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肽临床营养食品.doc
56页短肽临床营养食品-中国保健协 会同仁堂系列短肽(低聚肽)肠内营养食品的开发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2007 .7目录一、总体开发背景 0二、肠内营养制剂及在我国的应用 1三、同仁堂系列短肽(低聚肽)临床营养食品的配方设计 4(一)糖尿病患者肠内营养食品 4(二)肝功能衰竭患者肠内营养食品 13(三)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肠内营养食品 19(四)肿瘤患者肠内营养食品 26(五)术后患者(高代谢)肠内营养食品 32(六)骨伤患者肠内营养食品 40(七)产后人群肠内营养食品 43四、参考文献 46一、总体开发背景在我国的《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 (GB13432-2004 )中规定, 特殊膳食用食品产为满足某些特殊人群的生理需要,或某些疾病患者的营养需 要,按特殊配方而专门加工的食品 这说明我国特殊膳食的开发已具备的法律和 技术支持当前我国人群中各种膳食相关慢性病的发病率呈明显增长趋势,庞大的医 疗费用支出已成为国家、社会和个人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而根据病人的病情选用饮食营养、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或营养补充剂等方法,使病人获得适宜的营养,纠正营养不良与代谢失衡,改善患者的体质状况,是减少并发病的发生和患者死亡率的有效办法。
肠内营养即是经口服或鼻饲等途径经,通过胃肠道给病人以营养搭配合理的 特殊食品、使病人获得身体必需的营养素、进而改善体质的一种临床治疗和支持 方法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非消化道途径对病人给予营养支持的方法国内外的许多临床研究表明,肠内营养可以取得与肠外营养相似或更好的疗 效但从长期应用效果看,长期的肠外营养的应用易造成肠道微生态紊乱而发生 感染,易导致肠粘膜萎缩,不利于肠粘膜屏障保护和肠功能的恢复, 还容易引起 肝脏功能损害,并且费用较高;而肠内营养能够更有效地维持肠道粘膜的完整性, 防止肠道绒毛萎缩、降低细菌移位发生率、减少与感染相关的并发症,肠内营养 在减少体重丢失和减少血清白蛋白降低方面比肠外营养有着更好的效果 从二者的费用来看,病人采取肠内营养的费用明显低于采用肠外营养的费用 同时,肠 内营养简单、经济、方便在肠道功能允许的情况下,应首选肠内营养所以, 大力发展和提倡优先使用肠内营养已成为临床营养学界的共识, 也是国家相关政策的价值取向二、肠内营养制剂及在我国的应用肠内营养的有效实施,有赖于市场上能够提供满足不同需要的肠内营养制 剂,并且临床医师能够对此有充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用不能或不愿正常 进食的患者的营养状况得以维持并改善。
根据肠内营养制剂的组成,可将肠内营养制剂分为以下四类,分别为:1. 要素制剂:这是各种单体营养物质(即营养要素,包括氨基酸或蛋白质水 解物、葡萄糖、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混合物,既能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能量 和营养素,又无需消化即可直接或接近于直接吸收 过去认为,蛋白质只有分解 为氨基酸才能易于被机体吸收现在已知机体除具有游离氨基酸的运输吸收机制 外,低聚肽也可直接被机体吸收要素制剂氮源的选择对营养价值的影响较大2. 非要素制剂:指以整蛋白或蛋白质游离物为氮源的肠内营养制剂, 其渗透压接近等渗,口感较好,适于口服,亦可管饲,适用于胃肠道功能较好的患者3. 组件制剂:这是仅以某种或某类营养素为主的肠内营养制剂, 即利用营养 素对肠内制剂进行了补充或强化,应用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类制剂包括蛋白 质组件、脂肪组件、糖类组件、维生素组件和矿物质组件4. 特殊应用制剂:是指应用于特殊人群或特殊体质或疾病状况患者的肠内营 养制剂包括应用于婴儿、肝病患者、肾病患者等的制剂制备肠内营养制剂应从多个方面考虑, 除能量密度、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来 源、投给途径外,还应考虑渗透压、脂肪含量、脂肪来源、膳食纤维含量、糖类 含量、电解质、矿物质及维生素含量、剂型、临床验证、价格等方面。
