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沈阳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题.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31275068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06.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沈阳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部分中学化学常见元素原子结构及性质如表所示:序号元素结构及性质AA单质是生活中常见金属,它有两种氯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差35.5B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1/5③CC是常见化肥的主要元素,单质常温下呈气态④DD单质被誉为“信息革命的催化剂”,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①E通常情况下,E没有正化合价,A、B、C、D、F都能与E形成化合物②FF在周期表中可以排在ⅠA族,也有人提出排在ⅦA族(1)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与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3)①F与E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1∶1的两种化合物X和Y,区别X与Y的水溶液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F与C组成的两种化合物M和N所含的电子数分别与X、Y相等,则M的水溶液显________性,N的结构式为________4)C与E都是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用化学方程式表明这两种单质的氧化性强弱____。

      5)有人认为B、D的单质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氯化钠溶液中可以形成原电池,你认为是否可以,若可以,试写出正极的电极方程式(若认为不行可不写)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四周期第Ⅷ族 Mg3N2 离子 分别取X、Y各少许置于试管中,再各加入少量的MnO2粉末,迅速产生无色气体的是H2O2,无明显现象的是H2O 三角锥形 4NH3+3O22N2+6H2O Si﹣4e﹣+6OH﹣═SiO32﹣+3H2O 【解析】【分析】A单质是生活中常见金属,它有两种氯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差35.5,则A为Fe元素;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B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B为Mg元素;C是常见化肥的主要元素,单质常温下呈气态,C为N元素;D单质被誉为“信息革命的催化剂”,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则D为Si;F在周期表中可以排在ⅠA族,也有人提出排在ⅦA族,其化合价表现+1、﹣1,故F为H元素;通常情况下,E没有最高正化合价,A、B、C、D、F都能与E形成化合物,则E为O元素,据此解答详解】A单质是生活中常见金属,它有两种氯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差35.5,则A为Fe元素;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B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B为Mg元素;C是常见化肥的主要元素,单质常温下呈气态,C为N元素;D单质被誉为“信息革命的催化剂”,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则D为Si;F在周期表中可以排在ⅠA族,也有人提出排在ⅦA族,其化合价表现+1、﹣1,故F为H元素;通常情况下,E没有最高正化合价,A、B、C、D、F都能与E形成化合物,则E为O元素;(1)A为F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Ⅷ族;(2)Mg与N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3N2,它属于离子化合物;(3)①H与O元素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1:1的两种化合物X和Y,则X为H2O、Y为H2O2,区别X与Y的水溶液的实验方法是:分别取X、Y各少许置于试管中,再各加入少量的MnO2粉末,迅速产生无色气体的是H2O2;无明显现象的是H2O;②H与N组成的两种化合物M和N所含的电子数分别与H2O、H2O2相等,则M为NH3、N为N2H4,NH3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N2H4的结构式为;(4)利用氧化剂的氧化性处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以说明单质氧化性强弱,表明氮气、氧气的氧化性强弱的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5)Mg、Si的单质用导线连接后插入NaOH溶液中,Si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与氢气,可以形成原电池,Si发生氧化反应,故负极上Si失去电子,碱性条件下生成硅酸根与水,负极电极反应式为:Si﹣4e﹣+6OH﹣═SiO32﹣+3H2O。

      2.在铜、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如图所示)(1)负极是__________(填“铜”或“锌”),_________电子(填“失去”或“得到”),发__________(填“氧化”或 “还原”),电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2)电流由__________流向__________(填“铜”或“锌),铜片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锌 失去 氧化 Zn-2e-=Zn2+ 铜 锌 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解析】【分析】锌比铜活泼,形成原电池反应时,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铜为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阳离子从负极移向正极,以此解答详解】(1)Zn、Cu、H2SO4构成原电池,由于金属活动性Zn>Cu,所以Zn为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2)铜为正极,溶液中的H+在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H++2e-=H2↑,会看到正极Cu片上不断产生气泡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阳离子从负极移向正极,由于电流方向为正电荷移动方向,所以电流从正极Cu经外电路流向负极Zn。

