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育方法复习纲要.doc

37页
  • 卖家[上传人]:wm****3
  • 文档编号:42817104
  • 上传时间:2018-06-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17.50KB
  • / 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教育方法概论》复习纲要第一章 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第一节 中国古代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 一、孔子一、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一)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论语 为政为政》》 ) 孔子认为, “学”是求知之源,要求学生“博学” 、 “多闻” 、 “敏而好学” ,以求获得丰富的知识 “学”是 “思”之基础,学习的最佳方式是由学而思,由思而学, “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二)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教师在学生欲懂而不甚懂, 欲讲而讲不出时,进行启发诱导 )孔子认为,掌握知识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 性二、二、 《《学记学记》》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教学活动的理 论总结 ) (一)善喻——““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 《学记》发展了孔子的启发诱导思想,特别强调教师 要“善喻” , “喻”即善于诱导之意教师要循循善诱,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不加强迫;指导学生自行钻研、 不加抑止;启发学生自求得之,不必由教师代替。

      现提倡的启发式教学即源于此现提倡的启发式教学即源于此 (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 (二)及时施教——教师要抓住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教,使学生适时而学 “当其可自谓时” (三)循序渐进——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孙) ,不能超越 “不陵节而施之孙” (四)长善救失——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学记》认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指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四种缺 点,即贪多务得(失则多) 、片面专精(失则寡) 、浮躁轻心(失则易) 、畏难不前(失去则止) (五)藏息相辅——正课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有张有弛,促使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三、颜之推三、颜之推(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家) 颜之推把自己亲身见闻及立身、治家、处世的道理写成了《《颜氏家训颜氏家训》》一书,他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识 见广博、开启心扉、修身利行,并提出了“ “勤、博、眼、实” ”的主张 “勤勤”——勤勉于学(《颜氏家训》的核心) “博博”——博学,要“根寻本源” “眼眼”——眼见为实,反对轻信盲从,道听途说 “实实”——实学,传授经世致用的知识,培养对实际生活有用的人才四、韩愈四、韩愈(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韩愈在其著作《《师说师说》》中,提倡尊师重教,提出了教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 。

      (一)勤学深思——“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进学解》》 ) ,学业的长进在于勤奋刻苦,学习 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 (二)博学求精——“读书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在博学的基础上,还要精益求精,抓住重点, 掌握关键,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学有所专的目的 (三)学习与独创相结合——“师其意不师其辞” , “宏其中而肆其外” , “自树立,不因循” , “不与世沉浮” 五、朱熹五、朱熹(南宋) (一) “朱熹读书法朱熹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二)朱熹认为,小学是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教育要从儿童的日常生活细节入手, “教之以洒扫、应对、进 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三)朱熹将《论语》中的“君子博学过文”、 “博学而笃志”和《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 之,笃行之”的思想纳入到教育活动中,把教育活动分成五阶段: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四)朱熹继承了孔子和《学记》中的启发诱导思想,认为教师的职责在于启发学生思考,即“激疑”要求 教师先要引导学生产生疑问,然后要启发及时。

      (五)教育方法 1、循序渐进——学习要有计划,不能一味追求速度,要先慢后快,踏踏实实,一步一脚印 2、学思结合——要熟读而精思 3、温故知新——“人师”的前提六、王夫之六、王夫之(明末清初的教育思想家,继承了儒家重教的传统)- 2 -(一)知行并进——发展了儒家的“学、问、思、辨、行”的教学传统,把之看成是互为联系、互为促进的过 程强调“行”的作用, “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 (二)学思相资——学习可以促进思考,而思考又有助于学习,相辅相成 (三)因材施教——引导其长处,矫正其短处[类似长善救失] (四)积渐不息——学习是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的不间断过程,要注重不断的积累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教育方法的发展一、陶行知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 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 涵义是: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 陶行知认为教师在“教学做”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 “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集中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材施教——“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 (二)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 (三)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开展创造性活动 提出““五大解放五大解放””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

      他所提出的解放儿 童创造力的思想和方法直接促成了我国创造教育的崛起和发展二、育才中学二、育才中学““八字教学法八字教学法””————““读读、议议、讲讲、练练读读、议议、讲讲、练练”” 八字教学模式是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提出的,它的着眼点由教师的由教师的 ““教教””转移到了学生的转移到了学生的““学学””上上,使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育才中学的老校长段力佩风趣地 把“八字”教学称为““有领导的‘茶馆’式的教学”” (一)精讲——有重点地精讲,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关键的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突出重点与难点, 使讲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巡视指导——读是基础,议是关键,练是应用,教师的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三)主动学习——教学的重点在“学”而不在“教” , “读” 、 “议” 、 “练”等活动都是在学生身上体现出 来的学生必须牢固树立以自学为主、主动学习的观念三、李吉林三、李吉林——“情境教学情境教学”” 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呆板、繁琐、片面、低效”的弊端,特级教师李吉林提出了以“形真”、 “情切”、 “意远”、 “理蕴”为特点的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注重情感的积极作用,把儿童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注重 “情趣” 、 “意象” ,激起学生的“情绪体验” ,为学生开拓了广远的想象空间,大大地促进了想象力的发展, 启迪了思维。

