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式塔疗法纯手稿.doc
23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十章 格式塔疗法目录格式塔治疗属于存在主义取向的心理治疗方法,代表人物是皮尔斯夫妇(Fritz Perls, Laura Posner Perls)格式塔疗法受到存在主义哲学、现象学和场论的影响,强调自我觉知,并通过增加来访者此时此刻的体验来帮助其完成过去的未完成事件,从而达到真正和谐的自我本章要学习格式塔治疗的人性观、基本概念(包括完形、此时此刻、未完成事件等)、基本方法(包括空椅子、绕圈子、完形梦境治疗等)和基本治疗过程第一节 概述格式塔疗法是基于场理论和现象学的存在主义取向的心理疗法,它是由皮尔斯(Perls)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采用许多具体技术,如对话演习、双椅技术、责任心训练、梦的分析等这些技术的目的是强化病人的直接经验,即“此时此地”经验,促进情感释放,面对冲突和矛盾,提高病人的意识性,使他们了解自己所运用的心理防御机制作为存在主义取向的一种疗法,它强调要从环境中看待一个人,要在个体与环境的实时关系背景下去了解个体它重视个人此时此地的感受,并且它要求心理咨询工作者与来访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对话关系及对生活和治疗过程的创造性和试验性态度它认为心理治疗中发生的治愈是来访者和心理咨询工作者之间有质量的会面的结果。
心理咨询工作者以对话的方式进行治疗,努力充分投入,让来访者了解他们理解和接受对方的体验,注意每一个干预的影响一、理论背景(一)社会背景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冯特的心理学延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斯金纳心理学的心理学史的发展线索我们也知道了机能主义是怎样在构造主义之后接踵而起,而行为主义又怎样在反对前面两个学派中发展起来的当这些主要的运动在美国形成和发展时,另一运动——一场革命——正在德国兴起这场革命是对构造主义的另一对抗,并进一步证明了前一个思想学派的重要性,因为它鼓动和激发出相反的观点,它是产生心理学新体系的有效基础 为了了解这场革命——格式塔心理学,我们必须追溯到1912年前后,正如吴伟士和希恩(1964)说过的,1912年对于心理学的旧理论来说,是一个“烦恼的年头”:当时,行为主义对冯特体系发起猛烈抨击,同时也反对新起的机能主义桑代克和巴甫洛夫的新的动物研究工作已有十年1911——1913年桑代克为他的观点已开始作出充分的说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对心理学的重要意义已迅速得到人们的承认,另一种新颖的研究途径精神分析也已经出现十多年了 格式塔心理学家在欧洲攻击构造主义,虽然是独立进行的,但和美国的运动同时发生。
开始时,这两种运动都反对冯特的构造主义,到后来,它们便逐渐互相对立起来格式塔学者和行为主义者之间存在着尖锐分歧:前者承认意识的价值,只是不同意试图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反之,行为主义则完全拒绝讨论意识,甚至不承认它格式塔心理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反复挣扎、辩论、斗争而产生的(二)科学背景 19 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界出现了许多思想潮流,对格式塔派心理学家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物理学界在这一时期抛弃了机械论的观点,承认并接受了场的理论场可以用磁力现象加以解释:把铁屑撒到一张纸的上面,当纸下放有一块磁铁并移动时,铁屑会随着磁铁向同一方向移动.并排列成特殊的形状铁屑很明显地受到了磁铁周围磁力场的影响,这个场不是个别物质分子引力和斥力的总和,而是一个全新的结构格式塔心理学家试图用场论解释心理现象及其机制问题考夫卡(Koffka)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中提出了一系列新名词:“行为场”、“环境场”、“物理场”、“心理场”、“心理物理场”等普朗克(Planck)是现代理论物理学家,对场论有过重大贡献,他强调事件的自然属性及对量的测定背后特殊过程的探讨,他反对经验论和对量的测定的过分倚重苛勒(Kohler)在1920年出版的《静止状态中的物理格式塔》一书的序言里专门向普朗克致谢。
苛勒在此书中采用了场论,认为脑是具有场的特殊的物理系统他试图说明物理学是理解生物学的关键,而对生物学的透彻理解又会影响到对心理学的理解三)心理学背景就心理学本身而言,对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直接影响的主要有马赫(Mach)和厄棱费尔(Ehrenfels)这两个人物而格式塔心理学的学术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末的 “形质学派” 格式塔疗法理论源自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的含义即“完形”,强调人的完整性和整体知觉:即个体有追求完整的倾向,一个不完全的完形就会引起注意直至完形出现和稳定为止;个体会依照其当前之需要,完成其完形皮尔斯认为要满足需要,就必须形成完形;个体的行为是一种整体,大于部分的相加总和;个体行为含意要由其生活整体的内涵中去了解如对人的认识,不能将人抽离环境(整体)来看此外,由于现象学上所指的现象,是指“个人凭感官所知觉到的立即经验”,而格式塔疗法深信“来访者对环境立即的觉察,而不去推论一些形成某一行为的原因所以,格式塔疗法是现象学取向的又因为该治疗法的基础是此时此地,因此也是存在取向的在格式塔疗法中,“觉察”、“责任”、“自由、选择”是很重要的三角关系,即察觉力愈强,自由的可能性愈大,而自己应为自己所做的决定,行为负责。
此即存在主义的味道而在格式塔疗法中,所采用的一些名词,诸如“投射”、“内化”、“压抑”等,是源自精神分析的,故格式塔疗法可说是受到许多学派的影响 格式塔心理学虽然与构造主义和行为主义有诸多的分歧和争论,可是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面却不谋而合它既不反对构造主义把直接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不反对行为主义视行为为研究主题,声称心理学是“意识的科学、心的科学、行为的科学”格式塔心理学家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直接经验和行为格式塔心理学家不反对把意识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并认为行为主义不用意识建立一种心理学是荒谬绝伦的,但为了避免误解起见,他们尽量不用“意识”一词,而是用“直接经验”代之行为也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由于格式塔心理学家把自然观察到的经验作为研究对象,所以知觉结构原则就成了他们早期研究的重点韦特墨(Wertheimer)早在1923年就指出人们总是采用直接而统一的方式把事物知觉为统一的整体,而不是知觉为一群个别的感觉后来,苛勒又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指出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易使人产生误解他认为反应很明显地依赖于组织作用,于是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公式:刺激丛——组织作用——对组织结构的反应。