      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电极的判断、电极反应及电流方向等掌握原电池构成条件及反应原理是本题解答的关键3.A、B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乙为元素R组成的单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如图三个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个.若元素R与氧同主族,下列事实能说明R与氧的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有______.A.还原性: B.酸性:C.稳定性: C.沸点:若化合物B常温下为气体,其水溶液呈碱性答题必须用具体物质表示.化合物B的电子式为______;其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化合物B可与组成燃料电池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其反应产物与反应Ⅲ相同.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当1mol的化合物B分别参与反应Ⅱ、Ⅲ时,热效应为和,则反应Ⅰ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注:反应条件相同、所有物质均为气体.【答案】3 A、C 【解析】【分析】、B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乙为元素R组成的单质,反应Ⅰ、Ⅱ为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Ⅲ由化合物A、B反应生成单质,也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元素R与氧同主族,则R为硫元素,硫的非金属性弱于氧,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若化合物B常温下为气体,其水溶液呈碱性,则B为,根据转化关系可知,A为NO,乙为,据此答题。

      详解】、B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乙为元素R组成的单质,反应Ⅰ、Ⅱ为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Ⅲ由化合物A、B反应生成单质,也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Ⅰ、Ⅱ、Ⅲ,共3个;元素R与氧同主族,则R为硫元素,硫的非金属性弱于氧,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能说明S与氧的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有,还原性:、稳定性:,故答案为:A、C;若化合物B常温下为气体,其水溶液呈碱性,则B为,根据转化关系可知,A为NO,乙为;化合物B的电子式为;其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一水合氨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化合物与组成燃料电池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电池负极为氨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氮气和水,电极反应式为;当1mol的化合物B分别参与反应Ⅱ、Ⅲ时,热效应为和,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反应ⅠⅡ可得反应Ⅰ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点睛】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①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或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越容易(或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即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③氧化性越强的非金属元素单质,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非金属相互置换)。

      4.如图是常见原电池装置,电流表A发生偏转1)若两个电极分别是铁、铜,电解质溶液是浓硝酸,Cu极发生反应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2)若两个电极分别是镁、铝,电解质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Al电极是_____极(填“正”或“负”),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原电池的总反应是2FeCl3+Cu=2FeCl2+CuCl2,则可以作负极材料的是_______,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氧化 Cu-2e-=Cu2+ 负 Al-3e-+4OH-=AlO2-+2H2O Cu(或铜) Fe3++e-=Fe2+ 【解析】【分析】【详解】(1)虽然铁比铜活泼,但是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所以该原电池中铜被氧化,即铜电极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方程式为Cu-2e-=Cu2+;(2)镁虽然比铝活泼,但镁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所以该原电池中Al被氧化,即Al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方程式为:Al-3e-+4OH-=AlO2-+2H2O;(3)根据总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可知Cu被氧化,Fe3+被还原,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所以负极材料为Cu;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Fe3++e-=Fe2+。

      点睛】第1小题为易错点,虽然铁和铜都能被浓硝酸氧化,但要注意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所以该原电池中铜为负极5.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2)银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_____;(4)当有1.6 g铜溶解时,银棒增重______g 答案】Cu AgNO3 Ag++e- =Ag X(或Cu) Ag 5.4 【解析】【分析】(1)根据电池反应式知,Cu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Ag作正极,电解质溶液为含有银离子的可溶性银盐溶液;(2)银电极上是溶液中的Ag+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4)先计算Cu的物质的量,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出正极产生Ag的质量,即正极增加的质量详解】(1)根据电池反应式知,Cu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u作负极,则Ag作正极,所以X为Cu,电解质溶液为AgNO3溶液;(2)银电极为正极,正极上Ag+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e-=Ag;(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负极Cu经导线流向正极Ag;(4)反应消耗1.6 g铜的物质的量为n(Cu)==0.025 mol,根据反应方程式2Ag+(aq)+Cu(s)=Cu2+(aq)+2Ag(s)可知:每反应消耗1 mol Cu,正极上产生2 mol Ag,则0.025 mol Cu反应,在正极上产生0.05 mol Ag,该Ag的质量为m(Ag。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