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龙线改接入新田变35kV线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doc

38页
  • 卖家[上传人]:liy****000
  • 文档编号:202727140
  • 上传时间:2021-10-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2KB
  • / 3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龙线改接入新田变35kV线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 目 录1. 概 述 11.1. 设计依据 11.2. 工程建设规模及设计范围 21.3. 工程技术特性 21.4. 走廊通道清理 32. 线路路径 42.1. 两端进出线 42.2. 路路径方案 42.3. 沿线自然条件 52.4. 沿线地形地质条件 52.5. 沿线重要设施 62.6. 工程水文条件 62.7. 交通条件及交叉跨越情况 63. 机电部分 73.1. 工程气象条件 73.2. 导线和地线 83.3. 绝缘配合 103.4. 绝缘子金具 133.5. 导线相序及换位 143.6. 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 144. 铁塔规划 164.1. 杆塔设计依据 164.2. 铁塔规划及选型 164.3. 铁塔材质 174.4. 焊接与防腐 174.5. 铁塔螺栓防卸、防松措施 174.6. 杆塔加工 184.7. 杆塔施工说明 205. 铁塔基础 225.1. 基础设计依据 225.2. 基础选型原则 225.3. 基础选型的依据 235.4. 基础选型 235.5. 基础材料 245.6. 基础施工说明 245.7. 塔基自然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276. 电缆部分 296.1. 新龙线改接入新田变电缆建设规模 296.2. 电缆登塔 296.3. 电缆选型 296.4. 金属屏蔽层感应过电压的保护及防雷接地 306.5. 电缆的敷设方式 306.6. 电缆敷设场地地形、地质情况 307. 附属设施 318. 施工、运行注意事项 321. 概 述1.1. 设计依据1.1.1. 设计依据(1)《110kV新田输变电新建工程》初步设计;(2)《110kV新田输变电新建工》勘察设计合同;(3)沿线地方政府、规划、国土、林业等政府部门回复意见;(4)勘察资料。

      1.1.2. 规程规范本工程设计依据的主要规程规范:《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2010《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电信线路遭受强电线路危险影响的容许值》(GB 6830-86)《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和干扰影响防护设计规程》(DL/T 5033-2006)《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4-2012)《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程》(DL/T 5219-2014)《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可听噪声测量方法》(DL/T 5040-20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GB/T 2694-2018)《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1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18)《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DL/T 5024-200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其它相关的现行国家、行业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规程。

      1.2. 工程建设规模及设计范围1.2.1. 建设规模新龙线改接入新田变35kV线路工程:开断35kV新龙线,将龙泉变侧改接入拟建110kV新田变,改接后形成新田-龙泉35kV线路,简称35kV新龙线本工程采用架空及电缆敷设,其中架空线路长度4.22km,单回线路,其中单回架设长度3.84km,与已建三小线同塔双回架设长度0.38km,导线为JL/G1A-150/20型钢芯铝绞线,单回架设段地线为2根GJX-35型稀土钢绞线,同塔双回段地线已架设,且终端塔利用35kv三小线的#6+1终端塔,本工程不考虑重新架设地线电缆选用ZR-YJV22-26/35-3240mm2型三芯电力电缆,电缆线路长400米,单回敷设,其中电缆下塔40米,排管敷设80米,站外电缆隧道250米,站内电缆沟30米(新龙线电缆通道与新三线电缆通道共用)1.2.2. 设计范围(1)新龙线改接入新田变35kV线路工程的本体设计;(2)对临近通信线路的干扰及危险影响计算及保护设计;(3)工程投资概算书的编制1.3. 工程技术特性(1)线路电压等级:35kV;(2)中性点接地方式:中性点直接接地;(3)回路数:单回;(4)线路长度:线路总长度为4.62km,其中架空4.22km(单回3.84km+与三小线共塔段0.38km),电缆0.4km;(5)线路曲折系数:1.51;(6)杆塔型式及数量:共计新建杆塔15基,单回直线角钢塔7基,单回耐张角钢塔7基,单回直线钢管杆1基;(7)沿线高程:180~450m;(8)沿线地形地貌:丘陵20%,山地80%;(9)沿线地质:普通土10%,松砂石30%,岩石60%;(10)导地线型号:导线型号:原新龙线导线型号保持一致,为JL/G1A-150/20型钢芯铝绞线。

      地线型号:单回架设段地线2根均为GJX-35型稀土新钢绞线与三小线同塔双回架设段地线已实施,本工程不考虑11)绝缘子型号及片数:悬垂串采用4片U70BP/146-1型玻璃绝缘子,耐张串采用5片U70BP/146-1型玻璃绝缘子,跳线串采用4片U70BP/146-1型玻璃绝缘子;(12)主要设计气象条件: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5℃,年均气温15℃,基本风速23.5m/s,覆冰5mm;(13)交通情况:汽车运距:5.0km,人力运距:0.5km;(14)主要交叉跨越:穿越500kV线2处,穿越110kV线1处,穿越35kV线1出,跨越10kV线5处,跨越低压线及通讯线20处,跨越一般公路2处,跨越乡村公路4处;(15)平基、堡坎、排水沟:平基约240m3,堡坎约150m3,排水沟约150m;(16)树木砍伐:杂树约1100棵,果树200棵17)主要拆除工程量:报废拆除:需拆除导线线路长度0.43kM,导线型号为JL/G1A-120/20型钢芯铝绞线,拆除地线线路长度0.05kM,地线型号为JLB20A-35型铝包钢绞线,拆除导地线防振锤共计20个,拆除10kV水泥杆一基可利用拆除:需拆除导线耐张串21串,只需更换导线耐张线夹。

