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管理”失灵了.doc
8页科学管理”失灵了至今还没有人从整体上否定科学管理,但已经有 人从传统管理理论的各个侧面进行颠覆了比如:去KPI就是对科学管理集大成的管理工具 的否定,涉及很多管理理论;小微组织、创客团队就是 对传统科层组织的否定;还有更可怕的,电商出现了, 传统营销的基本框架散架了,经典的4P理论也基本不 复存在这与20世纪初科学管理理论建立之初的情况相 似那时,一切“理所当然”的管理受到质疑,管理 大师们在各个层面建立了相关理论,形成了 “理论的 丛林”杜拉克进行了系统的综合,成为“大师中的大 师”而现在,是我们重新认识“科学管理”的时候了科学管理的“异化”没有科学管理,就无法应对20世纪的工业化大生 产和巨型企业出现后产生的复杂管理问题然而,科 学管理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在产生“副产品”,即管理 本身成为一个问题,特别是管理的异化科学管理的异化有三大“成果”:一是庞大而无效 的“管理层”;二是庞大管理层带来的复杂的管理“流 程”;三是复杂流程所衍生的KPI这三大“成果”,因 为是科学管理所内生的,所以即使有N多次的“流程 再造”,终究还是会陷入“再流程化”的怪圈之所以说这三大“成果”是科学管理内生的,是 因为科学管理有两大支柱:一是韦伯的科层制,二是 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
电气革命开启了工业化大生产时代那时,企业 的目标是“大而强”,“世界500强”几乎是所有企业 的终极目标工业化大生产,遵循规模经济的原则 按照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竞争力首先来源于“成本 领先”,而“成本领先”又依赖规模所以,如何构建 能够形成巨大规模的经济组织,成为科学管理的支柱 之一韦伯的科层组织,按照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层 层叠加,可以形成巨型组织现在各种组织模式不管 如何变形,都脱不了科层制的旧窠IBM在人数最多 的时候,管理层次多达18级没有这么多层次,根本 不可能把全球几十万人有效组织起来所以,韦伯的科层组织,为工业化大生产建立巨型组织提供了支柱传统管理的组织形式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最高层, 是一个小型决策层,如董事会;另一个是最基层,做有 效工作除此之外,中间管理层纯粹是为了维持组织 运作的管理层这个管理层既不做决策,也不做有效 工作,他们所做的就是“管理”这就是科学管理在组 织模式上的异化企业规模越大,管理层就越庞大 海尔“砸组织”,就是要废掉这个既不决策,也不做有 效工作,只做“管理”的管理层,因为它产生的是企 业内部的“摩擦力”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研究了分工,认为分 工能够提高效率。
管理科学之父”泰罗和''经营管理 之父”法约尔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分工前提之下的分工产生了专业化,专业化与科层制结合,就产 生了流程原来一个人做的事,现在经过很多人、很 多层级,就形成了流程流程到极限,就会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只知道干什么事,不知道最终要达到什么 目的为了解决“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就需 要KPIo KPI就是流程把整体分散后,通过KPI再还原 然而,就像一个极复杂的钟表拆散后,非专业人士很 难还原一样,KPI最后也异化了完成KPI成为工作, 而不是通过KPI还原最终目标是工作科学管理的异化,使三大“成果”成了最严重的 问题,而科学管理的内在机理又很难解决这个问题 怎么办?管理让位于软件按照杜拉克的说法,管理是一项知识工作,非一 般人所能掌握管理复杂到一定程度,就会超过多数管理者思维 的极限,即使受过管理专业训练,也无法实施有效管 理就像跨国公司的规模太大了,流程太复杂了,人 的大脑计算能力已经应付不了,于是,产生了新的管 理规划系统和管理软件管理让位于软件,比较典型的是ERP和IPD的一 度盛行柳传志说,没有ERP就没有联想任正非说,对IPD要“削足适履”为什么ERP和IPD那么重要?就是因为流程的无限复杂,只能通过电脑计算才能解决 管理问题了,这当然也是管理的异化。
