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吉林省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docx
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2年吉林省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 2022年吉林省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 一、选择题:此题共7小题,每题6分,共4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2.(★)研究说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以下表达错误的是( ) A.雾和霾的分散剂一致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3.(★)测验室中用如下图的装置举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回响的测验 在光照下回响一段时间后,以下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测验现象的是( ) A. B. C. D. 4.(★★)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一致,以下表达正确的是( )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四种元素的简朴离子具有一致的电子层布局 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5.(★)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24gP4中所含P一P键数目为4NA B.100 mL 1mol?LFeCl3溶液中所含Fe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 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molO2催化回响后分子总数为2NA -1 3+ 6.(★★)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 CO 2二次电池,将NaClO 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回响为:3CO 2+4Na?2Na 2CO 3+C,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ClO4向负极移动 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 C.放电时,正极回响为:3CO2+4e═2CO3+C D.充电时,正极回响为:Na+e═Na + --2-- 7.(★★)以下测验过程可以达成测验目的是( ) 编 测验目的 号 测验过程 A 配制 0.4000mol?L的NaOH溶液 -1 称取4.0g固体NaOH于烧杯中,参与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 向盛有2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查看颜色变化 B 探究维生素C的恢复性 向稀盐酸中参与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和KMnO4溶液 C 制取并纯化氢气 D 探究浓度对回响速率的影 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 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参与响 2mL5%H2O2溶液,查看测验现象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每个试题考生务必作答。
8.(★★★)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ZnS,含有SiO 2和少量FeS、CdS、PbS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下图: 相关金属离子c 0(M )=0.1mol?L 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回复以下问题: (1)焙烧过程中主要回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2ZnS+3O 2 2ZnO+2SO 2 n+ -1 (2)滤渣1的主要成分除SiO 2外还有 PbSO 4 ;氧化除杂工序中ZnO的作用是 调理溶液的pH到2.8-6.2之间,使Fe 完全沉淀 ,若不通入氧气,其后果是 无法除去溶液中Fe 2+ 3+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