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镜头组接技巧-剪辑点的选择课件.ppt
57页第五章 镜头组接技巧-剪辑点的选择《视频制作》第一节 剪接点的选择 一、动作剪接点 二、情绪剪接点 三、节奏剪接点 四、声音剪接点 “戏剧动作”、“镜头动作”, “把特定的、表现生活片断或场景、动作行为片断或流程的镜头素材,按照相应的生活逻辑、动作逻辑、叙述逻辑,连接并贯穿成完整、流畅和持续不断的‘动作串’,是剪辑的第一性工作《角斗士》片断:动作剪接点《转世情缘》特写:情绪剪接点 “父爱”镜头: 情节表述:儿子要离开家了,父亲偷偷地看着他走远方案一:拍摄方式:长镜头,保持镜头中的结构(构图)形式与时间压力(表演的动作节奏)剪辑效果:儿子离开家了,父亲从墙后探出身来看着儿子离开此时,父亲的表演节奏是连贯、完整的情感传递:父爱的深沉方案二:拍摄方式:拆分为两部分 “父亲从墙后探出头来”、“父亲看着儿子离开”;情节脉络:父亲一开始就站在墙后看着儿子离开,接着自己也黯然离开了,最终,还是忍不住从墙后又探出身来看儿子效果:父亲情感流程中出现了一个转折,为父亲的情绪增加了一个节奏方案三:情节:父亲看着儿子离开,自己也走开拍摄:空镜头的加入:儿子离家,父亲送他出门。
走着走着,儿子回头,看到的是一条空空的小巷,父亲已不在情感语义:父爱的三种形态—父爱的深沉、父爱的深情、父爱的冷静由情绪延伸至心理 好的艺术都与心灵有关特吕弗:“人生无结构可言”;伯格曼:《野草莓》,梦境与现实的混杂费里尼:《八部半》, 回忆、梦想交杂中的幻觉历险 阿仑.雷乃:《去年在马德里昂》,以心理连续性 取代叙事的连续性,“时刻忠于我们的直觉” 剪辑语法中最珍贵的语义表达,是对心理空间最坦诚、最深刻抑或最简朴的追问常用方式:声画对位; 虚拟时空、现实时空的交叉 案例《人间正道是沧桑》1 .台词:“这个世界上有两种理想:一种是我实现了理想,一种是理想通过我得以实现,纵然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四个画面,镜头2、3 不见发声者,但瞿恩的思索与瞿霞的翩翩起舞,足以摹写思绪的飘渺与境界的高格2 . 瞿恩就义段落:现实的就义场景 与 虚构的瞿恩、瞿霞对话场景一把枪击穿了现实与虚构的壁垒; 瞿霞的四个黑白特写与两个彩色特写的叠画组合;同景别同机位相接产生的震荡感;心理语义:瞿霞对哥哥殉道的扼腕之痛“当叙事摆脱了时间以及附着在上面的因果,它只能朝着深度发展” 3 、手抚麦芒的片断反复出现(一)、瞿霞坐牢八年后与丈夫谈起瞿恩,与哥哥的记忆涌上心头,瞿霞情难自禁晕倒在地,剪辑插入两次手扶麦芒的特写,黑白画面,意味着瞿霞被记忆袭击混乱的思绪与感伤的心怀;(二)、立青看到瞿霞受过酷刑、满是伤痕的手,再次出现黑白影像中轻抚麦穗的细腻的手,令人心痛;立青咆哮之后急速切拉出运动镜头,彰显内心的翻滚,同时这个段落也显示了…(三)、林娥在信中告诉立青:“瞿霞在狱中受到酷刑,无生育能力,与老穆的爱近似父女”,麦田片断插入,语义:理解、释然与祝福感;(四)瞿霞旧伤复发病逝写给立青的绝笔信,麦田片断插入:镜头中的瞿霞奔向田野又频频回首,语义:她最珍贵的情感留在立青心底最纯净的地方。
