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伏”的来历与计算.pdf

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093265
  • 上传时间:2018-08-2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6.86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三伏”的来历与计算高国彬有位网友来信,询问三伏的来历,现介绍如下:这里的“伏”是什么意思?根据 《史记正义》释义: “伏者, 隐伏避盛夏也可知是借指盛暑季节历书上的“三伏”日期是怎样决定的?古代我国的记年、记月和记日,都采用干支记法三伏”的推算方法是:“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天干为: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定为“初伏”开始;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开始;“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定为“末伏”开始(所谓“秋后一伏”)例如: 2006年的“三伏”计算方法今年的“夏至”是农历五月二十六日‘辛巳日’(公历6 月 21 日),往后数第三庚日是农历的六月二十五日‘庚戌日’(公历7 月 20 日),这一天就是‘初伏’农历的七月初六日‘庚申日’(公历7 月 30 日),这一天就是‘中伏’农历的七月十六日‘庚午日’(公历8 月 9 日),这一天就是‘末伏’到农历的七月二十五日,就是‘末伏’的最后一天今年的三伏共30 天因为必须有秋后一伏的算法,这样有的年份“三伏”就为40 天例如 2005年的“三伏”就是40 天三伏”为什么要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两个庚日之间是十天, 初伏与“夏至”的之间的天数不一定,最少是二十一天,最多是三十天。

      夏至”时节地处北半球的我国广大地区,虽然白昼最长,但因春天刚过, 地面上积累的热量还不多, 因而近地面的气温还不可能立即升得很高;到了“三伏”期间,尽管白昼比夏至时稍短了些,但毕竟还是日长夜短,阳光直射点仍在北半球, 地面上白天接受的热量大大多于夜晚散失的热量,使地面积累的热量越来越多 一般说来“三伏”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它正处在“大暑”节气期间 由于我国疆土幅员辽阔, 地区之间又有一些差距, 但是各地在一年中的极端最高气温不一定是在“中伏”,甚至不一定都在“三伏”三伏”的计算方法,是按照农历历法推算的 假如按照公历计算就简单了,它有一定的规律,这里分析了十年的“三伏”的公历日期,请看下表:年份夏至日 期初 伏中 伏末 伏1996 6 月 21日 7 月 12 日 7 月 22 日 8 月 11 日1997 6 月 21日 7 月 17 日 7 月 27 日 8 月 16 日1998 6 月 21日 7 月 12 日 7 月 22 日 8 月 11 日 1999 6 月 22日 7 月 17 日 7 月 27 日 8 月 16 日2000 6 月 21日 7 月 11 日 7 月 21 日 8 月 10 日2001 6 月 21日 7 月 16 日 7 月 26 日 8 月 15 日 2002 6 月 21日 7 月 11 日 7 月 21 日 8 月 10 日 2003 6 月 22日 7 月 16 日 7 月 26 日 8 月 15 日2004 6 月 21日 7 月 20 日 7 月 30 日 8 月 9 日2005 6 月 21日 7 月 15 日 7 月 25 日 8 月 14 日从上表可以看出, 每年天气最热的时间, 都在 7 月 10 到 8 月 20 日左右。

      为 了简便,我们记住这个时间就可以了,免去用农历的复杂的推算 2006 年 7 月 10 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