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边际学派先驱者.ppt

57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28530149
  • 上传时间:2018-01-1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37KB
  • / 5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10章 边际学派的先驱,边际学派的开端可以追溯到1871年,杰文斯和门格尔分别出版额关于边际效用理论的居于重要影响的著作古诺杜普伊特屠能戈森,丁长发 博士 副教授cfding@,边际效用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是这一时期以边际分析为核心的经济理论或经济流派的统称缓和各阶级之间尤其是劳资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成为当时经济生活的主题,边际革命就是适应这一要求而发生的1871年是边际革命的发端奥地利的门格尔、英国的杰文斯分别发表了《国民经济学原理》和《政治经济学原理》 边际革命出现后,迅速风靡资本主义世界,成为经济理论领域的宠物边际革命1、西方经济学史上三次转折点的演变 按照西方经济学界的一般意见,在最近200多年西方经济学史上,出现过三次较重要的“转折点的演变”,或者说“较重要的变革过程”①亚当•斯密革命即自由放任革命;②杰文斯革命即效用革命或边际革命;③凯恩斯革命即宏观经济学革命所谓革命就是对过去的传统的反叛2、什么是边际革命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经济学界发生了重大变化,“边际革命”兴起19世纪70年代初期, 英国的杰文斯(1871)、奥地利的门格尔(1871)、 瑞士的瓦尔拉斯(1874),他们三个人生长在不同的国家,居住在不同的地方,但几乎同时而又独立地提出了效用价值论或边际效用价值论,即提出商品的价值不是取决于劳动的耗费量,而是取决于人对效用的主观评价。

      以此为标志,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期间,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领域发生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它在西方经济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史称边际革命边际效用学派的发展历程边际效用学派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参与创建、发展、宣扬边际效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的为数众多的人物和学派的统称,也包括运用边际分析工具和方法的经济学家该学派以不同于传统经济学的面目出现,并很快得到传播,最后成为正统经济学的组成部分1、边际学派的先驱边际学派之前的几个世纪,边际效用理论或边际效用价值论的若干思想已在思想家们的论著中有所反映17世纪英国的巴尔本、18世纪中叶瑞士的数学家伯努里、 18世纪50年代意大利著名思想家加利安尼都提出了边际效用概念和进行了一定的边际分析以上称传统的效用价值论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30年代,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古典经济学占支配地位,效用价值论发展缓慢19世纪30年代以后,古典经济学衰落,为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发展提出了机会和刺激,传统的效用价值论开始发展成为边际效用价值论英国的劳埃德(1795-1852)被认为是明确以边际效用来说明商品价值决定的第一人。

      他对斯密的价值论提出置疑,比较早地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某些基本思想爱尔兰经济学家朗菲尔德(1802-1884),提出了边际成本和边际需求概念法国数学家古尔诺(1801~1877),也是边际主义的主要先驱者德国的杜能(1783~1850)是边际生产力论的先驱者,提出了相当完整的边际生产力理论法国工程师杜比特(1804~1866),在研究实际经济问题和政策选择中运用了边际效用原理与方法实际上,马尔萨斯、李嘉图等人也进行了边际分析最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经济学家戈森(1810~1858),他被认为是边际效用学派的直接奠基人他在1854年发表的《人类关系法则及人类行为规范》中提出了戈森定律,奠定了边际效用学派的基础戈森第一定律被称为效用递减规律即人们对某种物品的需要,随着需要的不断被满足,所感受到的享乐程度逐渐递减,直至最后达到饱和状态戈森第二定律被称为边际效用相等规律是指在效用递减规律作用下,达到最大限度享乐的方式一个人如果要从一定量财货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就必须把他在不同用途间进行分配,而分配的方式必须使得每一种用途上的财货的边际效用相等戈森定律是非常著名的,遗憾的是他的著作在他身前几乎无人问津,直到他临终前,他的书只销售了几本,他愤而停止发行,并予以销毁。

      戈森定律实际奠定了边际效用价值论以至后来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基础2、边际学派的产生(奠基)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瑞士的瓦尔拉斯几乎同时而又彼此独立地系统阐述了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思想,标志着边际效用学派的正式诞生,也标志着边际革命的兴起三部著作——(英)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年(奥)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年(瑞士)瓦尔拉斯《纯经济学要义》1874年西方学者常把1871年称为“边际革命”年,通过边际革命,直到马歇尔,最后形成所谓“新古典学派”3、边际学派的发展19世纪80年代以后,边际效用学派进入发展时期可以说,边际革命浪潮席卷了整个欧美理论经济学界在三位边际革命奠基人的祖国或学术活动基地,涌现出影响巨大的奥地利学派和瑞士洛桑学派——两个大支派以门格尔为祖师爷的奥地利学派拥有一批以维塞尔和庞巴维克为突出代表的门徒;以瓦尔拉斯为主的洛桑学派也有帕累托这样渊博和深邃的思想家杰文斯虽然没有创建出一个学派,但他的学说在英国同样找到了大批热心的追随者特别是边际主义学说在大洋彼岸美国不仅得到了迅速的传播,而且在克拉克等人手中还得到了极为重要的发展,这种发展终于使边际革命在比较完全的意义上得以完成。

