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端午节》(附反思).docx
4页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端午节》(附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2、了解端午节有挂艾草以驱毒避虫的习俗,有赛龙舟的习俗,还有很多传奇、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奇等 3、端午节有特殊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外形、多种口味的 4、参加端午节活动,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5、探究、发觉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 了解民俗民风 2. 自制自玩龙舟 活动预备 粽子,做龙舟的材料,赛龙舟的录像或图片 活动过程 讲讲来历 包粽子、看图片 采艾草 制作 玩划 学读《过端午》 ( 延长) ------- ─→ ------------- ─→? ─→? ─→? 画画 故事儿歌 生 活 龙舟 龙舟 赛龙舟 A、师读儿歌、讲讲端午节的来历 (1)师读:五月五,过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教师讲屈原的故事。
(2)介绍端午节两项主要庆祝活动:包粽子、划龙舟 B、包粽子、看图片 (1)向幼儿介绍包粽子的材料,(粽叶,糯米,线)示范包法,幼儿用纸片折“粽子” (2)幼儿看图片,引导幼儿体会粽子的独特口味 (3)知道粽子是中国的特色点心,各地方包的外形各异,有三角粽,有长条粽口味不同,有红枣馅,有肉馅,有无馅的 (4)吃粽子时,我们习惯蘸蜂蜜糖,或者白糖,这样吃起来更香 C、采艾草、用途 (1)师出示艾草,让小朋友们观看在我们农村地区,艾草通常是长在田野边2)它的作用是驱蚊,辟邪把它插在门上 D、制作龙舟 (1)让幼儿观赏龙舟大赛的录像和图片,激起幼儿自制自玩的兴趣 (2)制作龙舟 将布围在用两根竹竿做成的船身上贴上各种彩色纸条 画一个龙头,制作龙的头饰 E、划龙舟 组织幼儿进展“龙舟大赛”船头的幼儿头带龙的头饰,其余儿童排成一队坐在龙舟里,按锣鼓节拍作划船动作也可两舟之间开展竞赛,哪队动作整齐哪队为胜 F、延长 通过学念《过端午》,画画《赛龙舟》来增加过端午节的感受。
最终,请小朋友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过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 教学反思 1.本课是一节社会课,我把这一节课的重点放在让幼儿通过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引导幼儿通过学习以多种表现形式制造端午节气氛在教案的设计上,整个教学内容安排紧凑也有肯定的条理,首先我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幼儿的儿歌作为课题切入点,一开头就给幼儿制造美妙的情境在课堂中我设计了以多种形式表现端午节来开阔幼儿眼界,增加幼儿的学习热忱,比方,包粽子,做龙舟,划龙舟等 2.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了许多缺乏的地方如在感受“做龙舟”的环节中,由于一些需要活动内容设计不全面,幼儿感受的过程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分析缘由主要是由于教师的示范不够;另外,幼儿视觉感受的第一资料.图片的制作上也有一些缺点这首儿歌简洁押韵,琅琅上口,深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津津乐道的是吃粽子,赛龙舟,以及门上插起来的艾草但是对端午节的来历,对屈原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并不感兴趣意识到孩子们的缺乏,我要给幼儿叙述屈原爱国的故事,还要通过音像资料,图片,加深孩子们对屈原的熟悉 3.假如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更加多方位地去了解孩子的认知以及学问上的储藏,为孩子们量身定做,制作合理的教学打算,促建孩子的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