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科学备课手册(六下)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69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31358984
  • 上传时间:2023-04-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26.50KB
  • / 6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安宁市和平学校备课手册  2013 学年 下 学期 教科 版 六 年级下册   科目 科学 班级 六年级 教师 张云录  六年级课程标准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材教学目标一、教材简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一)科学探究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教材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使学生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科学知识有一个概括性认识:世界是变化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无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2、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难点:本学期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很多探究活动需要学生独立完成,且需要较长的时间(探究铁生锈的快慢,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观察月相变化,观察星空等),对学生的自觉性、学习毅力、学习持久性都是严峻的挑战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五个班中,六(1)班学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六(2)班学生认真,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积极,表现欲望差;六(3)班学生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六(4)、六(5)两个班的学生兼具1、3两个班学生的特点教学措施方法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导优辅差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习态度,确定学习目标2、对平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 及时查漏补缺, 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习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平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习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教学进度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一2.24~3.1上学期期末测试试卷分析、改错,1、放大镜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3二3.4~3.83、放大镜下的晶体4、怎样放得更大5、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一)3三3.11~3.156、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三)8、微小世界和我们3四3.18~3.22第一单元考查; 1、我们身边的物质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五3.25~3.29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铁生锈了3六4.1~4.4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2七4.8~4.128、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二单元考查;1.地球的卫星——月球 3八4.15~4.192.月相变化 3.我们来造“环形山” 4.日食和月食 3九4.22~4.265.太 阳 系 6.在星空中(一) 7.在星空中(二) 3十4.29~5.38.探索宇宙 第三单元考查;2十一5.6~5.101、一天的垃圾 2、垃圾的处理 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3十二5.13~5.174、分类和重新利用 5、一天的生活用水 6、污水和污水处理3十三5.20~5.24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四单元考查3十四5.27~5.31整理复习3十五6.3~6.7整理复习3十六6.10~6.14整理复习3十七整理复习、考试3一单元分析 “微小世界”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按人类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视野不断开扩的线索编写。

      学生将经历用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对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激发他们深人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到,人类为了更好地探索自然界,一直在不断地改进观察工具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发现了原来不知道的许多秘密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    1.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显微镜是由不同倍数的放大镜组合而成的,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象的功能     2. 知道计算放大镜放大倍数的简易方法以及放大倍数跟镜面凸度的关系     3. 了解有关昆虫、晶体的知识     4. 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活动和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二、科学探究:     1. 经历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身边物体的过程     2. 能用身边的材料自制放大镜和显微镜     3. 能用图的形式记录记录放大镜下观察到的物体图象     4. 培养独立探究微小世界的能力(探究计划的制定、研究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和交流)和整理、归类相关主题资料的能力     5. 能做酵母发面的实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昆虫、晶体等身边物质的兴趣,激发他们了解微小世界的热情。

          2.在用观察工具观察、欣赏周围物体的过程中,渗透自然美的教育    3.激发学生对科学执着追求和不懈探索的热情     4.体会到技术的发展给学习研究带来的便利、对科学研究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点拓展学生观察的范围,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在活动中让他们学习和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尝试独立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教学难点1、初步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仔细观察微观世界2、能借助身边的工具,积极观察身边的事物课时安排9课时课 题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1、放大镜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 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3、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过程与方法1、 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2、 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1、 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2、 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懂得凸透镜的作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

      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 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2、 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3、 展示交流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教学新课一、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