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红楼梦的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课件.ppt

28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90721553
  • 上传时间:2024-09-1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83.50K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物简介v中国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   (约1715—约1763),清代小说家,著名文学家名沾(音zhān),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祖籍香港地区香港岛,先世原是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是为旗人他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           曹雪芹“身胖,头广而色黑”他性格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嗜酒,才气纵横,善谈吐曹雪芹是一位诗人他的诗,立意新奇,风格近于唐代诗人李贺他的友人敦诚曾称赞说:“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又说:“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但他的诗仅存题敦诚《琵琶行传奇》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   曹雪芹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敦敏《题芹圃画石》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磊时可见他画石头时寄托了胸中郁积着的不平之气曹雪芹的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小说的创作  作者生平年表       康熙五十四年六月十二日子初初刻十分(公元1715年7月17日23时10分)曹雪芹生于金陵(江苏省南京市),祖籍辽阳   裕瑞《枣窗闲笔》记载过:“其人(雪芹)身胖,头广而色黑,善谈吐,风雅游戏,触境生春;闻其奇谈,娓娓然令人终日不倦,——是以其书绝妙尽致。

         雍正四年(丙午 1726) 曹雪芹十二岁曹頫两次因织缎粗糙分别被罚奉一年和诘责追赔                    五月 曹寅的妹夫傅鼐,革职,远流黑龙江       七月,曹寅的女婿纳尔苏以“贪贿”的罪名,削去                     平郡王爵,在家圈禁其子福彭袭爵   雍正六年(戊申1728)曹雪芹十四岁约在年初,因江宁织造员外郎曹頫等骚扰驿站案内,加上曹家内部有人告发转移财物,曹頫获罪抄家逮问(家人大小男女含仆人一百十四口)抄家前,曹頫罢任,由怡亲王胤祥传奏查办雍正将抄没之房地人口财产全部赏给隋赫德可见抄家并非为了充抵亏空曹頫共做了十三年江宁织造         曹頫家口回京,住蒜市口,少留房屋,以资养赡是年曹颙的遗腹子当十四岁   雍正七年(已酉 1729)曹雪芹十五岁   敦敏(1729—1796后)生字子明,号懋斋,著有《懋斋诗钞》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的五世孙,理事官瑚玐的长子因阿济格早被夺爵,所以他这一支远不如其他宗室贵族烜赫敦敏在乾隆三十一年授右翼宗学副管,40年改授总管他和曹雪芹大概是在宗学里相识的他们之间往来频繁,非常友好。

        雍正十二年(甲寅1734)曹雪芹二十岁   敦诚(1734—1791)三月初一生为敦敏之弟,字敬亭,号松堂,别号庸闲子15岁(1748)过继于其堂叔宁仁著有《四松堂集》(北大图书馆藏抄本《四松堂诗纱》,内容比本刊多)、《鹪鹩庵杂诗》等曹雪芹的好友之一   雍正十三年 (乙卯1735年) 曹雪芹二十一岁八月,雍正帝于圆明园病危,弘历继位,是为清高宗弘历,改元乾隆九月初三日,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曹世选之子) 得诰封为资政大夫(二品的虚衔等级),原配欧阳氏、继配袁氏得封为夫人曹雪芹叔祖曹宜(荃)尚在,官职是护军参领兼佐领、加一级(是正白旗包衣第四参领兼第二旗鼓佐领 (从三品))曹頫起用为内务府员外郎   乾隆元年(丙辰1736)曹雪芹二十二岁赦免各项“罪款”,家复小康是年四月二十六日又巧逢芒种节(书中饯花会)                                           乾隆三年(戊午1738)曹雪芹二十四岁   高鹗(1738—1815)约于本年生乾隆五十三年(1788)中举           是年,康熙太子胤礽之长子弘皙谋立朝廷,暗刺乾隆,事败,后被剥夺亲王爵位。

      雪芹家可能被牵累雪芹其后曾任内务府笔贴式或在宗学差事   乾隆八年(癸亥1743) 曹雪芹二十九岁   墨香(1743—1790)生名额尔赫宜,是敦诚的三叔父是《红楼梦》最早的爱好者,抄藏者,后来明义即向他借读《红楼梦》乾隆九年(甲子1744年)曹雪芹三十岁6月5日(农历四月二十五)生日这一天又是芒种,到甲戌正好十年   曹雪芹应是这一年前后开始构思撰写红楼的   敦敏十六岁敦诚十一岁,入宗学敦诚本年由家塾转入右翼宗学敦诚的老师黄克显,稽查宗学的孙灏,都是诗文名家,给敦敏兄弟较大影响他两人本是胞兄弟,父亲名瑚玐(1710-1760),但敦诚在十五岁时出继给叔叔宁仁为嗣了他们是和硕英亲王阿济格的第五世孙敦诚于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在松亭关做税吏时,有诗寄曹雪芹:“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            乾隆十二年 丁卯1747曹雪芹三十三岁          曹雪芹生活困难,居处有几次迁移传说他自祖传大宅迁出后,曾住北京西单刑部街,又曾移居崇文门外的卧佛寺,最后约于1751年(乾隆十六年)不得不迁往西郊敦敏、敦诚与雪芹交好,为曹雪芹的挚交传说他们兄弟二人有一次带几罐好酒去西山看雪芹,雪芹家贫,无奈之下竟采摘瓜花做下酒菜,此事让敦诚终生难忘,有“瓜花饮酒心头乐”句,脍炙人口。