从肠内营养制剂的应用来看,目前,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 特别重视肠内营养,并且肠内营养在临床上的使用已占有很大的比重 这类食品 在很多国家已通过立法纳入医保范围对于肠内营养食品,在欧洲称为特殊医用 目的的食品,包括全营养食品、疾病特殊饮食和营养补充中国及部分发达国家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在临床上使用的比重( %)国家西欧美国其它*日本东欧中国肠外营养455565658593肠内营养55453535157*其它包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墨西哥、新西兰、土耳其从市场情况来看,肠内营养品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很受重视, 并且有着非常 可观的市场份额以美国为例,其肠内营养食品的市场总额为 12亿美元,其中 通过零售业直接售给消费者的有 4.5亿美元,经由医疗机构(包括医院、护理中 心、家庭护理)销售给消费者的有 7.5亿美元据可以获得的数据显示,我国的肠外营养食品和肠内营养食品的费用在2000年分别为9.34亿元、0.29亿元,2001年分别为9.81亿元、0.33亿元, 2002年分别为9.59亿元、0.45亿元,2003年分别为10.55亿元、0.74亿元 可以看出,随着对营养知识的不断认识以及政策性的引导, 我国肠内营养食品的 消费额也在逐年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我国的肠内营养制剂 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另外,与普通膳食相比,肠内营养(即特殊营养膳食)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 价值和较低的代谢负担在常规饮食的同时,使用特殊膳食,能够有针对性地强 化营养、减少代谢负担,更利于患者健康状况的维持和恢复从我国现有的肠内营养食品的品种来看,有全营养型、全营养加膳食纤维型、 要素型、糖尿病专用型、呼吸功能不全专用型等几种类型品种少,难以满足临 床不同疾病状态患者的需要从我国市场上各种类型肠内营养食品的氮源供应来看, 有氨基酸型制剂、短肽型制剂、整蛋白型粉制剂、整蛋白型液体制剂其中,短肽型制剂占极其微小 的比重[、同仁堂系列短肽(低聚肽)临床营养食品的配方设计(一)糖尿病患者肠内营养食品糖尿病是一组以长期高糖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 其基本病理生理为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从而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和电 解质等的代谢紊乱糖尿病人往往由于为了控制血糖的水平,限制食物的摄入, 影响了其它营养素的摄入,从而加重机体的代谢紊乱糖尿病早期可无明显表现 病情加重时,由于糖、脂肪、蛋白质合成下降,而分解代谢增加,往往出现多尿、 多食、消瘦、乏力等症状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并发感染以及眼、肾、神 经、心血管等多脏器的慢性损害。
在外伤、手术、感染等应激状态下,会导致明显的胰岛素抵抗,更加重糖、 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分解代谢,严重者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 等严重并发症糖尿病,尤其是II型糖尿病,在有效的饮食调节和/或辅以适当药物,基本 上都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加重或恶化因此在治疗糖尿病时 应重视对病人提供恰当的营养支持一、糖尿病及其营养代谢变化的特点1 •葡萄糖供给不足,机体必然动员脂肪代谢供给能量,容易发生酮症酸中 毒糖原分解及糖异生作用增加,则容易出现反应性高血糖因此适宜地给予碳 水化合物,对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和改善葡萄糖耐量均有一定作用2 •摄入的蛋白质不足以弥补消耗,就会出现负氮平衡若长期未予纠正, 青少年糖尿病病人可有生长发育不良, 成人则出现消瘦、贫血和衰弱,抗病能力 下降,极易并发各种感染性疾病因此足够的蛋白质供应和必要的优质蛋白质的 补充是重要的治疗环节3 •患糖尿病时,机体脂肪合成减少,分解加速,脂质代谢紊乱,从而引起 血脂增高,甚至导致大血管和小血管动脉硬化当脂肪摄入的种类与数量不当时 可使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等并发症加速出现4 •由于糖尿病病人需限制主食和水果的摄入量,往往造成维生素的来源不 足,尤其容易出现因缺乏维生素 B1而引起的手足麻木和多发性神经炎等。