麦田的语义:耕种、收获;人生的景点, 杀戮中的抚慰,内心安宁的家园 梵高《麦田 群鸦》 一样的大地物候串起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形式的艺术,每一个场景都是心灵的容颜 守住心灵,守望精神,是创作者找到的一条回家的路 剪辑“点”的构成之一 动作的能量 “ 剪辑师在讲故事,每一个点都在琢磨观众心理,都要打在观众的痛处.” 剪辑点—“剪辑时由上一个镜头切换到下一个镜头的交换点”,它是剪辑体系中最微观、最基础的元素 动作,是戏剧冲突行动元的一个实体 影视艺术把动作纪录下来,使故事中的动作从一处立即能换到另一处,这是它的感染力的一个主要源泉 “把不同内容的镜头画面,选择两者恰到好处的链接地方,相互联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动作和概念 电视剧用影像的方式讲述故事,因为镜头的景别、角度、运动的组合和变换都是故事的修饰成分 为了让影像和剧情相互声援,为了使影像能容纳并点睛表演,为了在后期剪辑时有更多的素材诠释并再创作剧情曲线,在前期拍摄时导演会对镜头形式有诸多雕刻 苏珊朗格:“要使所有事件都具备戏剧性,就必须从动作的角度加以思考,而动作只属于生命”。
动作剪辑点的依据:以形体动作为基础,以剧情内容和人物在特定情境的行为(包括内在动作,如情绪、心态、节奏)为依据,结合实际生活中人体活动的规律来处理动作剪辑点的两种创作指向:一、平缓动作中动的流畅“三镜头法”: 分别选取动作启动— 力量爆发— 动作结果三个阶段最有代表性和表现力的片段,用三个镜头拍摄、剪辑到一起案例1 :《潜伏》第1集 运动自身的连贯性,在受众观剧思维的平稳行进中塑造流畅剪辑艺术的人性化案例2 :《我的父亲是板凳》第20集 抒情戏的败笔牵扯情感的影像呈现应该缓慢、细腻,尽量减少镜头变化 的痕迹,使观众的注意力凝聚在演员的情感处理上 二、高速运动中力的积蓄 案例:《新水浒传》第32集 武松“大闹飞云浦” 一个动作由多个不同景别、机位的镜头拍摄完成,剪辑时将这些镜头表述的动作进行轻微重叠,无形中增加动作的力度 剪辑剪辑 ““点点””的构成二的构成二——情绪的倾吐情绪的倾吐“凡是用语言难以完成的那些任务—呈现感情和情绪活动的本质和结构的任务—都可以由艺术品来完成,艺术品本质上就是一种表现情感的形式,它们所表现的正是人类情感的本质。
------ 苏珊. 朗格“情感之于文艺,其位置不下于(有时竟超过)意义” — 刘半农 文艺作品中的情感呈现源自文化本能的情绪倾吐,已经渗透在创作者的感觉世界和表达世界的诗性智慧之中,成为一种虔诚的话语方式,直指中国艺术的“生命本根” 电视剧艺术诞生于文学之后,它在用视听语言转述文学中最大程度叩问人类精神层面的创作吁求 在摄影和剪辑共同表述的声光时空场域里,情绪的倾吐不仅保留了自然情感的个体性和触发性,并且通过形象化和意象化的方式使之具备了更全面的表达能力 剪辑对抒情段落的贡献是找出最佳的情绪剪辑点 其创作的发力点在于通过画面中情绪的积蓄和释放过程,与观众之间建立一个情感通道实际操作中情绪剪辑点的组接不被动作逻辑和事件发展所制衡,而是听从人物的情绪热度和心理动向的召唤 人心微似纤尘,大于宇宙情绪剪辑点的选择处处皆是切点,段段皆可组合 并不存在固定的公式,也很难取成熟的规则 只能说,剪辑师对剧中的主旨内涵以及规定情境中人物情态的理解不同,甚至于剪辑师本身心灵的感受力、宽广性和容纳度不同,剪辑的效果就会有所不同。
但是,在影像奔流的情绪中往往携带着创作者的艺术冲动和体温,那些让观众注视的、凝望的情感,那些透过屏幕释放的冲动和温度能把观众的内心照亮,并让他们获得幸福和安宁的心灵雕刻,是值得言说的,这即是抽象又复杂的情感疆域中的一个个入口 1. 长度上的余音绕梁 增加镜头的长度,保留余幅,能够相对完整的展现情感事件 ,为情绪的发酵筑出一张温床 保证镜头长度来渲染、延伸情绪能够在诱发开拓观众审美想像空间的同时,产生审美接受的“二重情感” ,这种情感会产生一种知觉力量,那是向心的、无法抗拒的运动力,是跟思考、诗意 、哲思息息 相关的体悟 案例1: 《 悬崖》 第16-19集 “ 强情节、多悬念、快节奏”谍战剧中的一次超越解读关键 : 经由至少六个不同的微妙情绪凝结而成的复杂、丰饶的情感晶体,在这一段落的最后一个镜头处寻得释放 段落分析: 这一路上集结的情感: 1.顾秋研死里逃生的后怕和痛定思痛的委屈 ; 2.周乙对顾秋研冒死发报的敬意和对她 生还团聚的喜悦; 3.秋研困境中不向周乙求救的舍己保全; 4.周乙为经历劫难的秋研安排一切的体己关怀; 5.怀孕的顾秋研终于能在自己最低落的时候见到丈夫的万分欣喜 。
