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料系统大修无负荷试车方案.pdf
11页1 - 目录1、编制说明 . - 3 - 2 、组织机构 . - 3 - 3 、试车界面分工 . - 3 - 4、人员分工及职责要求 . - 3 - 4.1 项目分工 . - 3 - 4.2 职责要求 . - 3 - 5 主要工程部位试车方案 . - 4 - 5.1 除尘系统 - 4 - 5.1.1 试车前设备检查确认内容 - 4 - 5.1.1.3 除尘管道系统 - 9 - 5.1.2 试车程序与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 PLC自动操作试车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4 联动试车 . - 10 - 5.2 皮带运输配上料系统改造试车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 冷联动试车的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 上料系统联动试车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3 联动试车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4. 1#电炉上料操作顺序及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5 配料系统联动试车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6 联动试车的合格与确认 . - 10 - 5.3 渣包车组及渣车牵引装置试车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1、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2试车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3、试车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4、卷扬机空载试车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5 、渣包车组及渣车牵引装置冷负荷联动试车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余热锅炉试车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1 试车前的安全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2. 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3设备的单体冷态试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5 水压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6 设备的冷态联动试车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7 设备的热态联动试车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 电炉冶炼系统试车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1 、设备检查确认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2 、公辅及其它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3 、设备运行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4 电极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5冶炼送电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6 炉压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7 冷却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9 出渣、出铁装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 5.5.10 