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英汉习语与饮食民俗.pptx

26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24891185
  • 上传时间:2017-12-08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981.12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英汉习语与饮食民俗,第四组:唐雅文、高雅楠、周世燕、黄小敏、龙池,目录,1.习语的概念2.饮食民俗的概念3.英语习语与英语国家饮食民俗4.汉语习俗与汉民族饮食民俗5.中英饮食民俗之间的差异,习语的概念,习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又是语言的精华习语一词的含义甚广,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习语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其表现形式音节优美,音律协调,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它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饮食民俗的概念,饮食是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资资料,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动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饮食活动形成了民族性的饮食民俗和饮食文化饮食民俗主要是指人们在加工、制作、食用有关食物和饮料中形成的民俗风尚不同的地区、国家和民族会形成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英语习语与英语国家饮食民俗,一、英语国家饮食民俗1、日常食俗 英国的主要农产品是wheat,barley,oat,beet,potato等面包不仅是英国人的主食,而且随着早期的英国移民带到世界各地,特别是北美洲和大洋洲的英语国家。

      英国人的传统食品是:butter,jam ,cheese,pudding , pie.蔬菜有:potato,bean,pea,beet饮料有:milk,tea,beer,wine英国人的一日四餐,英语习语与英语国家饮食民俗,2、节日食俗西方最重要的节日为圣诞节,在12月24日这天晚上全家人一般都要相聚在一起举行圣诞晚餐餐桌上食品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其中最主要的一道菜就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佳肴-烤火鸡在西方人的眼里没有烤火鸡的晚餐就算不上是圣诞晚餐有时圣诞晚餐还要为“主的使者”设一席之位圣诞晚餐之后,人们还要上教堂报告佳音,并为唱诗班预备糖果、点心等英语习语与英语国家饮食民俗,二、与饮食有关的习语1、主食(1)bread面包英语国家最重要的食物为“bread”bread”为命名集合,可细分为半球型的加有肉或蛋的汉堡(hamburger)、长条形的热狗(hot-dog)、三明治(sandwich)以及小圆面包(bun)、烤面包片(toast)等与饮食有关的习语,面包、黄油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与此相关的习语比比皆是,其最普遍的意义是“生计,谋生之道、饭碗”如: ①bread & butter面包&黄油 One’s daily bread 每日的粮食;生计 Bread and butter 谋生之道、饭碗②bun 小圆面包 have bun in one’s oven 怀孕,与饮食有关的习语,(2)乳制品 ①cheese 奶酪 Big cheese 大人物 whole cheese 最重要的人物 ②cream 奶油 the cream of the crop 精华:最有字的人或物 cream of society 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与饮食有关的习语,2、肉类、鱼类(1)meat 肉 easy meat 容易完成的事情;容易击败的人 green meat 蔬菜,青菜 (2)beef 牛肉 beef about 诉苦;抗议 beef up 加强;补充人数;兵力等。

      与饮食有关的习语,(3)fish 鱼类 英国作为一个岛国,蕴藏着及其丰富的渔业资源捕鱼业在英国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英国工业革命以前,以捕鱼为生的人口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英语有很多与渔业相关的习语A big fish 重要人物Drink like a fish 酗酒Feed the fishes 晕船,葬身鱼腹Fish for compliments 沽名钓誉He eats no fish. 他是一个诚实、可信赖的人汉语习俗与汉民族饮食民俗,一、中国的饮食民俗1、日常食俗 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和北方种植稻类地区,以米食为主,种植小麦地区则以面食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粮食作物,例如:玉米、高粱、谷类、薯类作物作为杂粮也都成为不同地区主食的组成部分中国人的一日三餐,汉语习俗与汉民族饮食民俗,2、节日食俗汉族的饮食一方面受到本地区自然环境的直接影响,同时也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节日食品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用作祭祀的贡品 第二类是供人们在节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制品 第三类是节庆日和某些特定的场合馈赠亲朋好友或其他对象的礼品。