当然这个过程还要嵌入一个更复杂、更无奈的情感:秋妍对瓦西里耶夫的惋惜与愧疚 如此复杂、丰饶的情绪凝结成一个情感晶体,在这一段落的最后一个镜头处寻得释放 这是一个空镜头,周乙和顾秋妍的车子在一个积雪的林荫道上缓缓徐行细读:侧脸特写、音乐、空镜头音乐不只是一个抒情的声音背景,而是寄予着两人的圣洁而纯净情感的意象顾秋妍第一次进入餐厅点曲,被瓦注意,音乐成为两人的媒介第二次两人合唱 ,谈论文学、音乐、建筑在这场关于艺术、通向灵魂的对话中,顾发现瓦是个纯粹、简单有教养的绅士,怀着对理想和主义的执着最后一次,瓦告别宁静的生活郑重的和顾告别 当顾不得已发报时,她流着泪再一次听了一遍《苏丽珂》,并在去发报的路上把它扔掉,流露出自己对这个可爱的人的深深愧疚 当发报遭遇意外,自己冒死传递消息,瓦被一网打尽时,顾的心绪是极其复杂的,就像烟花沸腾的时候火焰霎时间掉入大海 此时这首《苏丽珂》再以背景音乐的方式响起,这种言语抚慰不了、手帕擦拭不掉的忧伤在舒缓的乐音、徐缓的车行、远去的风景中慢慢流淌 时下谍战剧的转场不超过两秒钟,甚至常常舍弃转场的行规。
而此处这个几乎无变化的空镜头在画面上停留了36秒 没有镜头绵延如此的时长,没有凝视和遐思,更不可能有形式的创造和情感世界形成的动人心魄的相会 “ 跨国营救”情节明线呈现的是对瓦西里耶夫 刺杀时间的追踪,以及顾秋研逃亡中的命悬一线 ,但这些生死故事之上都覆盖着一层更高贵的情感—周乙 对顾超越爱情的搀扶与默契 ,顾与瓦跨越阵营的欣赏与 惦念 《悬崖》 在众多谍战剧中脱颖而出的耀眼之处在于— 在“ 非常态”的战争语境中,书写人内心的“ 常态”—对美好、安宁的向往,对理想、信仰的执着,每个人物身上都带着爱意和祝福感 也唯有如此无暇的情感,才匹配得起全剧指向信仰的剧作灵魂2. 交叉中的情感传递 表现情绪的难点在于任务内心涌动的抽象情感难以通过影像符号的具象性找到恰如其分的能指,在几大艺术门类中,只有音乐的抽象和内向性最能切近情绪,所以往往在情绪的高点注入音乐元素以辅助呈现 增加镜头长度的做法,是将观众牵引到剧中人的情绪波动中,使之与人物的心愿合一,观众便会在他们进入的情境中调动自己的经验和联想,通过补充、内化甚至自我渲染和剧中人共同完成情绪的推衍过程。
实际上情绪本身是有关涉的,它可能生发于人与物的对视中,可能存在于复杂的人物关系网络中,循着这个角度挖掘,让主体和他不同的交涉对象相互联系、相互催化,也可迸射出情绪燃烧的火光 交叉中的情感传递就是指画面在情绪关涉的几个对象之间向彼此的反应和交流借力,酿造情绪浓度的剪辑方法 温和的交叉分布在人和眼中景的稽核中,情感外化为景物的形态,“一切景语皆情语”案例2 :《黎明之前》最后一集 为一段情节制定剪辑方案,剪辑师首先要做的是揣摩剧本,找出这场戏的xi点以及人物行为选择的精神支撑和剧作埋设,之后才可为剪辑进行力量配比 《黎》叙事筋脉:国共两党的智勇博弈 人物的精神操守:谭忠恕和刘新杰一样是个精神上伟岸的人,能够用英雄的胸襟珍视一切为理想作出的不论阵营的牺牲 祭拜水手、行军礼已然是时代最底线上个人品格得以超拔的最高峰而这一幕发生在分离的时候,谭的人格高度为刘德去留选择增加的负担,也让观众积攒了对最终谭孤独离场的同情分值戏点:前半部分的戏点是刘新杰对去留的思索,后半部分的戏点是谭忠恕从落寞、理解到祝福的情绪链条,而这一部分整体笼罩在一对生死兄弟分离的略带酸楚的氛围中。