石墨电极运输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11 其它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试车安全措施 . - 10 - 7 其他规定 . - 11 -- 3 - 1、编制说明为了使无负荷试车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同时为使原料系统改造在日后的正常生产过程中安全、高效的运行,在投入生产前,需对各系统进行单机、联动试车,特编制本方案2 、组织机构本系统工程试车工作,设立专门试车工作小组来组织和协调相关事宜组长:董英杰周国副组长:马洪新袁伟莫军龙海成员:张进军钱超郝仁杰蔡小杰胡波丁运江3 、试车界面分工3.1 工程系统中各设备单机调试试车、 无负荷联动试车由施工方及设备供货方负责组织实施,监理和业主方监督检查3.2 系统设备外部主电源, 总气源,总水源由业主方操作并提供到位,设备内各单机电源由业主方提供,气源,水等调供由施工方负责实施4、人员分工及职责要求4.1 项目分工4.1.1 除尘负责人:马洪新;龙海4.1.2 管式皮带运输配上料系统改造负责人:周国;张进军4.1.3 1#2#混料皮带机改造负责人:钱超;龙海4.2 职责要求4.2.1 负责组织相关人员按照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图纸文件,《设备安装技术规范》对试车项目设备进行施工质量、安全设施全面检查;4.2.2 负责对施工现场及设备内部杂物清理情况检查;4.2.3 负责组织协调处理检查后需整改问题;4.2.4 按试车程序和技术要点组织实施设备单机试车和配合系统设备热负荷联动试车;- 4 - 4.2.5 负责填制设备单机和联动试车记录,整理技术资料归档。
5 主要工程部位试车方案5.1 皮带机系统5.1.1 试车前运行准备5.1.1 清扫① 清除输送带、重锤装置护罩、头部漏斗、导料槽、桁架里面及各滚筒和输送带间的异物、灰尘② 清除不利于试运行作业的走廊上的异物5.1.2 检验事项确认者:试行负责人,工程负责人① 对重锤张紧装置进行确认② 轴承的润滑状况③ 驱动电机的润滑状况④ 对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的接合部进行确认⑤ 回转部的组合螺栓的可靠性确认⑥ 承载段托辊、压紧承载段组合装置是否脱落⑦ 输送带的各胶带成形及展开托辊是否正常成形托辊倾斜角度方向和其与输送带之间的接触是否良好⑧ 重锤的滑行部分在导向架中能够自由升降⑨ 确认圆形部的承载段和回程段的输送带的重心是否合一⑩ 输送带位置是否在头部、尾部滚筒的宽幅以内○11确认导料槽的橡胶裙板是否已合理固定○12确认在全长度内,皮带是否与托辊、导料槽橡胶裙板,输送带清扫器以外的物体接触○13其他参照 8. 【试行核对表】确认5.1.3 、安全方面的对策(1)当试运行的时候,设立闲人免进的标识,实行安全确认2)当机器启动的时候,选一名试行负责人依照总负责人的指令进行3)在现场确认紧急情况停止开关, 机器保护开关的位置以及其是否确实有效。
4)指挥人再次确认全体人员的事前核对工作是否正常通过扩音喇叭筒,手旗,有线、无线与各监视人取得联络,若收到了“准备完了”的答复,再给开关操作员下达命令5)明确运行中管理职权的界限,若发生意外情况,各监视人直接与试运行负责人取得联络,在紧急情况下,监视人用特殊停止开关而强行停止操作6)当再次启动的时候,和第一次启动的联络方法一样,也是在充分做好安全确认后再启动 5 - (7)在启动时请明确联络系统(参照⒉—( 1)试行体制及⒉—( 2)联络系统图)5.1.4 、试行方法应使有关人员在现场了解和掌握启动和停止方法后,按照上述安全对策试运行1)单独测试电机确认电动机的回转方向, 根据后附的试运行核对表进行完测定后,再与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相接2)开关的单独动作(3)胶带机单独运行① 管理体制和监视要点(a)⒉—( 2)试行联络系统图(b)在⒎项的人员配置计划表中,一边查看各要点的管理界限,一边进行测试 6 - 基本的监视要点基本管理界限(允许范围)备注1 头部滚筒的承载段(皮带进入侧)胶带位于滚筒的合理范围内2 尾部滚筒的回程段(皮带进入侧)胶带位于滚筒的合理范围内3 重锤张紧滚筒、改向滚筒胶带不刮碰到重锤张紧机架4 圆形保持部承载段从头部滚筒开始到尾部方向的第五个窗式柜架右上部分被覆盖左上部分被覆盖回程段从头部滚筒开始尾部方向的第五个窗式柜架右上部分被覆盖左上部分被覆盖②试运行(a)在试运行指挥人的指挥下,起初10~30 秒间隔里进行三次间断运行,在这期间进行胶带开放部和圆管部的调整。
