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舞剧《行草》的艺术特征.docx
7页浅谈舞剧《行草》的艺术特征 李姗姗【Summary】: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艺术中的舞蹈与书法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书法艺术与舞蹈存在着共通性,因此很多著名的舞蹈艺术家都将书法融入到舞蹈之中,创作了很多极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例如台湾著名舞蹈家的舞剧系列《行草》就是书法成功在舞蹈中运用的典型例子本文针对林怀民舞剧系列《行草》展开了深入的分析,系统阐述舞剧《行草》中所包含的书法艺术的元素,充分感受书法与舞蹈艺术完美融合的魅力Keys】:《行草》;舞蹈艺术;共通性书法和舞蹈都是创造主题用以表达个人的精神,趣味和情愫的表现性艺术,只不过书法艺术是运用于纸上,笔飞墨舞,被称为“线的艺术”,而舞蹈是以人体在空间运动,被称为“人体动作艺术”中国的书法艺术享誉全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分类上来看,由于象形文化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源泉,古人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形象转化为线条的形式,记录下来,因此书法是一种造型艺术,而舞蹈是表演艺术,但是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总是会自然而然地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书法与舞蹈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共通性,因此现代我国很多著名的舞蹈家都将书法艺术融入到舞蹈艺术之中,创造出独具中国韵味的舞蹈作品。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我国著名的舞蹈家林怀民所创造的系列舞剧《行草》三部曲本文以《行草》作为分析的对象,探讨该系列舞蹈是如何将我国的书法艺术巧妙地融入其中,通过舞蹈表演将我国博大精深的造型书法艺术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一、系列舞剧《行草》介绍著名的舞蹈艺术家林怀民1947年出生于台湾,于1973年创办的“云门舞集”是华人现代舞之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舞团,它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艺术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高超的舞技将东方神韵展现的淋漓尽致,俘获了世界人们的心,在国际上获得了众多美誉在林怀民众多作品之中,最为典型的非系列舞剧《行草》莫属要想将书法艺术的“龙飞凤舞”这一境界通过舞蹈艺术表现出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了创作出这一经典的系列作品,林怀民潜心研究书法艺术整整二十年系列舞剧《行草》包含了三部分,称其为“行草三部曲”三部曲的划分依据是书法的运笔风格与墨色的浓淡程度,《行草》是第一部曲,创作于2001年,属于浓墨,意境庄重凝练;《行草贰》是行草系列中第二部曲,创作于2003年,属于淡墨,意境优雅而空灵,舞台上不再将书法直接强烈的展现出来,而是通过若隐若现的方式,展现出一种淡淡的意境;第三部曲,即为《狂草》,创作于2005年,运笔看似毫无讲究,恣意妄为,墨色并未归结于浓与淡、干与湿,而是两者兼具,时而浓烈,时而淡雅,时而干,时而湿。
二、林怀民系列舞剧《行草》的创作思路书法艺术中,毛笔是书法家的工具,古往今来,书法家用毛笔在白纸上洋洋洒洒,书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行草》系列舞剧之中,舞蹈人员的躯体就是他们书写的工具,他们在舞台上,用自己的身体有韵律地上下摆动,让观众叹为观止例如第一部曲《行草》直接以我国古代杰出的书法艺术家王羲之的“永”字开篇,女舞者身穿飘逸的黑色服装,通过自己的身体将“永”字一一临摹展现出来,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激昂的奏乐,舞台上聚集了越来越多的舞者,让人隐约感觉舞者正与几千年前的字魂在对话书法是林怀民创造这一系列舞剧的直接灵感的来源,也是舞剧的核心要素,要想将书法艺术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得要克服三点障碍:(一)书法艺术在创作完毕之后不会再发生任何的变化,为此要想将其转化成始终在行运并充满力度的舞蹈语言并不容易二)书法艺术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结晶,代表了古代人的思维方式现代人演绎的现代舞思维方式与古代人的思维方式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三)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为传统文化添加一些新的内容,立足于书法艺术,将当代新的文化理念融入其中三、系列舞剧《行草》中的书法元素林怀民系列舞剧《行草》,无论是对简约的追求、力度释放,还是节奏表现与情感表达、神韵等,都包含了很多的书法元素,其实在舞剧之中所包含的这些元素,就是舞蹈与书法两者的共通点。
