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胃蛋白酶原简介.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35335920
  • 上传时间:2024-01-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7.2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胃蛋白酶原(PG I&PGII)定量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法)项目推荐书胃蛋白酶原简介一、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PG)是胃分泌的一种消化酶前体[1], 是胃液中胃蛋白酶的无活性前体,为一个由37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 多肽链,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2,000,人胃粘膜中有7组胃蛋白同工 酶原PG在核糖体上合成,由高尔基体分泌出细胞,被盐酸激活后变 成胃蛋白酶根据生化性质、免疫原性、细胞来源及组织内分布可分 成PGI、PGII两个亚群,1〜5组分免疫原性近似,称为PG I (PGA), 主要由胃腺的主细胞的粘液颈细胞分泌;6〜7组分免疫原性近似,称 为PGII,除由胃体和胃底黏膜的泌酸腺的主细胞分泌外,泌酸腺的黏 液颈细胞、贲门腺和胃窦的幽门腺的黏液细胞及十二指肠上段的 Brunner腺也能产生PG IIPG含量与良、恶性胃溃疡的鉴别有关,血清PGI水平与萎缩性胃 炎、PGI/PGII水平与胃癌和胃癌前期病变呈负相关血清PG I与胃 泌酸腺细胞功能相关,PGII与胃底粘膜病变的相关性较大,血清PG 反映胃总体分泌PG水平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胃分泌酸过多有密切关 系萎缩性胃炎、胃癌前期病变或胃癌发生时,尤其是幽门螺杆菌感 染等因素所干扰,胃酸分泌过多的浅表性胃炎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 炎,PG I和PG II的分泌会增加;而在慢性严重萎缩性胃炎当主细胞减 少时PG I含量下降;当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胃窦宪假幽门腺化生, PG II含量会随之增高。

      血清PG可作为检测胃癌的一个可靠标志物约有1%的PG透过胃黏膜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进入血液循环的 PG在血液中非常稳定血清PG I和PG II反映胃黏膜腺体和细胞的数 量,也间接反映胃黏膜不同部位的分泌功能当胃黏膜发生病理变化 时,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也随之改变因此,监测血清中胃蛋白酶原 的浓度可以作为监测胃黏膜状态的手段二、专家共识2010年2月25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全民胃部重大疾病普查 行动”中,将胃蛋白酶原检测作为重要普查方法:进一步以胃镜确诊已被卫生部疾控中心列为: 《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标准筛查手段 胃癌预防亚太地区共识与指南,本次共识会议由亚太胃肠病学会 发起于2006年11月11〜12日在泰国曼谷召开共有38条公示条文被提出评估第15条:低血清PG I水平和低PG I/II比例反映了胃萎缩, 低血清PG可作为萎缩性胃炎的一个替代标志物第16条:低血清PG I水平和低PG I /II比例可作为鉴别胃癌高危 人群的标志物上世纪90年代,日本在临床试验的基础上,血清PG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标志物已被纳入胃癌的筛查项目中,结果显示PG检测有利于检出早期胃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