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认知分析.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12755463
  • 上传时间:2021-11-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4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认知分析 郭蕾摘 要:否定副词“不”和“没”在汉语学习过程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这两个词语也是难以掌握的文章中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不”和“没”,也分析了这两个否定副词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从而突出这两个否定副词的重要性关键词:“不”和“没” 认知 学生 汉语教学一、引论1.选题缘由关于“不”和“没”这一对词语都表示否定,并且意思比较相近,但在用法上有许多不同之处;并且二者语法相对比较复杂,目前也没有很明确指出二者的关系绝大多数是对其进行传统的词性辨析、语义描写和语义特征分析,理论上的概括性和解释力不足认知语义学的发展为我们审视这一现象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一套新方法对“不”和“没(有)”的语义特点和差别进行分析2.文献综述在语法意义上,《现代汉语词典》第二项释义:“不”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丁声树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指出,在形容词及动词前加“不”字都可表示否定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指出,“不”可用在形容词、动词及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刘月华编著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中提到,汉语的否定副词“不”多用于现在、将来,同时也可用于过去,是对主观愿望和性质状态的否定。

      否定副词“没”的产生与发展使得汉语否定副词系统内部重做调整,从此与“不”形成否定副词二分天下的格局有关否定副词“没”的产生,徐时仪(2003)指出,“没”在唐宋时期由具体义趋于抽象义,后来逐渐取代了读音相近的“无”的“没有”义而成为否定动词综上所述,在否定副词“不”和“没”的整个研究过程中,前人都对这两个词做了大量的讨论、归纳总结,但是我们应该在前人的基础上,向更深的方向研究这两个词语二、关于否定副词“不”和“没”的历时演变否定副词“不”和“没”的历时演变汉语否定词在古代多且杂,缺乏系统性,同义现象比较常见,但是否定副词在中古时期就单纯化了在《经传释词》中:勿、不、否、非、无、毋都可以表示否定,可以交替使用,没有严格的区别1.“不”的历史演变不的字体演变(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 :萼足②副词:不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一直是表示“否定”和“没有”之意2.“没”的历时演变没字的字体演变繁体字,表示没有 “没”有两个读音 mi(没有)一般用做“没有”m(淹没)消失了,乂(没的右半部分为庄稼)但在汉语里就是表示消失的意思,如:“出没,淹没 ”等。

      三、“不”和“没”的对比分析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一致的,所以在共同认知的基础上给这个事物下定义,就有了“不”,而“没”也可以表示相近的意义,从而出现了两个词从古至今这两个词除了字体的演变,意思基本上都没有发生多大的改变,一致沿用至今二者之间存在着共性和差异性1.“不”“没”的差异性吕叔湘说:“一般的否定用‘不无论现在、过去、未来”,“要是我们的注意点在动词的动作性(做不做这件事),我们用‘不 ”,在论及“没”时,他说:“没(有)是完成式(即既事相)之否定”“要是我们的注意点在他的事变性(有没有这件事),我们用‘没 ”学者白荃更是认为主客观方面的不同是“不”和“没(有)”昀主要的区别一些语法论著或工具书已经各有侧重地做了解答,概括起来,那就是‘不否定主观意愿,‘没否定客观事实所谓‘主观意愿既包括动作的发出者(通常是句中的主语)做某事的意愿,也包括说话者的主观评价和认识所谓‘客观事实指的是动作的发生、进行、完成、或过去的经历例如:(1)我今天不上学2)我今天没上学2)句带有一种主观色彩,暗含由我自己决定2)句则只是客观地陈述一个事实,或者家里有事等等客观原因决定了我不去上学了,没有体现我的想法。

      例:“不”和“没”与动词或形容词组成的短语所对应的肯定形式见表格)表中的短语的对应就可以清晰地看出“没”否定动作的发生,只用于过去或现在不用于将来,而“不”就可以用于过去、现在和将来2.“不”和“没”的共性从表中得知,“不”和“没”的意思在动作行为方面都表示否定,而“没”在表示判断时却没有意义,在表示事物性质状态时都具有否定性,因此二者在表示否定意义上有相似之处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不同,至多是在语用的某个方面有一点微小的差异请看下面两个例子:(1)我没觉得你有什么与众不同 (2)我每天走路去上学不觉得累例(1)、(2)涉及的是同一个动词“觉得”,前者用“没”否定,后者用“不”否定如果将“不”和“没”互换一下,句子仍然通顺,而且语义也不会改变我们发现,有的动词(含附带的某个成分)受“不”或“没”否定,表义方面基本上没有差别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心理、感受动词如“感觉、感到、觉得、打算、在意、介意、留神”等;第二类为处所、时间动词如“在(家)、到、等”等;第三类是助动词如“敢、肯、能”等五、结论否定副词“不”和“没”从古至今被人们认知,二者的语法意义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关于这两个词语的研究还是有欠缺的地方,因此我们需要深入研究。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否定副词“不”和“没”,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让学生习得这两个词语,要注重学生对于这两个词的交际性练习,通过口语练习结合书面复习来教学参考文献:[1]王灿龙.试论“不”与“没(有)”语法表现的相对同一性[J].中国语文,2011(4).[2]王欣.“不”和“没(有)”的认知语义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 (4).[3]白荃.“不”、“没有”教学和研究上的误区[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3).[4]春范.谈动词前面的否定副词“不”和“没有”[J].汉语学习,1980(1).[5]陈枫.对外汉语教学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8:P89;P66-103;P110-153.[6]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P253-P258.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