      18)线路迁改:本工程涉及迁改10kV线路1处,迁改长度约0.6km,共计需2基单回耐张杆1.4. 走廊通道清理(1)本工程线路尽量避让房屋,全线未跨越房屋2)本工程线路路径树木较多,主要树种为松树、杉树及灌木等,树木自然生长高度约在5米~25米左右本工程拟采用高塔跨越林区,尽量减少树木砍伐量,对于处于塔基附近的树木以及局部线路走廊不满足安全距离的树木则需进行砍伐线路通道砍伐:普通树1100棵,果树200棵3)本工程跨越较多,所有跨越能够满足相关规程的要求292. 线路路径2.1. 两端进出线2.1.1. 110kV新田变电站35kV进出线新建的110kV新田变电站位于万州区新田镇,35kV新龙线出线间隔布置见下表2-1:表2-1. 110kV新田变电站35kV出线间隔布置表间隔序号3PT3B1U2UFDFDG4PT3U4U3B间隔名称新三线新龙线新映线新小线2.2. 路路径方案我公司在接受万州区三峡水利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后,根据初步设计要求,组织了电气、结构、测量、技经等专业,对本项目路径方案沿线进行了踏勘、调查,对沿线的城镇规划、矿产分布、交通、气象、地形、植被分布、污秽、房屋及其它建筑设施分布情况进行了重点调查,并初步搜集了相关资料。

      2.2.1. 路径方案拟定原则确定本工程路径方案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原则:(1)根据沿线统一规划要求,尽量避开规划地块和重要规划措施,满足沿线乡镇的规划要求;(2)综合考虑施工、运行、交通条件、沿线地质、沿线地形、线路长度、杆塔高度、转角次数及交叉跨越等因素的有机结合,满足路径方案的可行性和施工、运行要求;(3)尽量避开成片林区以及林木重要保护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减少砍伐赔偿费用;(4)尽可能避让1级通信线,军事设施,大型工厂、厂矿企业,易燃、易爆施设及场所;合理避让民用建筑设施,处理好在建、规划设计阶段的公路及电力线路等;(5)充分调查沿线气象条件对送电线路可靠性的影响,进行多方案综合比较,使路径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6)统筹考虑35kV线路走廊规划,确定本期论证线路的路径方案2.2.2. 路径方案概述将35kV新龙线在#15-2大号侧约70米附近开断,开断后线路朝东侧走线,经杨湾底后至垭口附近,线路在此穿越110kV双思线,后继续沿东侧走线跨越35kV三峰线,经黄梁、太平溪后至分水岭附近,线路在此与三小线迁改工程中形成的双回塔共塔后架设至至本线路终端塔,后通过电缆敷设进入本工程终点新田110kV变电站。

      新建段架空线路长4.22km(单回架设长3.84km,双回塔单边挂线架设长0.38km),电缆线路长约0.4km沿途交叉跨越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线路路径详见《线路路径方案示意图》2.3. 沿线自然条件2.3.1 矿产分布及开采情况经我公司设计人员对本工程的现场勘查,拟建线路区无砂石厂,线路区域内未见矿产采空区及大面积露天开采矿区2.3.2 炸药库及其它(1) 炸药库经对万州区公安局的收资访问及现场踏勘调查,沿线未发现炸药库分布,下一阶段加强调查2) 地震台站经对沿线各地震办公室的收资访问及现场踏勘调查,拟建线路沿线无地震监测台站2.4. 沿线地形地质条件线路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境内,沿线海拔高程在180m~450m之间,区内主要由背斜、向斜等褶皱及一系列小型断层组成地震活动弱,无活动性断层分布,区域稳定性好线路走廊区域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境内,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线路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3区,特征周期值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本工程沿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沿线地层岩性主要有第四系(Q)、侏罗系、三叠系,其中第四系为残坡积土,侏罗系为砂、泥岩线路走廊在区域上无现代活动断层等大型构造发育,但构造较为复杂,局部裂隙较密集表层覆盖层多以粘土为主,下伏灰岩、砂岩、泥页岩等本工程线路走廊预估土砂石开挖比为土10%、砂石30%、岩石60%2.5. 沿线重要设施经对万州区的公安科的收资访问及现场踏勘调查,线路路径对沿线炸药库进行了有效的避让经对沿线各地震办公室的收资访问及现场踏勘调查,拟建线路沿线无地震监测台站2.6. 工程水文条件本区气候湿润,降雨充沛,水系发育、排泄畅通,线路走廊内无大规模地表径流,主要地表积水为大气降水暂时性积水因本工程杆塔多位于地势较高的山顶、山脊及脊坡鞍部等地方,可不考虑最高洪水位的影响2.7. 交通条件及交叉跨越情况本工程线路位于万州区境内,沿线交通条件一般,有省道、县道及乡村公路、机耕道可以利用塔有些位于地势较平缓的山坡,有些位于地势较高的山上,运输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