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0年河南省新乡市曹岗乡农业中学高一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257810746
  • 上传时间:2022-02-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4.6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0年河南省新乡市曹岗乡农业中学高一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如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A点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B.曲线围成的部分代表有机物的积累量C.叶面积指数大约为5时,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D.叶面积指数超过7时,农作物将减产参考答案:D【考点】3J: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3O: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计算.真正的光合作用强度=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两条曲线围成的部分代表有机物的积累量.当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农作物有积累量,利于植物生长.当光合作用强度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农作物有积累量小于或等于零,植物不能正常生长.【解答】解: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交于A点,体现了两者的强度相等,A正确;B、农作物积累量是光合作用强度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曲线围成的部分代表有机物的积累量,B正确;C、叶面积指数大约为5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最大,即农作物积累量最大,C正确;D、图中农作物积累量是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叶面积指数在7﹣9时,光合强度大于呼吸强度,有有机物的积累,只是积累量较之前少,超过9时,农作物才减产,D错误.故选:D.【点评】曲线是满足一定条件的点的集合,在这些点中,起点、转折点、终点,曲线与纵横坐标以及其他曲线的交叉点等,隐含着某些限制条件或某些特殊的生物学含义,明确这些特殊点的含义是解题的基础.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坐标曲线图的含义,要从图中读出呼吸作用强度,以及呼吸作用速率和光合作用速率相等的点.2.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包扎伤口时,为了避免空气中微生物感染伤口,要用不透气的消毒布包扎严实B. 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淀粉、谷氨酸棒状杆菌以及发酵罐,可以生产味精C. 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酒精使其腐烂D. 提倡慢跑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细胞产生大量乳酸参考答案:A由于氧气的存在能抑制厌氧病菌的繁殖,所以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可以避免厌氧病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A项错误;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淀粉、谷氨酸棒状杆菌以及发酵罐,可以生产味精,B项正确;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如果稻田中的氧气不足,水稻根部会因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大量酒精的毒害作用,而使根系变黑、腐烂,C项正确;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原因之一是人体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积累大量的乳酸,会使肌肉产生酸胀乏力的感觉,D项正确。

      3. 某动物的精细胞中有染色体8条,则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分别是    A.32、16、64、64;                  B.32、8、32、64;   C.16、8、32、32;                   D.16、0、32、32参考答案:C 4.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是2:1:2 的时期是(  )A.前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后期和末期 D.间期和末期参考答案:A【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DNA含量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解答】解:A、前期和中期,细胞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都是2:1:2,A正确;B、后期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且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B错误;C、后期和末期细胞中都不含染色单体,且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C错误;D、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才开始出现染色单体,而末期没有染色单体,其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D错误.故选:A.5. 最能表明一个细胞特殊功能的是(  )A.细胞的大小            B.细胞核的大小C.细胞膜结构            D.细胞器的数量、种类参考答案:D6. 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某种方法处理后.加人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并加热,出现砖红色。

      该成分是A.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参考答案:C7. 如图表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装置甲中NaOH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CO2B.装置乙中瓶Ⅱ封口后应该静置一段时间再连通瓶ⅢC.相同实验时间内,瓶Ⅰ内酵母菌释放的热量比瓶Ⅱ多D.相同实验时间内,两组装置中澄清石灰水浑浊程度相同参考答案:D.【考点】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装置甲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方式,其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的作用是吸收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是检测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装置乙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方式,其中澄清石灰水是检测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解答】解:A、装置甲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防止干扰实验结果,A正确;B、装置乙中瓶Ⅱ封口后应该静置一段时间再连通瓶Ⅲ,以消耗掉瓶中的氧气,从而保证引起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所致,B正确;C、由于Ⅰ瓶中酵母菌进行有氧条件,能释放大量能量,而瓶Ⅱ中酵母菌进行无氧条件,只能释放少量能量,所以在相同时间内,瓶Ⅰ中酵母菌释放的热量比瓶Ⅱ的多,C正确;D、由于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无氧呼吸快而多,所以实验过程中甲、乙两装置中澄清石灰水都会变混浊,甲中混浊程度高且快,D错误.8. 蛋白质分子能够通过的结构有    A.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 B.细胞膜和液泡膜  C.细胞壁和核孔 D.选择透过性膜参考答案:C9. 小麦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

      现有两株高秆小麦,它们的亲本中都有一个是矮秆小麦,这两株小麦杂交,在F1中出现纯合体的几率是A.12%                   B.25%                C.50%                  D.75%参考答案:C10. 下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①②③④依次为(     )A. 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O、CB. 蛋白质、水、脂质、糖类;O、C、N、HC. 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C、ND. 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参考答案:D分析柱形图可知,①②③④在占细胞鲜重的比例是②>①>③>④,因此如果表示细胞鲜重中各种化合物含量,②、①、③、④依次是水、蛋白质、脂质、糖类;如果表示细胞鲜重中各种元素的含量,②、①、③、④分别是O、C、H、N.【考点定位】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碳原子的结构特点【名师点睛】1、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质、核酸等,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是含量最多的有机物,脂质、糖类的含量依次减少.2、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C、H、O、N、P、S等,其中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其次是C,H、N含量依次降低.11. 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最初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三明治”模型认为生物膜为静态的结构C.“三明治”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均匀的D.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参考答案:C.【考点】生物膜研究的前沿信息.【分析】流动镶嵌模型: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结构是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且认为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均匀的、固定的.解:A、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说明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正确;B、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组成,而且是静态的结构,B正确;C、三层结构模型并没有说明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否均匀的,而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C错误;D、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12. 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心肌细胞对Ca2+吸收量明显减少,而对K+、C6H12O6的吸收则不受影响。

      这种毒素的作用是(   )A. 抑制呼吸酶的活性    B. 抑制Ca2+载体的活动C. 改变了细胞膜的结构    D. 改变了细胞膜两侧Ca2+的浓度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细胞对这些的吸收都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施用毒素后只影响对钙离子的吸收而不影响其它主动运输吸收的物质,说明不会影响ATP的产生,应是影响了吸收钙离子的载体,故A错误,B正确改变细胞膜的结构后对所有物质都有影响,故C错误改变细胞膜两侧钙离子的浓度时结果,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分析能力13. 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通过细胞结构的顺序是(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液泡膜    ⑤液泡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⑤③ C. ⑤④②③① D. ⑤④③②①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主要是指液泡里面的细胞液渗透出来,因为中央液泡占据了植物细胞的大部分空间,所以在谈及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主要是液泡里面的水那么它出来的顺序应该依次是液泡、液泡膜、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也就是D选项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4. 要将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装片移动的方向应为               A.向左上方   B.向右上方    C.向左上方   D.向右下方参考答案:D15. 科学家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蛋白质的合成与核糖体、溶酶体、DNA都有密切的关系B.该蛋白质只能在有丝分裂间期大量合成C.缺少这种蛋白质的细胞,分裂后形成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发生异常D.该蛋白质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密切相关参考答案:C【知识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解析: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与核糖体和DNA有关,与溶酶体没有直接关系,可以发生在减数分裂间期该蛋白质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在染色体的均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缺少这种蛋白质的细胞,分裂后形成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发生异常,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的着丝点没有分裂,因此该蛋白质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无关思路点拨】理解蛋白质的合成以及细胞分裂的特点16. 由50对脱氧核苷酸构成的DNA分子,按其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可区别为多少种?说明了DNA分子的什么特性?①425种  ②450种  ③5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