      敦敏后来诗中有“燕市哭歌悲遇合”,敦诚诗中有“劝君莫弹食客鈇,劝君莫叩富儿门”,大约都是指曹雪芹这一时期的生活而言         乾隆十五年(庚午1750) 曹雪芹三十六岁此年前后迁居北京西郊黄叶村,应是专心创作,“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着书黄叶村”   八月十四日夜,敦敏、敦诚到宗学与雪芹、卜宅三(浙江人,在宗学担任助教一类职务)饮酒夜话   约在是年,曹雪芹从北京迁至西郊香山健锐营一带据说,初住香山四王府和峒峪村中间一带地方,后又迁到香山脚下镶黄旗营的北上坡在曹雪芹离开宗学之后到去西郊之前还有过一段投亲靠友的辛酸生活         乾隆十六年(辛未1751) 曹雪芹三十七岁        曹雪芹到西郊后结交了一位好友,姓张,字宜泉,旗人,以教私塾为生他的家庭多故(从他《分居叹》一诗中可以知道他父母双亡,兄嫂见弃亡家剩一身”),嗜吟好饮,坎坷穷愁,孤独愤激其傲骨壮怀、诙谐放达,与曹雪芹有相似之处,因此二人情投意合在他的《春柳堂诗稿》中,就有七首诗(如《和曹雪芹西郊信步憩废寺原韵》)专门写他跟曹雪芹往来的          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年)曹雪芹四十岁时,甲戌本前四十回本于此年或后诞生。

      有“一事无成,半生潦倒”,“十年辛苦不寻常”字样   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此即二评)“脂砚斋““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哀哉伤哉,宁不痛杀!(甲戌本眉批)”,推算批者当时至少四十岁   曹雪芹友人于景廉(字叔度,江宁人,从征伤足)难于谋生,自京来访雪芹初次以扎风筝的技术教于他,帮助他解决了生计问题此事约在是年或稍后            乾隆二十一年 (丙子1756)曹雪芹四十二岁时,脂批于庚辰本第七十五回前记云:“乾隆二十一年丙子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芹是为当时书稿进度情况脂砚斋实为之助撰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曹雪芹四十三岁时,靖藏本第四十一回有眉批“尚记丁巳春日谢园送茶乎?展眼二十年矣!丁丑仲春,畸笏”   二月,敦诚(时方二十四岁)因侍亲随任(到山海关税卡做司榷小官)秋天,敦诚作诗《寄怀曹雪芹》,其中“扬州旧梦久已觉”句下自注“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疑为其后人所加)”          曹雪芹为帮助“今之有废疾而无告者,谋其有以自养之道”,约从乾隆二十年下半年或二十一年年初开始写关于扎绘风筝的工艺美术论著《南鹞北鸢考工志》,大约到本年初完成。

      此书与其他讲工艺美术的七种——关于金石、编织、脱胎、织补、印染、雕刻、烹调等编,合称《废艺斋集稿》其中“烹调”“金石”两册估计应该是他早年的作品,其余几种大概是迁居西郊后所写,很可能是写《南鹞北鸢考工志》前后完成的                    乾隆二十三年春(戊寅1758年)曹雪芹四十四岁时,雪芹又迁徙白家疃是年未见批语曹雪芹本年客夏间迁居白家疃(在西直门外约50里),盖了四间茅屋定居下来,直到去世据敦敏《瓶湖懋斋记盛》(“懋斋”是敦敏的斋名,“瓶湖”即北京宣武门里西南城角的太平湖)记载:曹雪芹的住处“有小溪阻路,隔岸望之,土屋四间,斜向西南,筑石为壁,断枝为椽,垣堵不齐,户牖不全,而院落整洁,编篱成锦,蔓植杞藤……”          敦敏从锦州回到北京是年春天曹雪芹去访敦敏不遇八、九月间,敦敏为了请雪芹鉴别书画真伪,去白家疃两次,均不遇,乃准备改请董邦达             腊月二十日,敦敏上街买酒,竟于菜市口遇见雪芹雪芹邀敦敏同往于叔度家吃了雪芹烧的鱼——“老蚌怀珠”,敦敏雇车载了雪芹送给他的南酒数坛,又向于叔度借了雪芹扎的风筝,邀雪芹同到他家24日,在敦敏家举行了一次“盛会”,参加者除敦敏、敦诚及曹、于外,还有董邦达、过子龢(医生、书家)、端筝之前,雪芹曾断言下午有隽等。