如同那些流程 复杂的大型跨国公司已经无力解决自身的管理问题时, 就需要IBM这类公司提供管理“解决方案”当管理让位于软件时,它会产生三个问题:一是 软件是编程的,只有相对固化才能编程,所以它更适 用于相对稳态的系统,而现在是一个快速颠覆与迭代 的时代;二是机器编程的管理,会让原来主动的管理者 变成被软件管理的“被管理者”;三是管理不再产生差 异化和竞争力,而竞争力来源于企业是否购买了更好 的管理软件跨国公司纷纷放弃编程化相对容易的生产制造系 统,改为外包形式,就是因为当“编程软件”成为共 享资源时,高度流程化生产制造系统已经不再是它们 的主要竞争力来源科学管理支柱的坍塌一个数万人的企业,最高层的决策怎么才能传递 到最底层呢?韦伯的科层制解决了这个问题,即通过 管理层次一级一级传递管理层次的产生,是因为管理幅度有限产生的 数万人的企业,因为管理幅度有限,即使最基层也一 般控制在不超过15-25人所以,企业规模越大,管 理层次越多信息社会的出现,信息跨越管理层次成为可能 例如,电子邮件出现后,办公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很多信息不再通过管理组织层层传达;群出现后, 成了一种沟通工具,甚至可以跨组织层次进行管 理。
小米宣称的“六大绝技”,即虚拟办公楼、关闭会议室、打乱上下级、剔除KPI、发动自营销、放权消费 者,都是建立在中国社会已经高度信息化基础上的 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信息无处不在,突然发现科 层制要被废掉了 由于社会的全面信息化和世界经济模块化,韦伯的科层制和专业分工不再是管理的 支柱编程组织”与“创意组织”在世界经济模块化过程中,出现了两类完全不同 的组织体系,我把一种称为“编程组织”,如生产制造、 销售;另一种称为“创意组织”,如研发、设计、创意、 营销富士康就属于编程组织,它是工业社会集大成的 组织体系,有严密的流程,每个员工只负责极其简单 的工作,整个流程设计是固定的,可以由计算机编程 的,或者可以由机器人替代的制造业越来越成为编 程组织但是,编程组织正在成为跨国公司的“公共配套 部门”,即外包部门而创意组织涉及研发、设计和营 销,是很难编程的,要不断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技 术,并且正在成为竞争力的源泉像苹果这样的公司,早就放弃了编程组织苹果 有三个完全不同的组织:一个是乔布斯开创的创意组 织,负责技术创新、设计;另一个是外包的代工企业(如 富士康),属于编程组织;第三个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组 织,即遍布全世界的营销网络。
在产业竞争时代,一个公司通常包括研产销的几 乎所有功能1990年代后,世界经济进入了模块化时 代,一个跨国公司可能研发中心在硅谷,设计中心在 伦敦,制造中心在中国,营销中心在纽约,呼叫中心 在印度苹果的生产制造外包,对世界经济模块化起 到了巨大的示范作用而中国制造的崛起,对世界经 济模块化也起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世界上很 难有一个这么大体量的经济模块新分工与新综合如果说科学管理始于专业化分工的话,那么现代 信息社会正在进行新的分工一类是模块化分工如前所述,生产制造、创意、 设计、研发,正在成为独立的模块,一个企业、一个 区域或一个国家,专注于某个模块,从而赢得竞争优 势,这是新的分工模块化分工,为创意组织专注于 创意领域提供了环境保证把不擅长的领域外包出去, 这是创意组织得以生存的前提世界经济的模块化, 提供了这种前提保证外包,也使得小微组织能成气 候另一类是开放平台的建立有的建平台,有的做 应用App就是一个重大创举,它意味着开放平台 在一个软件平台上,能够提供各种应用软件,使软件 应用更活跃甚至现在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平台,没有 平台,海尔的小微组织就很难独立生存在新分工基础上,出现了新的综合。
例如韩都衣 舍的“三人团”,它的设计和制造依赖外包,营销则依 赖平台三人团”的工作,就是把各个模块综合起来这是否又回到100年前的企业生存状态?当然不 是如果没有高度严格的专业训练,新的综合很难规 模化地实现既有专业基础训练,又能打通专业分工, 这是新综合的前提曾经提倡的“一专多能”在现有 环境下真的有用武之地了因为有新的综合,小微组织照样能干大事正如 外界眼中庞大的苹果公司,其实内核是个小微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