晚期 糖尿病病人还常常合并营养障碍和多种维生素缺乏,成为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诱 因之一二、 糖尿病的营养支持原则1 •糖尿病营养支持的目的是提供适当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各种维生 素和矿物质元素等)和能量,将血糖控制在基本接近正常水平, 降低发生心血管 疾病的危险因素,预防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并改善整体健康状况,提高病人 的生活质量2 •糖尿病营养支持的原则是实行个体化营养治疗,避免给予能量过多或不 足可根据不同病人和病情,选择可使血糖和血脂控制在较佳状态的营养方式、 营养配方、输入方法和剂量,消除因高糖血症、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等引起的 各种症状,避免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三、 糖尿病营养支持的实施要点1 .对糖尿病病人应该及早进行营养指标的检测和营养评估,以指导制定营 养治疗计划及时的营养评估和营养治疗将有助于避免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 生2 .血糖的动态监测对于能量的供给、胰岛素和降糖药的给予,以及有效的 血糖控制至关重要3 .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的目标值为空腹血糖 4.44~6.66mmol /L,睡前血糖5.55~7.77mmol /L,糖化血红蛋白 < %应激状态下住院病人的血糖可保持在5.55~11.1mmol / L之间,而对病情平稳者则希望血糖稳定在 5.55〜 8.33mmol / L。
4 •营养支持的时机:对于近期体重丢失 10 %〜20 %的病人,如有中度或 重度应激就应接受营养治疗急性应激病人的分解状态常会持续 6〜10天以上, 可有20 %的体重丢失,故应迅速及时进行营养支持5 .绝大部分糖尿病病人具有完整的消化道功能,营养支持的途径应首选肠内营养肠内营养制剂中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增加脂肪所占比例,有助于避免餐后高血糖的发生不能管饲或不能耐受管饲的病人,可用肠外营养6 .多数文献报道,糖尿病饮食推荐量标准为:蛋白质提供能量的10-20 %,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提供能量的80-90 %,同时每日应提供膳食纤维20~35g7.碳水化合物中提高膳食纤维的供给量, 可加速食物在肠道里通过的时间, 延缓葡萄糖的吸收,改善葡萄糖耐量脂肪中 65 %〜70 %的能量由单不饱和脂 肪酸提供,这既可提高脂肪能量比例,又可改善血脂状态,减少心脑血病变危险, 还能使胃排空延迟,避免餐后高血糖的发生,减少胰岛素用量8 .实施管饲必须考虑喂饲管的类型及部位、喂饲方法及速率、肠内营养制剂的配方等如果选择经鼻胃管喂养,应采取持续不间断的给予方式 对于病情稳定的病人,重力滴注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以等渗低速为起点 (30ml /h),再逐渐缓慢增加,多数病人可以耐受空肠喂养有重度胃麻痹的病人则可经空肠造口或胃造口管实施9. I型糖尿病以及合并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和急性心肌梗死等的U型 糖尿病必须接受胰岛素治疗10 •病人的胰岛素需要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食品量和成分、病情轻重和 稳定性,病人肥胖或消瘦、活动量、胰岛素抗体、受体激素和亲和力等所以胰岛素用量、胰岛素类型和给予方式(如皮下注射、静脉输注等)主要根据血糖控制 情况来调节胰岛素与营养液混合输注时有一定量的胰岛素会粘附于输液袋或输 液管上,所以配制营养液后及时输注、以及密切监测血糖较为重要11 •补充铬和锌可能有助于某些糖尿病病情的的控制有报道谷氨酰胺可 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使血糖降低四、糖尿病肠内营养食品的配方设计及依据绝大部分糖尿病人消化道功能健全 因此,糖尿病人的肠内营养支持,亦应 在保证日常合理膳食的情况下,配合食用适宜的临床营养食品,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