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材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8页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材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着或轻视语法教学或过于重视语法教学的问题处理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观念,改善教学方法,尤其要充足利用教材资源,系统归纳语法知识和重视学生的情感需要进行教学 关键词:语法教学 中职学校 问题 对策 众所周知,现在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她们中的很多人学科成绩很差,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坏学生”因此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或是考大学无望的学生或是家庭困难的学生或是期望经过几年的学习能立即找到一个工作的学生,有些甚至是被父母逼来就读的因此,只要愿意而且能付得起学费的学生能够说全部能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可想而知,即使这些学生经过了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但她们的英语语法知识等的缺点是可想而知的假如中职英语教学不采取部分切实可行的方法,可能这些学生就会完全失去对英语的爱好,本文试就中职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试图寻求有效的对策以提升教学效果 一、存在的问题 1.轻视语法 目前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通用的新版教材和老版教材的显著不一样之处就是降低了大量的相关语法知识的描写及专门的语法操演题型。
因此,有些老师误认为“新教材就是不讲语法”因此减弱甚至放弃语法教学,这完全是对新教材的曲解在新教材中,语法结构在交际功效宽框架中循序渐进表现了出来,它以“语法体系作纲领的关键,语法体系的安排就像阶梯那样函级上升而这一阶梯的外围则是语言的功效意义和语境,它们呈螺旋形上升”因此语法教学在新教材的教学中一直占有一个主要的地位 因为轻视语法教学,学生记了很多单词也不能正确地表示自己,写出如“I very like my family”、“My grandfather has died for two years”这么部分“汉语式”的英语句子 2.过于重视语法 因为语法翻译法在中国英语老师中根深蒂固的关系,有的老师把语法教学看成英语教学的唯一目标,唯一手段,不论是教词汇、句型、阅读、翻译、写作和练习,多种教学活动均以掌握语法的程度为准绳,忽略语法的交际功效,这么一来往往把一篇优美的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也把原本多元的语言学习变得枯燥无味,损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另外,各级英语考试出题在语法方面有时抠得太细、太死,重语法形式、轻语法意义实际上,语法规则也是伴随社会的发展、语言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一些在实际交往中全部通行的语法形式,在我们的试题却中有正误之分,使得老师和学生不得不在语法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造成份析语法成癖的恶果。
二、处理中职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引导学生注意语法在交际中的使用 学习语法的真正目标是能用正确的语言形式进行交流,也就是说,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的并不只是语言形式或语法知识本身,而是在特定的场所及情景中怎样利用语言形式达成交际的目标,即符合交际情景需要的英语语言的结构或形式和功效和意义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The tea is really cold”这句话,在严寒的冬天表示的可能是埋怨;但在炎热的夏天表示的则可能是一个赞许不一样的语言形式也可能表示相同的功效比如,请人关门就有以下部分表示方法:“Close the door,please”、“Why don’t you close the door”、“C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Excuse me,could I trouble you to close the door”、“It is cold here” 上述五句中,三句是问句,但并不表示提问,而是表示请求最终一句的请求意图愈加不明确,听者只有在明白说话人的言外之意时才可能达成很好的实际效果所以,在语言教学中,作为老师的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在一定的情景中把语言形式同交际功效有机地联络起来。
在语法练习中,假如老师只是让学生机械地操演和反复出现在单句中某个语法点,其结果是学生只知道这种语法是正确的,却不知道为何是正确的和在什么场所是正确的假如把语言形式和语言功效之间的联络人为地隔离开,学生就极难意识到语言形式、语言意义和交际功效这三者之间的联络,而在实际交际中,语法符号和语法规则的利用总是和一定的情景联络在一起来表现某种交际功效 2.充足利用教材资源,系统归纳语法知识 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经过初中三年学习,中职生脑袋里多多少少装下了部分零碎的不系统的语法知识中职新教材重视语言学习者对语言信息输入量的需求,为我们提供了丰富而又地道的语言材料,尤其是语法教学材料,看似分散,其实是用中展现,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每种语法项目,最少在两个单元中出现,经过课文、语言学习,训练、课后练习等步骤,为学生提供了循序渐进的语言学习、实践、利用、巩固的机会此时,老师不能急于求成,要掌握教材的螺旋式编排特点,提倡“滚雪球”式的学习方法在学生大量语言实践的基础上,对教材中出现的同类内容适时地进行归纳和小结,根据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思想,不停拓宽和加深学生对同一语法项目标认识,提升其利用能力,而且归纳和比较时一定要联络旧知识从而使所学语法系统比。