      汉语习俗与汉民族饮食民俗,二、与饮食有关的习语1、主食(1)俗语生米煮成了熟饭 老油条 (2)成语鱼米之乡 画饼充饥 五谷丰登 饥不择食(3)谚语煮饺子水要多,蒸包子火要猛,,(4)歇后语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饺子破了皮----露馅了2、水果(1)成语 顺藤摸瓜 瓜熟蒂落 望梅止渴(2)歇后语糖炒栗子---皮甜西瓜落地----滚瓜烂熟(3)谚语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中英饮食民俗之间的差异,一、饮食观不同----好吃与节制二、饮食的地位不同----“食”为先与“色”为先三、“吃”的对象不同----无所不吃与有所不吃四、饮食取向不同----美味与营养五、就餐方式不同----合餐与分餐六、就餐工具不同----筷子与刀叉,一、饮食观不同----好吃与节制,中国饮食观念的渊源,传统中国人“早晨起来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首先关注吃喝中国的饮食观念有深刻的政治源头:我国最早的政治学论著《尚书·洪范》就确立了“食为政首”的观点同时中国传统社会是等级制的社会,用来维持这种秩序的便是礼制礼起源于饮食西方饮食观念的宗教渊源,西方饮食观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强调人对上帝的绝对服从;尊重灵魂,主张人的理智,抑制肉体的欲望;轻视认得现世生命价值和意义,看中来世和天国的幸福。

      二、饮食的地位不同----“食”为先与“色”为先,中国饮食地位以“食”为先,中国文化体现出一种“吃的文化”夏丐尊在《谈吃》一文中说“中国人是全世界最善吃的民族····中国民族的文化,可以说是口的文化例如:历代统治者以“民以食为天”、“仓廪食而礼义兴”为基本方略,“丰衣足食”为“仁政”的理想目标西方饮食以色为先,西方文化认为过度饮食是种罪恶西方畜牧业发达,以肉食为主,肉食本身可口,所以西方人没有对必要对饮食进行装点法国的著名作家斯汤达尔曾说过:“看到自然或艺术的美,立刻就会想到爱情的形象三、“吃”的对象不同----无所不吃与有所不吃,中国人无所不吃,从饮食的对象来看,中国饮食素以原料丰富而著称中国人吃的范围极广,天上飞的,地上跑的,田里长的,水里游的,没有中国人不吃的从传统来说,中国人以五谷杂粮为主,蔬菜、水果、肉类作为补充据西方的植物学者调查,中国人吃的菜数有600多种,比西方多6倍中国人信奉“吃什么补什么”的医食同源观念其中有很多关于动物内脏的习语例如:“吃了熊心豹子胆”用来形容一个人胆大妄为西方人有所不吃,在吃的对象上,西方人有很多禁食食物最典型的体现在对动物内脏的选择上从饮食结构上看,西方人作为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后裔,以渔猎畜牧业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

      四、饮食取向不同----美味与营养,中重美味,中国人的饮食追求,在于“美味”美味”是中国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起源于人们的日常饮食活动中国文化的审美意识最初起源于人的味觉器官,这从“美”字的本意可以看出来《说文解字》中“美”字“从羊从大”,本意为“甘”味”在中国语言中的体现可见一斑: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味同爵蜡、余味无穷西重营养,西方人追求的是营养we eat to live ,not live to eat .”饮食对于西方人,在于维系生命的健康,而不是享乐西方的近代科学文明对西方的饮食习俗的形成影响极大西方人对待饮食首先讲究有什么营养,能产生多少热量,味道则是次要的例如: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即成五、就餐方式不同----合餐与分餐,中式合餐,“和”在中国饮食文化中还表现在饮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整合人际关系合餐制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和合、二元互补观念,同时也符合中华民族祈求团圆的心理需求在中国普通家庭的日常饮食中,每一餐都可以称为家庭的“团圆饭”西式分餐,西方在餐饮交往方式上是分餐制你吃你的我吃我的,这种“个人主义”的行为,在人际关系上既体现了个性独立,又表现了对他人饮食行为和习惯的尊重。

      分餐时的一种具体形式是自助餐自助餐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充分体现了西方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自由”六、就餐工具不同----筷子与刀叉,筷子,远古时期,人类最初是靠手抓吃食物的,后来由于火的使用人们可以食用熟食在烧烤食物是,不可能直接用手操作,需借助竹枝一类的工具来翻动食物 ,聪明的先民逐渐学会用竹条来夹取,这就是筷子最初的雏形筷子古时候称作箸,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箸从竹声”,说明筷子最初是用竹子做成的刀叉,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有关,他们生活在马背上,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走向定居生活后,欧洲以畜牧业为主,牛羊肉为主要食品,必须借助刀来切割肉,所以说刀最初是用于厨房用具的大约15世纪前后,为了改进就餐的姿势,欧洲人才开始使用双尖的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