极致的情绪询唤需要引爆新的遗憾,需要通过波澜壮阔的节奏、真情缱绻的光影来配合调度修改:三个层级第一层级:将刘的车扭转方向与谭分道扬镳进行分剪插接,插进两人此时的神情;第二层级:(1)加入刘新杰思绪的翻滚—支撑起新中国长城的沉重牺牲(截取全剧事件、牺牲最激越的瞬间,用画面存在的方式填充刘新杰内心的缠绞,车的运动刚巧也为思绪的奔突提供了一个外部契机;(2)加入两人曾经一起经历的温馨回忆,与前一个加入塑成情绪的反差; 前一个加入之节奏应该趋向于思维奔突的动;后一个加入应该靠近情绪低沉的静,甚至增添慢速播放,则可为第三层级分离的感伤和落寞建立一个情感延宕的通道 第三层级:刘的车驶出画面,谭的反应,哀伤可以定格一个具有生死重量的两人照片 照片是一个凝滞,用时间的空间化,表达着对永恒的留恋; 照片是一个镜像,一个虚假的“缺席的在场”,曾经的生死见证成为现在天各一方的反衬接片尾曲 想象的加入、对比的添加,戏剧性场景的再放大,破解了镜头在两主体间交叉的沉闷感,拓展了精神世界所能达到的疆域通过对过去、现在时空中穿行的想象性虚构,于虚实之间为生命体验留下了咀嚼的余地。
回顾:《抹布女也有春天》》3. 虚实间的情思流转 在虚实之间创造审美的灵韵,让“象外之象”潜入观众的内心视屏 艺术意境并不室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是“ 特定的艺术形象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他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幻想的总和” 具有意境性的电视剧创作是: 透过风中之树,雾气笼罩下的土地,所眺望到的关于人生的一切 电视剧是写谁的艺术? 文学是关于什么的? 案例: 《借枪》 第20集 20‘“ 音响的介入,往往会以自身固有的声波震荡的物理连贯性取代画面的逻辑连贯性” 摄影机运动视点与观众视点的合一,之后需要再进一步转向与剧中人物视点的合一,最终达到观众与剧中任务情感的合一4.断裂处的情绪贲张 向连贯、完整、舒缓的抒情剪辑叫板,以 断续、跳动、疾驰的影像形态引爆情绪,这是一种在情绪端口处进行区域化的实践,并不侵入叙事实体这是当下的剪辑艺术在发现自身、彰显自身的强烈要求下走向成熟的必经过程 案例:《请你原谅我》第24集 19’ 29 第20集 20’’ 24集重场戏:广州玩,丢钱,徐天向何佳袒露自己在梅果面前是个道德矮人的心理障碍,对何佳完全撤消心理防线,他们之间感情天平趋于平衡。
第一次,徐天让何佳靠在自己肩上,唱起最爱的歌这是两人关系的分水岭 二人关系:何佳的不离不弃、矢志不渝打动了徐天,他终于敢于选择,敢于肯定生活的方向在哪里 这是一个典型的抒情场景,在状写这些“第一次”的时候,惯常的剪辑用法是将画面悄悄的锁定在演员重场戏时饱满的情绪状态中,将外在形式减到最弱,确保表演的灵韵 这场戏加入了正面拍摄和前侧面拍摄两条素材,拆分为6个镜头共同组成一个情感语句 6个镜头景别差别不大,镜头4/5/6又是完全同机会同景别,在同一条素材中“挖剪跳接”的,这是一个必定导致抖动和断裂的镜头,为了使这个冲撞的句子获得抒情的语义性,剪辑师在镜头接合处用了“化入化出”和“淡入淡出”和黑场来做弥补,昭示时间推移的转场形式,把形式上的断裂编织进时间消逝的过程中,调动观众的观剧心理参与补足时间的空白 建构断裂、跳跃 甚至轰炸性的剪辑机制,以最大限度的触摸和表现人物的情感真实;用断裂的影像撰写热血贲张 的情绪,对表演进行添加和隔断 ,逐步提炼情绪表达的常规和惯例 这个过程中体现了视频剪辑的成长、自觉与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