      情境教学围绕“情境”来展开,教师扮演着情境“创设者” 、 “设计者”的角色,学生是情感的“陶冶者” , 情绪的“被激发者” ,可运用的教学方法有: (一)情境创设方法:1、生活展现情境;2、实物演示情境;3、图画再现情境;4、音乐渲染情境;5、语 言描述情境 (二)教学设计方法:1、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教材的亲切感;2、以真切的感情、调动学生的主 动性;3、以广远的意境,激起学生拓展课文的想象力;4、以蕴含的理念,诱导学生提高对事物的认识能 力 (三)激起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加深体验四、卢仲衡四、卢仲衡————““自学教学自学教学”” 卢仲衡根据美国程序教学专家斯金纳关于小步子和及时强化的原理,运用学习心理学中的适当步子的原 则,对初中数学进行自学的教学实验学生利用“三个本子” (课本、练习本、答案本)进行自学、自 练、自改作业其特点为: 1、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自学、自练和自批作业为主的过程,教师确保学生每节课有 较多的自学时间 2、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学习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在自学教学中,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承担着“指导者”、 “者”的角色,运用的教学方法有: (一)启发指导方法——点拨、讲解、追究、讲评、总结等。

      (二)方法——针对四种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作不同程度的四种不同学生的思维品质:敏捷而 踏实(快而准) 、敏捷而不踏实(快而不准) 、不敏捷而踏实(慢而准) 、不敏捷而不踏实(慢而不准) ,如 对“敏捷而踏实”的学生应主要帮助他们了解在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中遇到的问题,而对“不敏捷而不踏实” 的学生应及时帮助他们弄懂教材上的内容,解决他们在练习中所遇到的困难等 3 -(三)检查督促方法——教师通过观察、提问等形式让学生回答,正确的予以肯定,错误的立即纠正五、邱学华五、邱学华————““尝试教学尝试教学””  邱学华根据现代教学论思想,对传统教学中把“教”局限于教师讲授、传递知识,把“学”局限于学生被动 地接受知识的教学观念提出尖锐的批评他认为,教学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 积极尝试,大胆探索教师应采用“先练后讲”、 “先学后教”的方式,让学生先去尝试练习,依靠自己的努力 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练习中的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 为了有效地做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教师在尝试教学中可运用的方法有: (一)尝试练习设计方法编拟的尝试题要同课本的例题相仿,同类型同结构,难度大致相等,应该仅是 题材上的变换。

      要进行多层次不断尝试的练习,让学生一步一步地提高 (二)有指导的尝试方法教师在指导时应充分发挥以下四个作用,使学生由尝试达到成功: 1、旧知识的基础作用旧知识的基础作用指导学生用“七分熟”的知识作为基础,去探索尝试“三分生”的知识 2、准备题的引导作用准备题的引导作用准备题是旧知识,尝试题是新知识,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 3、课本的示范作用课本的示范作用诱发学生自学课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地接受课本的指导、指点、引路 4、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学生在班集体中讨论、回答问题、板演练习、共同操作等,共同解决尝试题,互 相启发、互相帮助六、顾泠沅六、顾泠沅——“尝试指导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效果回授”教学教学(又称“青浦实验” )  教学模式或步骤为: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探究知识的尝试;归纳结论,引出知识体系;○1○2○3变式练习的尝试;回授尝试效果,组织质疑和讲解;单元教学结果的回授调节在上述探索中,尝○4○5○6试学习是中心环节,回授尝试效果,组织质疑和讲解以及单元效果的回授调节,是为了进一步强化所学的 知识技能,提高尝试学习的效果,这就是以“尝试回授”与“反馈调节”为主要精神的“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 学。

      此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学生的尝试学习  教师在“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中可运用以下教学方法来展开教学: (一)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之下学习人的思维始于“问题情境” ,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容易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迫切性 (二)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层次(序列) (三)在采取讲授法的同时辅之以“尝试指导”的方法 (四)及时提供教学效果的信息,随时调节教学  青浦实验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尝试学习和对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与诊断性评价、矫正, 在对教学经验进行筛选的基础上,牢固建立了一套理论基础:(1)情意原理情意原理;(2)序进原理序进原理;(3)活动活动 原理原理;(4)反馈原理反馈原理  由于“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尝试学习以及对学习结果(信息)的及时反 馈与诊断性评价、矫正,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的掌握教学有异曲同工 之效,故被称为“ “中国式的掌握教学法” ”第三节 西方古代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一、苏格拉底一、苏格拉底————“ “产婆术产婆术”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