,应采用防水混凝土自防水混凝土设计时,应采用预防混凝土收缩的措施,如采取补偿收缩混凝土④为了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应力或温度差应力的积聚便于施工,降低混凝土开裂的产生,结构设计时,应根据平面形状、荷载、地区变化等合理设置后浇带和变形缝设计图中应说明或绘制加强带、后浇带、变形缝和施工缝等构造详图2)材料防水混凝土掺入的外加剂掺合料应按规范复试符合要求后使用其掺量应经试验确定外加剂可以提高防水混凝土的防水质量掺合料如粉煤灰、硅粉等,他们在水泥水化后期均参与水化反应掺合这些材料既可以填充混凝土的空隙,提高密实度,又可以使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加同时由于它早期不反应,因此,可降低水泥早期的水化热,但其质量、掺量对混凝土有一定的影响,应通过试验确定3)施工①浇筑混凝土前应考虑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影响,采取适当的措施②钢件露于表面,经与空气接触,容易氧化(即生铁锈) ,钢铁氧化后,其体积产生膨胀(体积膨胀为铁原体的 2.14 倍) ,是混凝土表面承受拉力而出现开裂,裂缝处会进入更多的腐蚀性物质,使钢材锈蚀加剧,终至破坏混凝土结构,造成渗水通路,降低抗渗性能。

      因此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钢筋或绑扎的低碳钢丝不应接触模板固定模板而穿过混凝土结构的螺栓应加焊止水环拆模后将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实,并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③采用预拌混凝土,其质量指标应在合同条款中明确,施工时应加强现场监控力度,安排专人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其和易性应满足要求防水混凝土拌合物离析后,有的施工单位图省事,直接加水,增加了混凝土的含水率,使混凝土的收缩加大,易引起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④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泵送混凝土每层厚度宜为 500-700mm,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振实,板面应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排除泌水,进行二次收浆压实⑤防水混凝土水平构件表面宜覆盖塑料薄膜或双层草袋浇水养护,竖向构件宜采用喷涂养护液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 14d2.1.2 变形缝渗、漏水⑴设计①地下工程的变形缝宜设置在结构截面的突变处,地面荷载的悬殊段和地质明显不同处②地下工程宜减少变形缝当必须设置时,应根据地下水压、水质、防水等级、地基和结构变化情况,选择合适的构造形式和材料⑵材料当地下水压大于 0.03MPa,环境温度在 50OC 以下,且不受强氧化剂作用,变形量较大时,可采用埋入式止水带和表面附贴式橡胶止水带相结合的防水方式,变形缝内还可以嵌止水条止水;对环境温度高于 50OC 的变形缝,可采用 2mm 厚的紫铜片或 3mm 厚不锈钢等金属止水带;有油类侵蚀的地方,可选用相应的耐油橡胶止水带或塑料止水带;无水压的地下工程,可用卷材防水层防水。

      ⑶施工①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地下水位低于防水混凝土 500cm 以上,并应排除地下水②金属止水带宜折边,连接接头应满焊、焊缝严密③用木丝板和麻丝或聚氯乙烯泡沫塑料板做填缝材料时,随砌随填,木丝板和麻丝应经沥青浸湿④埋入式橡胶和塑料止水带施工时,严禁在止水带的中心圆环处穿孔,应埋设在变形缝横截面的中部,木丝板应对准圆环中心止水带接长时,其接头应挫成斜坡,毛面搭接,并用相应的胶粘剂粘结牢固金属止水带接头应采用相应的焊条满焊⑤采用膨胀止水条嵌缝,止水条应具有缓胀性能,使用时,应防止先期受水浸泡膨胀⑥表面附贴式橡胶止水带的两边,填防水油膏密封金属止水带压板上下应铺垫条或石棉水泥布,以防渗漏2.1.3 后浇带施工缝渗、漏水(1) 设计① 后浇带部位应采用加强防水措施,并有构造详图② 后浇带混凝土应采用抗裂措施③ 后浇带施工缝处应采用防水措施2) 施工① 底板、顶板不宜留施工缝、底拱、顶拱不宜留纵向施工缝② 墙体不应留垂直施工缝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不小于 300cm 的墙体上③ 后浇带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并凿到密实混凝土,再铺设去石水泥砂浆。

      浇筑混凝土时,先浇水湿润,再及时浇灌混凝土,并振捣密实④ 后浇带混凝土应进行养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