将书法元素融入舞剧之中,使得该舞剧不仅仅极富动势美,还充满着韵律美与意境美一)追求简约简约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往往最简约的书法是最具审美韵味的林怀民创作出品的《行草》系列舞剧更是将简约展现的淋漓尽致,舞蹈人员的服装颜色是简约的黑色,没有任何的杂色,而舞台上布设的场景也是以白色色调为主,两种对比鲜明的色调,将舞者灵活而又充满韵律的线条运动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让观众感受到独特的线条艺术,带给人视觉上的享受书法就是白纸与黑字的艺术,林怀民系列舞剧《行草》中对此的表现是通过极为简约的黑色服装与白色色调来展现书法艺术,是对书法简约元素的充分运用二)力度释放书法艺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书写者体内的驱动力就是书法艺术表演性的源泉,表现为抑扬顿挫的力度而对于舞蹈艺术来说,舞蹈人员要将体内蓄积的力量释放出来,往往会通过比较热烈的形式进行释放,例如怒哄、跺脚等《行草》系列舞剧在这一方面的融合也是非常完美的,舞者在舞台上由丹田之中呼吁而出的哟喝声与那抑扬顿挫的跺脚声,都展现了书法艺术中顿挫的力度美三)节奏表现平面空间上,点线的流动形成了书法艺术在三维空间上,舞者身体流动形成了舞蹈艺术,两者都非常注重对节奏美的追求。
书法的节奏美是通过线条的流动与变化所体现出来的,林怀民借助身体体态将龙飞凤舞的书法艺术展现了出来,希望能够将我国经典书法艺术通过舞蹈的体态韵律展现出来,流动美是舞蹈的最显著的特喜感之一,林怀民创作的系列舞剧《行草》将书法线条的流动与书写者身体的动态融合地天衣无缝使得舞蹈人员的肢体动作与生态、书法笔墨的动态和书写人员身体的动态三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气质超凡脱俗四)情感表达林怀民系列舞剧《行草》中情感的表达也借鉴了书法艺术释放情感的方式在书法创作的过程中,书写者的身体会随着书体而摆动,书法的创作过程是书写者感情的抒发过程,通过观察书写者的书写过程能够窥视出书写者的心境,所有的书法作品多少都会包含着书写者的思想感情,评价某一件书法作品优劣的重要依据就包含了是否富有情感与书法相类似,舞蹈也是借助舞者的身体来阐述自己的情怀,通过热情的舞姿将内心的情感具体化,舞蹈就是人们抒发自己情感的一个非常好的工具,林怀民系列舞剧《行草》对于舞蹈人员的自我觉悟这一境界非常关注,释放情怀是该系列舞剧始终坚持并追求的《行草》系列舞剧的主题始终围绕着中国古代的哲学理念,注重天与地的融合,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都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化精髓。
我国的书法艺术,体现出静谧与和谐,人们常常通过书法来修身养性,通过书法来释放灵魂,让自己沉淀,林怀民系列舞剧《行草》中对此也有充分的体现,舞台上所营造的安静的氛围,能够让人在观看的过程中心灵得以释放五)重神韵中国书法不重形,而重神韵林怀民系列舞剧第二部曲《行草贰》对于书法艺术的这一点表现的更加明显,相对于第一部曲《行草》中通过舞者的体态表现具体的书法艺术字体,第二部曲不在偏重于通过舞者来书写表现一些具体的字,将着力点放于舞蹈与书法两种艺术的相容相通性,关注抽象与意境之美,第一部曲《行草》有这样的一个场景“舞[来自WwW.lw5u.cOm]台成为了一副卷轴,铺天盖地的文字从天而降,充斥着所有的空间,舞者在这样的空间悦动,书写的字体也在跃动,犹如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命在跃动,营造出一种令人赞叹的意境,一种难以言说的神韵就此表现了出来四、结语《行草》系列舞剧的出品告诉我们,书法艺术与舞蹈艺术是可以完美的融为一体的,通过舞蹈艺术将书法独有的线条艺术与韵味表现出来,他们的共通性决定了两者的融合将会是对艺术的一次伟大冲击舞蹈作品是空中的书法,而书法作品是纸上的舞蹈舞蹈作品要想达到书法艺术的意境,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往往此类优秀作品少之又少,林怀民的《行草》系列舞剧是书法艺术与舞蹈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无论是在中国艺术史,还是在世界艺术史上,它所获得的艺术成就的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
舞蹈人员是舞蹈艺术的直接呈现者,舞者自身所具有的素养决定了作品的优劣,为此,舞蹈人员一定要深入透彻地去领悟书法与舞蹈艺术的是动势美、韵律美与意境美,为舞蹈注入灵魂,将优秀的舞蹈作品呈现给观众Reference:[1] 路娜.中国书法与中国舞蹈的审美比较[D].山西师范大学,2013.[2] 原以婧.行草书与舞蹈的共通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3] 赵容芳.浅谈呼吸在舞蹈中的作用及其运用[J].科技信息,2009,22:732.[4] 孔志群,陈宪年.多情的舞姿动态的书法——论书法与舞蹈的通感[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2-26.[5] 李玉,锁英.浅论书法艺术与舞蹈艺术的共通性[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2:194.(长江师范学院)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