      曹雪芹烹鱼,论画,又在结了冰的太平湖上表演了放风筝的技术表演放风风,果然应验董邦达乃叹惜地对雪芹说:“杜少陵赠曹将军诗有句云:‘试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岚(lǎn)缠其身’,令人嗟叹!”他又当场为《南鹞北鸢考工志》题签,答应归后给它写一篇序言又兴奋地说:“今月之集,固乃千载一遇,虽兰亭之会,未足奇也!”          董邦达(1699—1769)当时任吏部侍郎兼管皇帝画苑自“盛会”后,约在这年或再迟一些时候,可能有请雪芹去皇帝画苑任职之事,但被雪芹谢绝后来张宜泉有《题芹溪居士》诗(见1762年),其中有“苑召难忘立本羞”(指唐代大画家阎立本被太宗召入宫中作画遭受侮辱一事),当指这件事而言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曹雪芹不愿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高尚品质   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曹雪芹四十五岁时,今存“己卯本”《石头记》抄本,始有“脂砚”批语纪年庚辰本第二十至二十八回,有署己卯脂砚的眉批共24条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曹雪芹四十六岁时,今存“庚辰本”《石头记》,皆“砚斋四阅评过”自第五回起兼有“庚辰秋月定本”或“庚辰秋定本”字样应属脂砚斋评庚辰有眉批: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寥寥矣,不怨夫?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1761)曹雪芹四十七岁时,重到金陵后返京,友人诗每言“秦淮旧梦人犹在”,“官颓楼梦旧家”,皆隐指《红楼梦》写作。

      是年未见批语   初秋,敦敏写过一首怀念友人的诗,其中有“故交一别经年阔,往事重提如梦惊”之句,可能是指雪芹南游、经年未归而言重阳后不久,敦敏偶然到友人明琳家养石轩闲话,“曹君沾别来已一载馀矣,偶过明君琳养石轩,隔院闻高谈声,疑是曹君;急就相访,惊喜意外!”            可能此时雪芹前妻已死,约在本年或稍后续娶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曹雪芹四十八岁时,敦敏有《配刀质酒歌》“秋晓遇雪芹于槐园”,记雪芹秋末来访共饮情况大约也在本年夏,曹雪芹给敦诚所作《琵琶行传奇》题诗杨钟羲《雪桥诗话》:敬亭尝为《琵琶亭传奇》一折,曹雪芹(沾)题句有云:“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雪芹为楝亭通政孙,平生为诗,大概如此,竟坎坷以终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曹雪芹四十九岁时,春二月末,敦敏诗邀雪芹三月初相聚(为敦诚生辰)                                     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春,曹雪芹五十岁时,去世敦诚挽诗:“晓风昨日拂铭旌”,“四十华年太瘦生”,皆为史证   敦诚《挽曹雪芹》诗两首(据《鹪鹩庵杂记》抄本):四十萧然太瘦生(《四松堂集》刊本作“四十年华付杳冥”),晓风昨日拂铭旌(刊本作“哀旌一片阿谁铭”)。

      肠回故垅孤儿泣(自注: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刊本作“孤儿渺漠魂应逐”,注同),           泪迸荒天寡妇声(刊本作“新妇飘零目岂瞑”)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故人欲有生刍吊(刊本作“故人唯有青山泪”),何处招魂赋楚蘅(刊本作“絮酒生刍上旧垌”)开箧犹存冰雪文,故交零落散如云三年下第曾怜我,一病无医竟负君邺下才人应有恨,山阳残笛不堪闻他时瘦马西州路,宿草寒烟对落曛此首刊本无)   敦敏《河干集饮题壁兼吊雪芹》(河干指潞河,敦敏家墓地在此,李煦家墓地亦在此有人说,曹家通州本有典地,其墓地似有在东郊可能)诗云:花明两岸柳霏微,到眼风光春欲归逝水不留诗客杳,登楼空忆酒徒非河千万木飘残雪,村落千家带远晖凭吊无端频怅望,寒林萧寺暮鸦飞  写作背景        曹雪芹的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曹寅病故 ,其子曹顒、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

         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        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名革职,家产抄没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   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正因家庭的衰败而饱尝了人生的辛酸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欣赏,请多多指教,嘿嘿!!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