比如,总结以字母“o”结尾的名词的复数规则是:通常有生命的名词加“-es”,如“hero”、“tomato”、“potato”、“bamboo”、“mango”等;通常无生命的名词,词尾加“-s”,如“radio”、“photo”、“piano”等再比如:英语介词较多且抽象,经过老师演示和学生总结归纳下列句子:“The book is on the box”、“I am putting the book into the box now”、“Now the book is in the box”、“I am taking out the book”、“The book is bythe box now” 那么学生就能清楚地知道介词“in”、“on”、“out”、“into”、“by”、“beside”表方位时的意义和使用方法所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觉并归纳类似的语法知识,则能够大大降低死记硬背的负担,而且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的语法规则比从书本上学来的记得更牢、更加好 3.激发情感,寓教于乐 Krashen在情感过滤假说中,把影响外语学习的心理或情感原因概括为动机、自信心和焦虑程度认为学习过程中,强的动机和自信心和低的焦虑状态能促进语言的输入。
新《标准》把情感态度的发展作为课程的目标之一所以,语法教学一定要设法引发学生的爱好,而不是“枯燥无味”代名词 怎样才能在语法教学中提升中职学生的爱好呢?我认为首先一条应该是注意讲解方法的多样化,避免单一化,同时要想方设法使语法讲解摆脱传统语法教学的套路,增加吸引性,比如,动词时态宜用演出法,介词宜用演示法,复合句可用图示法,形容词比较级可采取直观比较法等比如,经过使用坐标轴来表示时态,学生就愈加轻易了解了 再如,英语中有不少表示动作频度的副词,其动作的常常性可用以下图表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一个语法项目有很多内容、很多例外,假如把这些内容和例外一股脑儿全部教给学生就会促进学生焦虑感加强因此,在教学中采取层次性教学法可降低学生的焦虑感即由通常到特殊,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方向上以职教教材英语第三册第二单元定语从句的切入为例: 第一步:展现含关系代词“who”和“that”的句子 a. The boy was John’s brother. I saw the boy yesterday. →The boy who I saw yesterday was John’s brother. b. I care about the chances. The chances are throwing away. →I care about the chances that you are throwing away. 第二步:由浅入深:在原句的基础上,扩展关系词“who――whom”、“that――which”。
第三步:省略关系词 boy I saw yesterday was John’s brother care about the chances you are throwing away 4.重视比较英语和母语的区分,排除语言障碍 英汉两种语言是有差异的以Skinner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正迁移效应和负迁移效应,而且认为负迁移效应会阻碍第二语言学习,因此老师讲语法,一定要讲关键,把关键放在比较上,比较两种语言的词法、句法、结构等,老师的作用就是要排除语言障碍,避免负迁移效应的出现,促进正迁移效应的产生比如英语中,只要有可能就尽可能使用名词和介词,而汉语则尽可能多使用动词英语句子结构倾向复合汉语句子结构倾向简化又如:汉语中的“等”是一个直接跟宾语的词,能够说“等人”、“等车”在英语中“wait”则是一个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直接跟宾语,只能用“wait for sb.”和“wait for the bus”再如:汉语中的定语,不管长短一律放在被修饰名词的前面,英语中只有单词做定语放在被修饰名词之前,而短语和句子做定语通常需放在被修饰名词以后即所谓“单词置前,语、句放后”。
经过对母语和目标语二者之间的比较,能够有效地使学生意识到母语和目标语二者之间的异同,并在使用时更靠近本族人,避免以汉语的语言习惯去使用英语 5.合理有效纠正语法错误 英语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怎样看待学生所犯语法错误却有一个认识上的问题,邹为诚教授曾在新编《综合英语教程》的序言中指出,对于学生所出现的语法写作上的错误能够采取老师全改、部分改或不改的标准因为中职学生每七天英语课通常只有四节,因此采取“不改”和集体纠正结合的标准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能够克服她们的自卑感,且师生在时间上更具效益性不改”实际上并不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而是基于对学生极大的负责态度假如学生每次拿到的作业本全部是“江山一片红”,那学生还会有爱好和热情吗?更别提树立学习的信心了实践证实:采取集体纠正结合“不改”标准既能够使学生印象更为深刻,也能够激发不一样学生对本身问题进行各自不一样程度的思索和研究基础较差的学生在集体纠正中更正了错误,掌握了正确的表示方法;基础好的学生除了更正错误,往往会深入查证,总结归纳并巩固学习,以求深入提升 三、结束语 语法教学是中职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其目标就是为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为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服务。
但教无定法,教学中的很多原因全部会影响老师对语法教授方法的选择,老师需要因材施教采取适宜的策略满足不一样学生的多种需求,同时,老师要认真学习研究教学法,勇于突破,勇于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