b)上述运行结束后, 经试运行负责人的判断并指挥下,皮带用 1~2 分钟再使胶带间断地运行大约一周,对扭转状况进行调整c)前一项结束后,再进行 30~60 分钟的连续运行,若有异常,则立即停止运行, 进行微调整后,按照试运行指挥人的判断进入下一阶段工作d)前一项结束后,进入无负荷连续运转,直到负荷运行开始的这一段期间,进行连续运行,并按规定做好记录4)试运行的特殊事项- 7 - ① 紧急停止(a)被判定为有危及到人身安全的时候(b)超过事前商谈的管理界限的时候(c)经判断连续运转将使输送机或周边机器的功能受损害的时候② 正常停机(a)调整圆管输送带的扭转(b)调整导料槽橡胶裙板与胶带间的间隙时(c)调整各类清扫器与输送带间的关系时(d)对物料的流动进行调整时(e)虽不紧急但仍需进行调整时③ 首尾张开部分的跑偏调整在无负荷、负荷运行中,对应输送带的传送位置的微小变化进行跑偏调整④ 其他注意事项负荷运行中,请充分注意输送带头、尾部物料的流动状况5.1.6 、单独试运行及联动人员配置计划:人员设备号() 试运行日时调整 人员 数人员配置尾部首部张紧部分中部业主 供应商 业主 供应商 业主供应商备注:需要 1 名操作员记录员和联络员,各机器分别安排。
5.1.7 、试行核对表核对表核对时间运行前无负荷负荷① 事 前 准 备1. 驱动装置里有无润滑油○2. 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的连接是否断开○3. 各个清扫器是否与皮带脱离○4. 漏斗内有无铁片和其他异物(皮带上面也同样)○5. 张紧装置的滑动部分是否滑动自如○○- 8 - 6. 有无阻碍输送带运行的障碍物○7. 重锤张紧是否合适○○8. 承载托辊是否脱落○9. 各轴承润滑是否良好○10. 托辊工作位置是否正常○○11. 圆形的承载段和回程段的皮带重心是否重合○○12. 皮带是否在各个滚筒中央位置○○13. 导料槽的橡胶裙板是否被可靠固定○○14. 楔铁金属板是否脱落○15. 各个滚筒的固定螺栓是否已经安装○16. 承载托辊的安装螺栓是否处在可调整状态○② 单 独测 试 电动 机1. 回转方向○2. 电流值测定○3. 输出功率○③ 无 负 荷 独 立 运 行1. 弹性柱销及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的状态是否良好○2. 安全护罩的安装是否良好○○3. 有无妨碍皮带运行的障碍物○○4 驱动电机的轴承有无振动、发热、异音○5. 有无皮带重叠的扭转现象○6. 各附属机器是否运转正常○7. 导料槽橡胶裙板和胶带之间的间隙是否合适。
○8. 电流值测定○9. 输出功率测定○10. 各个滚筒的轴承有无异音○○④ 负 荷 联 动 操 作1. 有无皮带的蛇行○2. 皮带清扫器是否运行正常○3. 皮带有无异常的振动○4. 有无皮带的打滑现象○5. 物料有无打滑现象○6. 有无异音○7. 有无皮带重叠的扭转现象○8. 导料槽是否正常○9. 各个部分的密封是否良好○- 9 - 10. 漏斗内是否有物料积堵现象○11. 电流值测定○12. 输出功率测定○13. 调整尾裙的橡胶板○14. 轴承固定螺栓的加牢○15. 驱动装置固定螺栓的加牢○○○5.1.8 、试行检验记录表输出功率、电流、带速日期规格输出( KW)电流(A)带速( m/min )管径(mm)输送量( t/h)额定值实测值额定值实测值额定值实测值规格 工作成绩5.2 除尘管道系统5.2.1 管路系统各支管接点正确;5.2.2 管道滑动管座与管道面接触良好,无焊点,固定管座、支架、吊架安装稳固可靠,接触面良好;5.2.3 管路各种气动蝶阀、电动蝶阀、手动蝶阀安装稳固,法兰螺栓齐全,紧固密封件齐全,阀板开闭方向标示明确动蝶阀、电动蝶阀注油适当,仪表显示正确,安全设施齐全表格—- 10 - 5.3 联动试车除尘系统设备单机试车结束缺陷消除后,符合图纸设计文件及《设备安装技术规范》和其它相关技术要求,经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设计方验收鉴定认可后,由试车领导小组安排系统设备联动试车。
5.3.1 联动试车前各单机设备处于停机待开状态,机旁操作箱开关由手动转入集中自动控制位置;5.3.2 系统设备联动试车由计算机程序、自动控制、电气设计人员、建设方(施工方)岗位人员操作实施,施工方试车人员协助联动试车;5.3.3 联动试车时检验编程是否正确,符合设备运行工艺设计要求;5.3.4 检验程序控制调控功能是否可靠;5.3.5 设备运行技术参数,图显等显示信息是否真实;5.3.6 系统设备运行报警,解除装置是否齐全,功能可靠;5.3.7 系统设备程序自动控制运行安全;5.3.8 系统设备联动试车8-12 小时,正常状态后交付生产5.4 联动试车的合格与确认5.4.1参与试车的系统可以首尾衔接稳定运行5.4.2参加试车的人员掌握了开车、 停车、事故处理和调整工艺条件的要求5.4.3试车合格后,参加试车的有关部门应在规定的文件上签字确认5.4.4联动试车完成并经消除缺陷后,由建设单位(或生产单位)负责向其上级主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