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小学语文策略教学的方法与步骤.docx
5页浅谈小学语文策略教学的方法与步骤 (贵港市港北区西江中心小学广西贵港537100)有道是“授与鱼,不如授于渔”可见,教学中交给学生学习方法是多么重要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某种策略,重在引导学生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即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知教师应用策略的过程与方法,然后加以归纳和总结,并引导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自主尝试运用策略,实践后对效果加以反思,从而逐渐掌握策略并加以运用下面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的教学为例,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策略教学的方法与步骤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的专题是“自然奇观”围绕这一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因为这几篇课文都描写了自然界的美景、奇景,画面感很强,所以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一学习策略1.教师示范,感知策略教学本组的第一篇课文《观潮》时,教师要以其中的重点段教学为范例,有意识地进行示范,引导学生感知“边读边想象画面”的策略1.1读课文,想画面;①自由读文,想象画面引导学生自由朗读描写潮来时的壮观景象的三、四自然段,要把语言文字变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头脑中,仿佛身临其境,切实感受到大潮的壮观。
②交流画面,初谈感受说说自己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为什么看到了那样的画面此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意,体会潮来时的壮观如“闷雷滚动”、“山崩地裂”、“一条白线”、“白浪翻滚”、“万马奔腾”等等1.2想画面,读感受;想着画面的景象,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再现出来此时,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进行想象、朗读把抽象的感受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和声音加以展现,使人听到朗读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深受震撼1.3想画面,述文字;引导学生看文中的插图,回顾刚才想象的画面,根据重点词语的提示,来描述画面,背诵课文这样,文字和画面都随着朗读与背诵进行了内化,两者合二为一,融为一体经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在体验中对学习策略获得了清晰完整的感性认识,为下一步发现和领悟策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回顾小结,归纳策略在学生有了清晰、完整的感性认识之后,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对刚刚经历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在回顾中归纳、提升,总结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的学习步骤,并科学地对策略加以命名如在学完《观潮》这篇课文的三、四自然段后,就可以问学生:“刚才我们是分几个步骤来学习这两段的?每一步骤是怎样做的?”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对刚才的学习过程进行梳理,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发现和领悟的内容简明准确地加以总结。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一学习策略的实施步骤3.自学实践,运用策略通过前两个步骤的实施,学生已经在老师的引导下体验了“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一策略的全过程,并对策略的实施步骤进行了归纳策略的掌握,不但要靠讲授,要理解,更重要的是要靠实践和应用所以,在此基础上要给学生自学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尝试过程中运用策略,把策略转化为自己的学习能力在教学本组的第二篇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时,就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运用自己理解和归纳的策略,结合自学提示自学这篇课文在学生自学之前,要用课件出示策略,强化学生的意识,防止自学过程的混乱;同时还要向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这样,学生既明白了策略的内容,又弄清了自学的要求,就能按部就班地进行自学在学生自学、交流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自学情况,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点拨,使他们更加顺畅、更加科学地运用策略进行自学4.检查效果,巩固策略通过检查,能学生看到自己运用策略所取得的成绩,获得成功的满足和喜悦,激发学生运用策略的兴趣,同时可以纠正不足,查找原因,促进今后策略运用的科学性在学生自学《雅鲁藏布大峡谷》后,可以抓住文中的重点段落,根据策略运用的三个步骤来检查自学效果:1.说说在读三、四自然段的过程中,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为什么看到了那样的画面?2.想象着画面的景象,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再现出来。
3.看文中的插图,回顾刚才想象的画面,并根据重点词句的提示,来描述画面,背诵课文在检查刚才中,要引导学生边汇报边反思,发现自主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有欠缺的地方,再让学生根据策略继续自学、检查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运用策略,还学会了自己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通过以上四步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能掌握“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一学习策略在接下来学习本组的《鸟的天堂》、《火烧云》这两篇课文时,教师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策略,反复实践、反思、改进,学生对策略的运用会更加熟练,策略会在无形中得以内化在学完整组课文后,引导学生读读《语文园地一》的“我的发现”,他们就会很自然地与对话中的小林、小东产生共鸣:“边度边想象画面”是学习写景课文的一个重要策略在认识到策略的重要性并具备了运用的能力之后,这个策略会成为学生以后学习此类课文的必胜法宝收稿日期:2011-12-25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