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大汉硕院校信息.pdf
2页苏大汉硕院校信息苏大汉硕参考书:《现代汉语》增订 5 版上下 黄伯荣 廖序东 高等教育出版 《古代汉语》校订重排版王力吉常宏中华书局 第一二册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 王洪君 李娟 北京大学出版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外国文化史》孟昭毅曾艳兵 北京大学出版社04530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 01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54 汉语基础 ④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复试: 1、 语言习得与语言教学(笔 试) 2、综合(面试)不 招 同 等 学 力考生2015年招录情况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专业名称学位类型专业代码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其中:推免人数 006 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型045300 210 45 2 2015年复试分数线: 350/44/66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 “ 人间天堂 ” 之称的古城苏州,是国家“211 工程” 重点建设高 校和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前身为创建于1900 年的东吴大学,目前已 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相当规模, 基础较为雄厚, 办学效益显著, 在国内外具有一定 知名度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作为苏州大学的龙头学院之一, 苏州大学文学院是在东吴大学文学系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 1900 年,美国监理会制定《东吴大学校董会章程》建立东吴大学,共 设三个系科:文学系、神学系和医学系, 为中国年轻人提供西方标准的大学教育 1908 年,东吴大学的第一个毕业生获得了文学士学位证书1919 年,东吴大学 被政府授予筹办 “ 作为东吴大学一部分的吴语学校” 1920年, “ 吴语科 ” 开办 1927 年春,东吴大学文学院设中文、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系1950 年秋,文 学院文史系改为中国语文学系1952 年 10 月,苏南师范学院在东吴大学原址建 院,设中国语文系、教育系、数学系、物理系、生物系、艺术系1952年 11 月,苏南师范学院改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55 年 9 月,中国语文系科调整到南京师 范学院 1958 年,江苏师范学院重建中国语文系,1982 年更名为苏州大学中文 系,1995 年更名为苏州大学文学院,同时开始组建新闻传播系1999 年,文学 院、社会学院、 政治与管理学院合并组建苏州大学人文学院,文学院更名为人文 学院中文系 (新闻传播系)2005年调整为苏州大学文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
2009 年,苏州大学在整合原文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所属新闻传播学科专业的基础上, 与香港凤凰卫视集团合作组建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撤销新闻传播学院 苏州 大学文学院 · 新闻传播学院在划出新闻类专业和学科后更名为苏州大学文学院如今的苏州大学文学院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区风景如画的独墅湖畔在文学院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中, 一批著名的学术大师曾在此执教, 其中有黄人、 章炳麟、吴梅、金叔远、唐文治、陈衍、王遽常、曹之弼、钱基博、吕思勉、周 予同、蔡尚思、周谷城、胡曲园、朱东润、许国璋等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形 成了一支由教授与副教授为主体的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梯队结构合理的 教师队伍学院现有在职教师68 人,其中教授 25 人,副教授 18 人;高职人员 比例逾七成;拥有博士生导师24 人,硕士生导师32 人2008 年,学院汉语言 文学专业教学队伍获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学院拥有1 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 个国家特色专业 ——汉语言文学 在原有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艺学为省级重点学 科的基础上, 2008年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学院现有 3 个系科:中文系、对外汉语系、文秘系,1 个海外教育中心,设有中 国昆曲研究中心、比较文学研究中心、生态批评研究中心等10 多个校级、院级 研究所(室)。
学院现有 1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设有 1 个博士后流动站, 10 个博士点(含方向);1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中国语言文学, 11 个硕士点(含方向),1 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基地)、对外汉语、戏剧影视文学等5 个本科 专业与方向多年来,学院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为国家培养了万余名学子,在 国内外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