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德阳市富兴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26页四川省德阳市富兴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学说认为,生物在发育过程中受到基因控制,许多细胞会正常地走向死亡因此,下列不属于这种细胞死亡现象的是:①脑细胞因缺血而死亡 ②人胚胎时期的尾后来消失了 ③寄主细胞因病毒的复制释放而消亡 ④花冠在传粉后凋谢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C2. 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涵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为什么F1只有显性性状、F2又出现隐性性状?”属于孟德尔提出的问题之一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D.“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参考答案:B3. 双亲正常生出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44+XXY的孩子,关于此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若孩子不患色盲,出现的异常配子一定为父亲产生的精子B.若孩子患色盲,出现的异常配子一定为母亲产生的卵细胞C.若该孩子长大后能产生配子,则产生含x染色体配子的概率是2/3D.正常双亲的骨髓造血干细胞中含有23个四分体参考答案:B4. 在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各酶的作用对象正确的是( )A.解旋酶—肽键、肽酶—碱基间氢键、ATP水解酶—磷酸基团B.肽酶—肽键、解旋酶—碱基间氢键、ATP水解酶—高能磷酸键C.ATP水解酶—NADPH、肽酶—碱基间氢键、纤维素酶—原生质体D.肽酶—R基、解旋酶—脱氧核苷酸、ATP水解酶—ATP参考答案:B5. 胚胎干细胞培养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的培养液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成分不同之处是不含有动物血清B.②过程采用酶处理的方式将内细胞团细胞分散开C.③过程培养基中需加入经紫外线照射后的成纤维细胞,以促进胚胎干细胞分化D.早期胚胎继续发育会在外层形成滋养层细胞,最终这部分细胞发育为成体的一部分参考答案:B6. 关于核DNA复制与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某个细胞的一生中,DNA只复制一次,基因可多次转录B. 在细胞分裂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后,基因转录水平下降C. 在细胞分化期,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可同时进行D. 转录时,不同基因的模板链可能不同,但特定的某一基因模板链固定参考答案:C在某个细胞的一生中,核DNA只复制一次(细胞分裂),基因可多次转录,A正确。
转录需要DNA解螺旋,而分裂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是不利于转录的,因此基因转录水平下降,B正确细胞分化时,不进行DNA的复制,真核细胞转录与翻译不能同时进行,C错误DNA分子上不同的基因转录的模板链可能是不同的,但特定的某一基因模板链固定,D正确7. 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如果褐色的雌兔(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灰色(t)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A.3/4与1∶1 B.2/3与2∶1C.1/2与1∶2 D.1/3与1∶1参考答案:【知识点】E8 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答案解析】B解析:由题意可知,褐色雌兔的基因型为XT0,正常灰色雄兔的基因型为XtY,因此它们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有XT、0,各自概率均为1/2,精子的种类有1/2Xt、1/2Y,因此后代有XTXt、XTY、XT0、0Y,各自概率均为1/4由于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为2/3,雌、雄之比分别为2∶18. 下列有关“S”型曲线K值的改变与事实相符合的叙述是 A.X轴为外界蔗糖液浓度,Y轴为叶肉细胞渗透失水量,在c点时,去除细胞壁,K值将不改变 B.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点提高CO2的浓度,K值将不改变 C.X轴为氧气分压,Y轴为水稻根细胞对硅的吸收速率,在c点时中耕松土,K值将降低 D.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提高参考答案:A9. 如图所示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H]的场所是结构AB.蓝藻细胞内因不含上述结构,所以不能发生图中所示反应C.ATP在结构A中产生,在结构B中被消耗,能量储存在甲中D.如果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C3的含量将会增加参考答案:B【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专题】模式图;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分析】1、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A类囊体薄膜上;2、光反应场所在A类囊体薄膜上,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场所是B叶绿体基质,能量变化是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解答】解:A、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过程中水光解后能产生[H]和ATP,光反应的场所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即图中结构A,A正确;B、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C、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反应场所是A叶绿体基粒;在暗反应中被利用,暗反应场所是B叶绿体基质;经过光合作用过程,将光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甲中,C正确;D、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还原氢和ATP不能形成,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受阻,同时二氧化碳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的过程仍然进行,因此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含量会升高,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比较,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10.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均会发生[H]的还原反应B. 中心体和核糖体参与低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C. 溶酶体可为细胞代谢提供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物质D. 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且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参考答案:A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可产生[H],但不会发生[H]的还原反应,[H]的还原反应发生粒体内膜上进行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A项错误;在低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在前期参与纺锤体的形成,核糖体在间期参与蛋白质合成,B项错误;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氨基酸、核苷酸等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C项正确;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且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D项正确。
11. 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基因P、p和Q、q控制,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假设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花的颜色为紫色,其他的基因组合则为白色依据下列杂交结果,P:紫花×白花→F1:3/8紫花、5/8白花,推测亲代的基因型应该是( )参考答案:D12.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C.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D. 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参考答案: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内容),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范围)它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故A正确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动物一般属于消费者,故B正确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故C错误湿地生态系统是由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能调节区域小气候,有地球的肾之称13. 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B、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E生物数量大量减少,推测短期 内与之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D增 加,F减少C、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D、E、FD、A→C过程中碳流动形式主要以含碳有机物形式进行,F→B以CO2形式进行参考答案:D14. 下列关于生物遗传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个体数量一定比隐性性状个体多B.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性个体中易于表现C.一对等位基因中,基因频率相等时,显性性状个体数量多D. 在一对等位基因中,基因频率大的一定是显性基因参考答案:C15. 细胞代谢受酶的调节和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对于一个细胞来说,酶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发生变化D.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参考答案:A【考点】3B: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分析】1、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不同酶的最适宜温度、PH可能不同,高温、强酸、强碱等可以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使酶失去活性,低温使酶活性降低,但是不会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2、酶的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一个个体各种体细胞基因表达的种类和数量可能不同,酶的种类和数量可能不同,从而使不同细胞的代谢途径不同.【解答】解:A、酶是蛋白质或者RNA,本身是催化剂,也可作为底物被蛋白酶或者RNA酶降解,A正确;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但是并没有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B错误;C、同一个细胞在不同的生长时期代谢速率不同,因此酶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发生变化,C错误;D、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只要有适宜的条件,同样具有催化活性,D错误.故选:A.16. 下图为有髓神经纤维的局部,被髓鞘细胞包裹的轴突区域(b、d)钠、钾离子不能进出细胞,裸露的轴突区域(a、c、e)钠、钾离子进出不受影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 区域处于反极化状态,膜内离子均为正离子B.a 区域处于极化状态,细胞膜对 Na+的通透性较大C.b、d 区域的电位为外正内负,不能产生动作电位D.局部电流在轴突内的传导方向为 a→c 和 e→c参考答案:C17.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或化学能B.ATP的合成不一定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C.人体紧张或愤怒状态下,细胞内产生ATP的速率大大超过产生ADP的速率D.人体剧烈运动中,机体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细胞产生ATP的速率迅速增加参考答案:C18. 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参考答案:C [间期DNA复制,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加倍;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