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老子》四章课时作业----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31246313
  • 上传时间:2023-03-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89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老子》四章课时作业 --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5.1《老子》四章 一、语言基础落实练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有道者不处     处:为,做 B.自伐者无功 伐:夸耀 C.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泮:同“判”,判断 D.复众人之所过 复:弥补,补救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当其无,有车之用其安易持 B.故有之以为利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C.死而不亡者寿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D.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下列选项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A.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B.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D.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我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担任秦朝管理藏书的史官。

      B.《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共有八十一章传世,尽管其作者是否为老子尚有争议,但基本能反映老子的思想 C.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老子》等对其都有阐释古人认为上寿是百岁,中寿是八十岁,下寿是六十岁 D.牖,指室与堂之间的窗子秦代以前的“窗”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上的窗叫“牖”秦时多用牖,而窗少见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在列举车子、器皿、屋室等物来阐释“有”与“无”的关系后,作总结的句子是“         ,         ” (2)《老子》对偏执的人、自以为是的人以及自我夸耀的人都给予了理性的警告,其中“        ,        ”两句是对自我夸耀之人的劝谏 (3)《老子》不断强调积累的重要性,先用“合抱之木”来阐述;接着又以“      ,       ”来形象说理;最后指出走一千里路,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道理 6.请你从下面所述四个“是”字句中任选一句作为段首句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这一学派思想的理解要求:①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②不超过80字 北大哲学系著名教授王博在《心灵的四季》讲座中指出,可以用四季作为道具来呈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墨、道、法这四种“和而不同”的心灵,即儒家是心灵之春,墨家是心灵之夏,道家是心灵之秋,法家是心灵之冬。

      答:                                                                                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秉承“不敢为天下先”等道家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两千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提出“敢为天下先”的口号并以此投身于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的事业,这一口号激发了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民族前赴后继1912年,在清王朝的灰飞烟灭中,中华民国诞生了 老子凭“不敢为天下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孙中山凭“敢为天下先”赢得了中华民国的“国父”之称你如何看待“不敢为天下先”与“敢为天下先”呢?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100字左右 答:                                                                                二、文言文精读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B.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C.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D.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时起的 B.隐君子,原指隐居逃避尘世的人,最早见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是隐士与君子的结合 C.玄孙,曾孙的孙子,自身以下的第五代泛指远孙 D.太傅,周代设置,为辅弼天子之任历代沿置,多用为大官加衔,无实职又指太子的东宫官,西汉起称为太子太傅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积极入世的思想,与本文中老子对孔子的教导是一致的。

      B.老子认为真正生意做得好的商人即使家有万贯,看上去也好像什么都没有的样子;德行非常高尚的君子,表面上看起来却是十分愚钝的 C.孔子在告别老子后对弟子们说的一番话,彰显了圣人的虚怀若谷、温良恭俭,同时也从侧面烘托了老子见识远过于常人 D.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扰,百姓自然归于“正”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译文:                                                                               (2)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 译文:                                                                                三、古诗歌加餐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 汾阴行[注](节选) 李 峤 路逢故老长叹息,世事回环不可测。

      昔时青楼对歌舞,今日黄埃聚荆棘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 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注] 本诗吟咏的是汉武帝祭祀汾阴后土的史事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老”指的是老人,首句借“故老”引出感叹,这比诗人直接“长叹”更有感染力 B.诗人在五、六句中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山河破碎、民生凋敝的悲伤和对世事盛衰无常的慨叹 C.这首诗结尾两句与李白《越中览古》中“只今惟有鹧鸪飞”均采用了以景结情的写法 D.诗作语言浅易,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13.诗的第三、四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浣溪沙 欧阳修①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②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 ①欧阳修,早年被贬颍州,晚年又隐居于此,州城西北,有一然水泊,人称西湖,风景优美,是当时的名胜之地欧阳修常来此游览②六幺,唐代琵琶曲名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首句,描写出堤上踏青赏春之人随着画船行走的情形;一个“逐”字,不禁让人想到游人之多、景况之热闹 B.第三句是写一群少女在绿杨掩映的临水人家的庭院里荡着秋千、怡然自乐的美妙情景,欢歌笑语,让人心驰神往 C.下片首句,“白发”当是词人自指全句通过“白发戴花”这一细节,刻画出词人旷达不羁、乐而忘形的狂态 D.下片末句,词人发出感叹,表达出忘却贬官烦恼,愿在春醪中一醉方休的思想情感;然欢快之中却透出对人生的感慨 15.这首词在情感抒发上有何特点?请结合全词内容加以分析 答:                                                                                                                        参考答案 1.C泮:同“判”,分离。

      2.D 该项的“也”都是语气词前者用在句中,表示停顿;后者用在句尾,表示判断和肯定A项中的两个“其”都是代词,代事物B项中的两个“之”均为代词,“它,它们”的意思C项中的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却”的意思 3.B B项与例句都是状语后置句A项是省略句,“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C项是宾语前置句,其中的“自知”是“知自”的倒装,是“知道自己”的意思D项是宾语前置句,“是以”是“以是”的倒装,解释为“因此” 4.A 应该是周朝,而不是秦朝 5.(1)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2)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3)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6.示例一:儒家是心灵之春这个学派充满着温度,无论儒家的经典,还是儒者的生命经典和生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