格式塔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提出了诸多组织原则,它们描述了决定我们如何组织某些刺激,以及如何以一定的方式构造或解释视野中某些刺激变量二、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弗雷德里克·皮尔斯(Friedrich Salomon Perls,1893-1970),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疗法的创始人他出生于德国柏林一个中产阶层犹太家庭,因心脏病逝于美国芝加哥皮尔斯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是发展了一种心理治疗的新方法,他称之为“格式塔疗法”格式塔疗法(Gestalt therapy)又称完形治疗法,是自己对自己疾病的觉察、体会和醒悟,是一种修心养性的自我治疗方法,其基本前提是:如果人要达到成熟,就必须寻找在本身的生活方式中,自己所应负起的责任三、特点一般认为,有效的格式塔治疗必须具备以下四个特征:1. 通过觉察力(awareness)、现象学探索(phenomenological enquiry)和转变的悖论原则(paradoxical principle of change)聚焦于此时此地的体验;2.提供一种对话式关系(dialogic relationship);3.基于场理论(field theory)和整体论(holism)的观点;4.对生活和治疗过程的创造性和试验性态度。
一)聚焦于此时此地的体验格式塔疗法强调来访者“此时此地”的感受,心理咨询工作者不是只与来访者抽象的谈论情境及事件,而是会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如把当时的情境带到现在的情境中来促进来访者更加直接的体验它强调人应该将精神集中在现实的生活与感受当中,而不要对过去的事情念念不忘人的许多焦虑都产生于不能正确对待以往生活向当前生活的过渡,以逃避现实的做法来处理个人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压力这严重阻碍了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使人积极面对现实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帮助他完成内心中的那些未完成情结(unfinished business)这通常指个人因以往生活中的某些心灵创伤和刺激经历所留下的不良情绪体验(如懊恼、悔恨、内疚、愤怒等)它们犹如一个个心结系住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自由活动而要使人全心全意地投入现实生活,就必须排除这些心结的干扰来访者通过与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对话会不断懂得自己是如何感受和体验情境的,并且会创造性改变自己,因此格式塔疗法是经验性疗法二)提供一种对话式关系格式塔疗法采用马丁·布博(Martin Buber)的关系对话哲学,以体现心理咨询工作者和来访者的我/你关系这一精神在咨询手法上,强调帮助来访者由依赖环境转向自我支持,以使来访者从一开始就不依赖他人,尽量挖掘个人的潜能。
格式塔心理咨询工作者十分关注来访者的肢体语言,这些肢体语言会提供极其丰富的信息在来访者的语言信息方面,也十分注重来访者的深层含义例如当来访者用“它”来取代“我”,来访者用否认或语言中增加修饰词来拒绝自己的力量等等有效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应该从来访者的各种信息中挖掘其重要的情节,并通过提问题来帮助来访者找到主线,从而使来访者更加生动、清晰的体验此时此刻的感受三)基于场理论和整体论的观点格式塔疗法的理论基础是场理论、现象学和对话关系场论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必须在有机体所处的环境、背景中来对其加以理解,要将有机体视为一个不断改变的场中的组成部分基本原则是:有机体在场(field)中是相互联系、不断改变、相互关联且不断发展的 心理咨询工作者首先要将注意力放在探索个体和环境之间的边界(borderline)的变化上在当今格式塔疗法中,场已经成为了最为常用的术语之一场是心理咨询工作者、来访者以及他们之间发生的治疗关系、治疗过程的总和而且场总是处在不断被制造并修改的过程中现象学强调感知世界,我们的经验和认识都要来自于对世界的直接感知而不是通过解释或其他手段来推断其次,要鼓励来访者描述其感受,而不是解释其感受,对来访者的感受保持时刻关注。
心理咨询工作者要来访者描述其主观感受主要是要帮助来访者关注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而来访者的变化就在不断的感受中不知不觉的发生其疗法称之为现象学就是因为他聚焦于来访者对现在的知觉该疗法还认为人们总是不断处在成为、重塑以及发现自己的过程中同时,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看,这一方法聚焦于此时此地,聚焦于“什么”和“怎样”的答案以及“我/你”的人际关系(Brown,2007;Yontef & Jacobs,2008)四)对生活和治疗过程的创造性和试验性态度格式塔疗法属于人本主义/存在主义范畴,它认为每个人都有积极向上的潜能,人们天生具有与他人建立互惠关系的能力,自我实现是人类基本的动机,人们可以通过人际关系和领悟的过程而获得成长和自我治疗的能力(Yontef,1995)人都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心理咨询的中心任务是帮助来访者充分认识到自我在现实中的存在和感受由此,心理咨询不求为来访者的困难做解释与指导,而是鼓励来访者主动承担责任,促进自我的治疗与改善然而,在人们的童年阶段,人们这种自我实现的能力受到了父母或他人的阻断,久而久之,人们就习惯于用这种受阻断的能力或方式来看待问题但是正是这种受阻断的能力和方式导致了人们产生了心理问题,格式塔疗法就是要揭露和探寻这些依然在影响来访者生活的受阻断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