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学生“假学”现象及原因探讨.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83848319
  • 上传时间:2022-04-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学生“假学”现象及原因探讨摘 要:“90后”的大学生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巨大的压力使 部分大学生产生了厌学但乂不得不学的“假学”现象本文从课堂上、自 习时和考试中三个方面分析了各种各样的假学现象,探讨了假学现象产生 的社会、学校和个人原因,为消除大学生假学现象,形成优良的学习风气 提供了参考关键词:假学现象原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90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体90后”的孩子接受的是义务教育, 经历了多次教育改革,虽然体验过“减负”、“素质教育”,但这个时代的 孩子承受更多的还是学习压力、升学压力,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 这使得部分“90后”对学习缺乏兴趣甚至厌学经历过高考阶段长期繁重 的课业压力和负担,进入大学的“90后”对学习产生倦怠,缺乏目标,产 生了 “假学”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有社会的因素,有学 校的因索,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只有重视、发现和矫正大学生学习中的 各种假象,才能发扬“90后”的优点,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现代意识、适 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优秀人才一、何谓“假学”“假学”现象是指表面上给人以认真学习的假象,实际上没有真正学 会,表现为考试成绩不尽如人意,实践动手能力差的现象。

      可以表现在多 个方而,如“假听”、“假懂”、“假做”、“假看”、“假考”等[1]1•课堂上理论课的假学表现为“假听”、“假懂”,具体表现为上课迟到、早退, 甚至旷课、逃课;上课不带课本或带错课本;上课打瞌睡、看小说、玩手 机或做其他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事表面上在认真听课,但目光茫然, 面无表情,心不在焉听课时,不与老师互动或跟在老师后面随声应和, 好像听懂了,其实大脑不思考,思想不开动;或只顾听课,不能有所选择、 有所侧重地记好课堂笔记学生中能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人并不 多,课上不动脑筋机械地把笔记记成流水账,一节课下来,笔记记了好几 页,但完全不能理解,学习效率低下在实验课和实践课上,假学表现为“假看”、“假做由于教学资源 有限,在实验课和实践课上,往往3-4个人甚至更多人一组,大部分学 生以旁观者的心态上实验课,老师讲解、演示实验步骤时,不认真看、认 真记;自己做时,不动手,一个小组只有一两个学牛动手做,大部分学生 是观众即使是动手做的学生,也不清楚实验原理,不会处理实验数据, 不会作图,只会照实验步骤一步一步做2.自习时自习课上,假学也可以归纳为“假看”、“假做”很多高校要求低年 级学生上早晚自习,部分学生上自习时不知道干什么。

      早自习时昏昏欲睡, 甚至教室里趴倒一片;晚自习时,看小说,玩,盯着一页书可以看一 晩上上自习时不做作业,不复习老师上课讲过的内容,更不会预习由 于课上不认真听讲,课后不能自学,作业不会做,表现为大部分学生只会 照葫芦画瓢,只会做与例题同一类型的题目更有甚者,上自习时,照抄 别人的作业,完全不经过大脑,出现了很多低级错误老师批改作业时, 经常发现一个班的作业只有三到四个版本,有明显的抄作业的痕迹3.考试中应付考试或者考试舞弊,称之为“假考”一些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 不认真做作业、认真复习,等到考试前突击复习,死记硬背由于学习倦 怠,在大学生中存在这样的现象,距考试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会安慰自己 还有时间,不着急,记住了到考试也忘了;等到距离考试近了,又会想时 间来不及了,索性放弃为了能考及格,有些学生不择手段,各种作弊行 为屡禁不止在高校里,一部分学生由于基础比较差,学习方法不当或学习不够努 力,成绩一直不理想,每逢考试,他们总是惴惴不安,认为能得60分就 算万幸了为了不挂科,想尽各种方法作弊以提高卷面成绩另一部分学 生满足“60分万岁”,考试时估计能得到60分,或者算上平时成绩能有 60分,即使自己会做、考试时间还很多,或者稍微有点拔高、综合性较强 的题冃,也不愿意尝试做,早早交卷而万事大吉。

