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桃小康《简报》第46期,打造“贵州对外桥头堡”.doc
4页1 -松松桃桃苗苗族族自自治治县县开开展展同同步步小小康康创创建建活活动动简简 报报中中 共共 松松 桃桃 县县 委委 政政 策策 研研 究究 室室 第第46期期( (总总第第206期期) ) 松松桃桃县县全全面面小小康康建建设设工工作作领领导导小小组组办办公公室室 2014 年年 5 月月 5 日日打造打造“贵贵州州对对外外桥头桥头堡堡”——松桃松桃县盘县盘石石镇镇芭茅村芭茅村创创建同步小康建同步小康“示范村示范村”纪实纪实松桃自治县盘石镇芭茅村距县城 29 公里,与湖南吉卫镇接壤,松吉公路穿境而过,2010 年前是全省 100 个极贫村之一自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以来,该村以“十二个一”帮扶项目为主线,围绕“贵州对外桥头堡”的目标定位,打造“腊尔山片区民族特色新农村建设”品牌,扎实开展同步小康示范创建,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2013 年,该村总收入达到 5010 万元,人均纯收入为 22207 元,是 2010 年全村总收入 830 万元、人均收入 3700 元的 6 倍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 -一是依托投资 3 亿元的贵州省松桃梵净山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引资 11 亿元建 30 万头生猪项目的四川特驱投资有限公司德康牧业。
推行“园区+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多方协调,按农户贷款、政府贴息、企业担保的方式,解决群众发展产业资金短缺问题目前,已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带动了 123 户村民种植 3000 亩优质牧草销售给企业,有养殖大户 12 户(以养牛、羊为主),实现户均增收 1 万余元以上二是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集中流转农民土地,通过现代农业循环,促进农民增收,该村土地流转 5000多亩,种植烤烟 2700 多亩、中药材 2700 多亩、高产牧草 3000多亩,返季节蔬菜大棚 44 个,使 150 多户平均增收 8000 多元三是依托黔东草海发展观光旅游业利用省科技扶贫种草养畜项目资金 1500 万元,整合石漠化、国土整治等涉农项目资金5600 万元,建成了高标准人工草场 3.2 万亩,成功打造了“黔东草海”万亩草场2013 来,“黔东草海”万亩草场接纳游客 20 余万人次四是依托盘石被列为县“三星四特”小城镇建设机遇,鼓励支持群众发展第三产业,拓展增收渠道目前,全村有大小客运、工程车辆 62 辆,从事各类个体经营 118 户,户均增收达7000 余元加快“十二个一”建设步伐,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一是始终围绕“十二个一惠民工程”的目标和要求,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民文化广场、幼儿园、农民计生文化活动中心、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垃圾处理场、--- 3 -长 2.6 公里宽 24 米的新街建设、村级医院等民生工程已于去年底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芭茅寄宿制中学主体工程已竣工,预计今年 9 月即可投入使用二是按照“政府出一点、部门帮一点、干部掏一点、群众筹一点”的“四个一点”办法,整合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村民自筹资金 877 万元,完善通村通组公路、房屋立面改造、绿化工程、人畜饮水工程、垃圾池修建、连户道路硬化、房屋美化、街道路灯、休闲娱设施、网络电视村村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三是全面启动民生工程启动 100 套廉租房建设项目、224 套生态移民、315 户房屋立面改造、46 户农村危房改造、100 套建中建房点、一事一议、人畜饮水等工程,并对新建、改建房屋进行严格规范,要求全部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配套基础设施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治理,农村新风尚逐步形成一是以探索计生单元化管理为契机,扎实推行村民自治为丰富单元化管理内涵,该村将计划生育、产业发展、整脏治乱、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融入小单元管理,把单元化管理作为创新社会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进行打造。
目前,已拟定了村规民约,完成了 8—10 户的小单元划分及中心户长推选,完成诚信农村居民合同签订等工作,预计今年 8 月底完成全部筹备工作并正式运行二是建立健全贫困户帮扶机制,促进全村共同致富该村通过镇、村干部与极贫户采取“结亲”方式,通过“一帮一”、“一帮二”等措施,送技术、送资金、送信息到贫困农户手中,采取由大户带动,创建基地,引导农户多元化发展种植业和--- 4 -养殖业,目前该村已逐步从“无经济来源”到“有经济来源”,从“庭院小本经济”走向“规模经济”三是创新活动载体,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开展了黔湘边区篮球、象棋、拔河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了群众参与率达 100%的“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致富带头人”等评比活动,刷写了关于计生、法制、尊老爱幼、爱护环境等为内容的 1200 余平方米的文化墙通过开展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松桃县全面小康办 梁佳明)报:省、市全面小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四家班子领导 送:县全面小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县直 有关部门负责人;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 发:各乡镇、各部门全面小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邮邮箱箱:stxwxkb@ :0856-2348259 (共印 100 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