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育目的-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主讲:郭孔生).ppt

25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5191693
  • 上传时间:2017-08-0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65M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现代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主讲:郭孔生,所谓教育目的,就是依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对人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识记,P116),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概念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回顾,《现代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主讲:郭孔生,理解,选择题,P117,《现代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主讲:郭孔生,,•教育目的,,家庭教育的目的 社会教育的目的 亲友的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的目的,,1国家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 学校、各专业的教育的 (培养目标) 3教学目的(或教学任务)4一种课程的目的(课程目标) 5一单元、一节课的教育目的(教学目标),《现代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主讲:郭孔生,课程的或教学的目标(简称教学目标) ——具体的教育教学要求,也就是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要求,教育目的(国家的或思想家理想中的) ——社会对教育的总需求,国家对培养人的总要求,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 ——对培养对象的专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现代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主讲:郭孔生,,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回顾,(不用记) ,118,《现代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主讲:郭孔生,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识记,124),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的素质的多方面、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发展。

      《现代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主讲:郭孔生,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生理、心理基础,是人的潜在力量,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社会关系方面的品,调节着人的活动的社会方向和行为规范,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核心,是人的实际能力,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能量基础,控制着人的活动的发动和停止,调节着活动的强度、速度与节奏,《现代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主讲:郭孔生,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 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一)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一)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P126,领会),所谓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大体上说,就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理论 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艾伦,《现代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主讲:郭孔生,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 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P127,领会),所谓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大体上说,就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理论。

      代表人物:柏拉图,孔德,迪尔凯姆,凯兴斯泰纳,纳托尔普,《现代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主讲:郭孔生,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 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三)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对立的 根源以及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P128-130,领会),二者的对立的,社会的现实,理论,根源,必须指出,没有哪一个时代的教育是可以完全超脱社会而纯自然地存在的《现代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主讲:郭孔生,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 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三)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对立的 根源以及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P128-130,领会),当社会处于比较混乱无序的时期,人道主义和浪漫主义倾向的思想家就会极力倡导社会本位论的主张,并以个人来反对社会,进而期望改变社会;,当社会处于比较上升和稳定的时期,具有唯物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的思想家就会极力倡导社会本位论的主张,并要求以社会来约束个人,以保持社会的繁荣与稳定《现代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主讲:郭孔生,,即人们对教育目的的根本性看法,主要指对教育所要培养人的规格质量的基本价值取向。

      P130,识记),1959年,诺斯在剑桥大学发表了著名的演讲《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他注意到科学与人文中联系的中断对解决世界上的问题是一个主要障碍第三节 20世纪教育目的观概览 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一)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现代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主讲:郭孔生,科学&人文大战——索卡尔骗局,1996年,纽约大学的量子物理学家艾伦·索卡尔向著名的文化研究杂志《社会文本》递交了一篇名为《超越界线: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释学》的论文,其常识性的错误居然能够蒙混过关,并最终发表,实在是对学术期刊的一大嘲讽这就是在学术界引起震动的“索卡尔事件”第三节 20世纪教育目的观概览 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一)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现代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主讲:郭孔生,所谓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即以人为中心和以人自身精神上的完善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目的观P130,识记) 哲学基础:人性不变、理性是人的最高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P131,领会) 基本特征:(P131-134,领会) 1、永恒化,赫钦斯,阿德勒“百本名著计划”2、理想化,非功利的目的,精神高于物质3、人性化,人的存在价值,萨特、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的主体性,自我设计,创造,超越,《现代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主讲:郭孔生,所谓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即以社会性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科学为中心的功利性教育目的观。

      实用主义,学科结构主义)(P134,识记含义) 哲学基础:实在是变化的而不是永恒的;事物应该具有有用性(P135,领会) 基本特征:(P136-137,领会) 1、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适应性;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过程,实践2、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功利性;教育是为了谋生,反对空谈发展、理想,文化,人格3、重视科学教育,自然学科,科学家,工程师,《现代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主讲:郭孔生,,所谓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即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方向的教育目的观P137-138,识记含义) 基本精神:(P138,领会) 1、科学精神是教育目的的基础;2、人文精神是教育目的的价值方向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必将融合,两者都只是教育的“一半”学会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学会做人 ,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学校的人化,教育的“人性化、人道化、个性化”《现代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主讲:郭孔生,第四节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与实践 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现代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主讲:郭孔生,(续表),《现代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主讲:郭孔生,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P142,领会)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二是坚持培养劳动者;三是坚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现代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主讲:郭孔生,(一)片面追求升学率,表现在:一是只注重少数学生的发展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发展;二是,注重学生的个别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素质的全面提高二)原因分析: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与人们对于教育资源的巨大需求之间的矛盾,社会选拔竞争与利益分配机制之间的矛盾还有传统文化,教育,用人制度,教育结构,高考制度,教育评价等问题三)对策:首先,有赖于社会的发展其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1、建立灵活的教育体制;2、加强新课程改革;三推进高考制度的改革;3、推进中等教育改革;4、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现代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主讲:郭孔生,第四节 全面发展的教育 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一、“五育”的基本要求(P144-146,领会),《现代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主讲:郭孔生,二、“五育”之间的关系(P146-147,领会),《现代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主讲:郭孔生,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本节学习结束,温馨提示:每次课后分散、及时复习《现代教育学全书知识要点梳理》 课后做《现代教育学基础练习题》 ;下次课前检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