      还有一部分学生平时基 础比较好,学习认真,成绩名列前茅,但由于虚荣心强,为追求高分,为 了评上“三好生”、获得奖学金、取得就业优先权或免试就读研究生等, 把分数看得过重,不满足60分,为多得1分而产生了作弊的念头和行为[1]二、假学现象产生的原因大学生假学现象是学习倦怠的表现大学生学习倦怠,但碍于种种压力,不得不装作学习的样子,就产生了 “假学”现象一般来说,大二、 大三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高于大一学生,大二的倦怠现象最严重女生的 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比男生高,男生一般比较懒散,学习情绪更为低落[2] 大学生产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很多1 •社会因素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人们的价值 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社会的突变、机制的转轨必然对大学生的心理 产生深刻的影响尤其是转轨时期,我国高校的招生、教学、就业筹形式 发牛了重大变化,高校扩招的直接后果是降低了大学主的整体素质就业 形势严峻,就业制度不健全,致使大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一系列的矛盾 凸显,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一些大学生急功近利思想 严重,学习上得过且过,容易产生学习倦怠的问题一方面,经历过高考, 长期的高压使大学生精力耗竭,对学习感到厌倦,产生了消极态度和行为, 努力学习是为了考上大学,现在已经上了大学了,不需要再努力学习了。

      另一方面,我国的大学生学习压力要比中学生小得多,很少有人担心自己 无法毕业,他们有很多课余时间可供口己口由支配,却没有很好地利用, 他们的学习倦怠大多是由于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或缺乏学习的主 动性和积极性所引起的[2]2 •学校因素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虽然人学生数量有所增加,但教师的授课方式 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重视理论知识,忽视实践活动;重视智力因素,忽 视非智力因索;重视传授知识,忽视学生的能动作用和能力培养部分教 学内容陈旧,缺乏新意,学生不感兴趣,有些教师不主动更新知识,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教学方法单一老化,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主要 因为高校冃前的职称评定以评价教师的科研能力为主要标准,在一定程度 上抑制了教师在教学上的投入,导致教师平时疏于备课和研究学生的学习 兴趣加上教师在理论方面钻研得比较多,讲授的内容大多理论性强,提 不起学生的兴趣 从考试方式来看,冃前高校现行的考试方法中,普遍采用闭卷和开卷两种方法,以闭卷为主考试命题也以反映机械记忆 能力的题冃为主,反映知识的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性、提高性的题 目不多我国高校对学生的学术要求从来就不高:“上课记笔记、下课背 笔记、考试考笔记”,甚至划范围、勾重点。

      有的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 貝靠临考前突击就能过关,读大学如此容易,听不听课、做不做作业还有 什么关系呢?就算过不了,还可以参加补考,而补考淘汰率极小,对学生 形不成压力,因而也就激发不了动力从期末成绩评定来看,一般平时成绩占30%,卷血成绩占70%,如果 平时成绩有90分,卷面成绩50分,期末就能及格而如果这门课有实验, 卷面成绩只占60%,考40分以上就可能及格对大学生来说,不认真学习 对不起父母,不能顺利毕业;但对学习又实在没有兴趣,缺乏学习动力, 于是上课假装听课,作业抄袭完成,以提高平时成绩假学”而不是真 的不学习是为了提高平时成绩,为了对得起“大学生”这个称呼3.个人因素大学的管理相对宽松,学生口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对口己要求较高, 积极上进的学生学习目的仍然十分明确,能够合理分配娱乐和学习的时 间,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而自制力较差,缺乏明确学习目标的 学生,高考之后突然失去了方向,产生了 “不知干什么,不知怎么干,什 么都不想干”的心理进入大学后,没有家长和老师的耳提面命,经不起 诱惑,沉迷于网络游戏,FI夜颠倒的学生大有人在晩上睡眠不足,白天 坐在教室里自然没有精神听课,但碍于学校的管理,乂不能旷课,就产生 “假学”现象。

      三、建议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是祖国的栋梁,对于“90后”新一代的大学生由 于时代的特殊性,更应该引起关注消除假学现象,克服倦态情绪,可以 从以下儿方面进行尝试1 •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和高中的不同,适应学习方式和方法的转变明 确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要有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培养兴趣爱好,增 强责任感和使命感[3]2. 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无论是“三七开”的成绩评定方法还是“只认卷面成绩”的方法都存 在一定的弊端建立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建设多样性的课程教学体系3. 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加大办学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增加“小班”教学的比重高校应确定 课程改革目标、原则、方向,划分课程群,组建课程体系改革方案,精炼 教学内容,看重技能方法和能力培养,从课程设置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⑷参考文献:[1] 杨青•透视大学生的学习假象[J] •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8, 3: 36-38・[2] 孙晓莉•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成因研究[D] •研究南京师范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 李志兵.浅论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保障体系的构建[J]•学理论, 2011, 36: 217-218.[4] 孙爱玲•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III东师范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06.基金项目:"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 YGJ1295)O。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