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风20例疗效分析.docx
2页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风20例疗效分析 痛风;中西医结合痛风为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淀,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形成单纯西医治疗,易反复发作,且不良反应多,部分患者不能坚持笔者近几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选择性治疗部分原发性痛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年龄45~61岁,全部为男性患者,病程在5~10年,均反复发作多次,全累及母指及第一跖趾关节,其拍片均示不同程度的骨质缺损,血尿酸均显著高于正常范围,伴双足痛风石者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其中有肾结石者5例中医四诊合参:此20例下肢受累关节均红、肿、热、痛,小便黄赤,舌苔黄黑厚而湿润,脉细数 1.2 治疗方法 禁食高嘌呤食物(如心、肝、肾、脑、鱼虾类、海蟹等海味、肉类、豆制品、酵母等),严禁饮酒,多饮水西医疗法:口服秋水仙碱0.5 mg 每日3次,疼痛缓解后3天停药另外,积极降压、降脂、减肥中医疗法:中医辨证:湿热下注治法:清热燥湿方名:加味三妙汤。
处方:苍术15 g,黄柏12 g,薏苡仁30 g,牛膝12 g,木瓜12 g,青黛6 g,滑石15 g,知母9 g,鸡血藤30 g,当归15 g,赤芍15 g,萆薢12 g,待痛风症状基本消失,舌黄黑苔已退时,改服三妙丸 2 结果 患者全部随访1年,痛风症状均基本消失,复查血尿酸均降至正常范围,摄片示患母指等骨质缺损处周围均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肾功能均不同程度的改善,痛风石未增多 3 讨论 原发性痛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经有效治疗可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笔者选择的这20例痛风患者,据中医四诊合参,均符合祖国医学的湿热痹范畴痛风一病在祖国医学上早有记载,一般多指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化脓性关节炎而言,这20例患者患足均有红、肿、热、痛、功能障碍,似属于阳证热症的范畴,但一般阳证热症的痹痛多见于上部,惟湿热有向下流注的特点,再加上患者的舌苔黄黑厚腻而湿润,且脉细数,主病湿、热,更证明这是由湿热而引起的,故投用清热燥湿的三妙汤,又因为病有湿热而引起痹痛,所以加味舒筋活络的药来缓解其标证的痛感,通过标本兼顾、中西医结合,因而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