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内驱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docx
7页提升内驱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摘要:面对当前师资队伍年轻化、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等问题,幼儿园需要尽快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增强教师队伍建设,若想以最快最有效最持久的效果来实现以上目标,唯有发动起教师自我提升的内驱力,从内而外,让教师愿意主动提升自己、真正热爱幼儿园工作关键词:幼儿园;教师素养;内驱力当一个人把工作当作爱好来做的时候,必然是个人和集体共同快速发展的时候那么,作为管理者,应当如何通过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呢?一、融合爱好与使命,获得彼此认同首先,管理者要学会巧妙发现教职工的个人兴趣爱好彼得·圣吉认为:“只有当人们觉得有些事是他们真心想要关心的时候,才会产生执著感当教师的个人爱好与工作相互融合,这份工作就能获得教师的真诚关注,产生持久激励的作用因此,了解教师的个人兴趣爱好是管理者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步那么,我们怎么去发现、了解老师们的兴趣爱好呢?又怎样去融合个人爱好与工作使命,使教师与幼儿园彼此获得认同感呢?(一)巧妙了解教师的个人兴趣爱好要想真实了解组织成员的个人爱好,管理者可以有多种方法,如深度汇谈、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等,为确保教师能够表达真实想法,管理者一定要采取一些技巧。
以一次月总结会为例:园里召开月总结会,管理者一改往日自己一说到底的惯例,先请大家畅谈自己在生活中的一点心得,比如最近阅读的书籍,最近观看的视频等等,任何感悟都可以,结果出乎意料,大家畅所欲言,说出了许多平时很难听到的真实话语,看似这些感悟与工作没有关系,实际上这代表了教师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所谓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会贯穿在教师的工作之中,处处体现出来的比如,有的老师说“最近看了一本时尚杂志,感觉里面的色彩搭配特别有创意有的老师说“看了一个名为《鹬》的三分钟视频,被小雏鸟的表现所感动有的老师说“周末去逛宜家商场,里面有些空间设计非常巧妙看,色彩搭配与教师的美术素养紧密相关,小雏鸟视频与教师的教育意识相关,空间设计则与教室里的区域空间布置有所关联如果管理者能够细心观察、巧妙运用,则可以长袖善舞地把教师个人爱好与幼儿园工作很好地联系起来二)忠言顺耳比忠言逆耳更容易获得教师的认同感在幼儿园里,我们可能会听到这样的话语:“有些老师不好好工作,怎么对得起孩子们,怎么让孩子们更好发展?”或者这样的话语“如果你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你希望老师这样做吗?”无论是反省命令式的话语,还是情感迁移式的话语,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引起教师自我反思,但所起的效果却很短暂,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话语听起来就像小孩子听家长讲道理,刚听完能记住,过了几天就忘掉了。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这些话语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因此不能产生激励的效果如果我们换一种说法,比如:“今天看了你的音乐活动,我才发现你的音色真好,我和孩子们都听入迷了,以后你可以多在唱歌活动上下功夫,给孩子们展示一下你的音乐才华自古以来,相比于忠言逆耳,人们更喜欢听忠言顺耳,这是有科学道理的,顺耳的话更能激起人们对自己的自信心,就像现在教育里提倡的“多表扬,少批评,以正能量话语引导学生”一样,教师也需要管理者主动发现他们的爱好,多用正向的语言激励他们三)在认同基础上做好教师的发展规划当管理者基本了解了教师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或者擅长的事情时,就可以在管理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导教师将个人爱好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既做了自己爱做的事情,又提升了专业素养这时候教师的努力就需要有人来欣赏和认同,管理者正是教师的欣赏和认同者,在双方互相获得认同感的基础上,管理者还需引导教师做好个人发展规划,确保教师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注意个人规划与园所规划方向一致,即教师在个人规划中既要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还要兼顾园所的发展方向个人规划中的现状分析、发展目标、具体措施等等,每一部分内容都应与教师个人和园所整体的发展方向相一致。
四)将个人发展规划融入到工作使命中也就是说为个人发展赋予更伟大的意义,即个人发展的好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的意义还在于园所的发展、幼儿的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当教师个人发展的愉悦和成就感被赋予了更伟大的意义时,内心就会充满民族责任感和教育使命感这时候,个人的进步和发展就被融入到幼儿园发展,乃至社会发展之中,个人发展也就获得了幼儿园发展的认同二、营造正能量氛围,预防教师疲惫期当爱好与使命相互融合之后,为了防止教师陷入疲惫期,幼儿园就需要通过发起学习共同体、打造优秀教师典型,以及管理者身先士卒等多种策略,以内隐和外显两种方式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教师主动提升专业素养产生持久动力一)你学我学大家学,营造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定期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观看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然后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讨论,引导教师深刻认识师德的重要性,提高教师履行师德的自觉性,促使教师感知职业的目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培养教师使命感和责任心在师德学习会议上,鼓励教师创新,倡导教师感恩,提倡教师正直,并努力营造互相信任、互相关怀的团体氛围,使教师在正能量的氛围中拥有持续发展的力量。
二)宣扬优秀教师事迹,弘扬幼儿园的正能量在正能量的氛围中,管理者要多发现教师的闪光点,积极挖掘身边的优秀资源,对教师的优秀表现及时表彰,如师德标兵的评选,寻找身边的好教师等等,既给了优秀教师荣誉感,又为其他教师指明方向三)管理者身先士卒,做好园所的风向标俗话说,园长是一园的风向标,园长的“身教”往往比“言教”更有效当一个园所的管理群体充满积极向上、甘于奉献、勇于拼搏的精神力量时,无形中会给教职员工们一种极强的榜样力量三、搭建多样化平台,强化教师主动性马斯洛需求理论表明,每个人都有不同层次的需求,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是一个人较高层次的需求,当这些需求被满足时,个人就会产生极大的主动性,因此我们可以为教师搭建各种平台来满足这些需求,激发教师的工作内驱力一)搭建归属感被满足的平台幼儿园就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人与人之间是温暖的、互助的、团结的、友爱的,当管理者为教职工营造了这样一个温暖的家的氛围之后,他们的归属感就会被满足例如:积极为重病患者申请困难资助,为生日的员工送上当天的蛋糕和祝福,主动去看望住院的家属等等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做教职员工们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协调人”、“第一监督人”,随时关注教师的压力程度、工作满意度、情感状态等。
越是细节的东西越容易打动人心,越能给人安心的归属感,正是源于这种内心的归属感,教职员工才愿意将园所发展看作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二)搭建尊重被满足的平台尊重的需求主要包括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几个方面,当一个人的尊重需求得到满足时,就能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工作满腔热情要想让教师有信心,首先让教师“学有所教”,也就是说建立“专家带骨干、骨干带新人”的培养制度,为教师提供“师徒结对”、“聚焦课堂”、“交替引领”、“积分管理”、“聘任管理”等科学完善的专业学习和评价制度,全面且科学地支持所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其次,还要让教师被“因材施教”,也就是说结合前面所说的教师个人爱好,为教师开展有针对、有目标的专业培训,帮助教师精进自身优势当教师的爱好变成教学优势,形成教学特色,同时又被园所认同和开发利用时,就会既获得自信和尊重又满足园所发展需求三)搭建自我实现被满足的平台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是指能够把自身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解决问题能力强,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工作自觉性高,能够悦纳自己也接受他人,能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从而实现个人理想的一种需求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
这就说明,前文所说的爱好与使命相融合的步骤和策略都是有效且重要的,即首先明确个人爱好,然后转化成个人工作优势,继而精进优势,最终发挥所长完成园所发展所需的能力,是自我实现被满足的有效途径因此,管理者需要搭建的平台就是发现所长,利用所长,使其处在教师能够胜任的工作上可见,教师的个人爱好与工作使命并不矛盾,当幼儿园管理者能够巧妙发现教师的兴趣爱好,有机融合教师个人爱好与工作使命,营造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氛围,搭建教师需求被满足的发展平台时,教师队伍建设就能持久发展,园所也自然而然地具有了富有生命力的持久动力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