      从理论内容上来看,边际革命的发展主要体现在:①对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深化和通俗化;②从基数效用论转向序数效用论;③边际生产力论的完成;④对包括边际效用论和边际生产力论在内的整个边际主义的不同形式的综合阐述4、边际学派的归宿边际主义学说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同它原本要反对的古典经济学融合或合流,正是在这种合流的形式上,边际主义思潮才似乎走向成熟稳定到20世纪初,边际学派已从异端和支流成为近代西方经济学中继古典学派之后的新的主流学派,史称“新古典学派”,其创始者和最大代表者就是剑桥学派的首领马歇尔边际效用学派的方法论边际效用学派在方法论上以反对德国历史学派相标榜,主张抽象演绎法其方法论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心理分析他们把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归结为人的无限欲望和资源的有限之间的关系把人的欲望及其满足规定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出发点2、个人主义他们把社会看作个人的机械总和,认为独立的个体是复杂的社会经济的缩影他们把鲁宾逊式的追求最大满足和利益的微观个体经济行为作为其理论分析的依据和典型模式3、在具体分析方法上强调边际分析和数学分析边际效用学派的两个大支派——奥地利学派——以心理分析为基础数理学派——以数学为分析工具。

      理论基础——边际效用价值论基本观点有——商品的价值是人对物品效用(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的主观评价;价值来源于效用,又以稀缺性为前提,其衡量尺度是边际效用;不能满足人的欲望的生产资料价值由其生产的最终消费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物品的市场价格是供求双方对物品效用的主观评价达于均衡的结果(包括马歇尔的局部均衡价格论和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价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最初被用于反对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后被用于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12.1.1边际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工业革命后的一百年时间里,和生产力巨大发展相伴随的是一系列新社会问题:财富和分配的不平等频繁的经济危机19世纪50、60年代劳资冲突日益严重古典经济学自由主义思想对论证社会和谐无能为力;而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有沦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的倾向13,12.1边际学派概览,14,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主张进行革命,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主张倒退回小生产的经济浪漫主义思想;主张通过限制财产权利、进行收入再分配等措施对社会不平等进行修正的改良主义15,边际主义者反对以上任何一种解决方案他们的方法:新起炉灶,彻底推翻以劳动价值论、客观价值论为基础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重新建立一套新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继续为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制度辩护。

      因此,和古典经济学相比,在指导思想上是继承的;在理论和方法上是革命的16,基本立场:,私有财产和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性在于:能够保证每个社会成员的需要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因而(财产私有制+自由竞争)是实现社会和谐与均衡的最佳制度17,12.1.2边际学派的主要观点,采用边际分析方法,关注经济中的边际量边际分析方法强调决策时最后一个经济变量成本收益对比的重要性李嘉图的地租理论中提出的边际原理)理性人假设和最大化原则经济主体进行经济决策时是理性的,追求个人快乐、享受、利益的最大化,避免痛苦以微观经济为重点,分析单个消费者、厂商的经济行为采用抽象演绎法,反对历史方法强调完全竞争边际主义者往往把他们的分析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假设基础上根据这个假设,经济主体是价格的接受者,根据市场价格做出决策18,强调需求在商品价格决定中的作用,和古典经济学家强调供给(成本)形成鲜明对比强调商品的主观效用均衡原则边际主义者认为,经济力量一般会趋于均衡,一旦偏离,相反的作用力就会发生作用,向新的均衡趋近将土地和资本合并,在分配理论中着重讨论工资和利息的决定将地租、利润和利息都看成财产性收入主张小政府,自由放任19,边际主义者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各种社会主义,甚至也反对资产阶级的政府干预经济。

      因此对于当时处于强势地位的资产阶级和有产者是有利的,不利于无产者,也和主张国家干预的官僚对立当然,边际主义者力主配置资源最有效的市场自由竞争制度,一旦促进财富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对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将有利有利于雇主、地主、富人,12.1.3边际学派对谁有利或为谁谋利,12.1.4边际学派在当时是如何有效、有用或正确的,边际学派提出了崭新的、强有力的分析供给,特别是几何图表与数学技巧边际学派的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对从复杂的现实世界中进行抽象是非常有用的具体:①一国的人均收入和部分人的积聚贫困化;②对于一个打的汽车公司而言,经济周期对其利润率非常重要;对于小的便利店的老板而言,经济周期还不如沿街的一家竞争的商店开业重要了;③总量分析和个案分析20,21,12.1.5 边际学派的理论贡献,边际分析方法和数理经济学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理性消费者的选择理论商品的需求法则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规模收益基本的垄断模型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局限:只关注个人最大化和合成谬误长期、静态和完全竞争是非常严格的假设忽略了经济周期理论和经济增长问题现实中诸如工作日、工资率和消费者行为决策往往受到历史和制度因素的影响最小的政府最好的观点已经过时了,22,12.2安东尼·奥古斯丁·古诺,古诺(1801~1877)是第一位把数学运用到经济分析中的经济学家,因而被看作是数理经济学的鼻祖。

      1834年,古诺在里昂任数学教授次年在格里莫任某学院院长1838年被召回巴黎任教育总督察,同年被授予荣誉军团骑士称号1845年被晋升为军官1854年任狄江某学院院长1862年退休,退休后积极著书立说,23,主要经济著作:《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之研究》,1838《财富理论原理》,1863《经济学说评论》,1876经济分析的特点:生产方面的成本、收益分析完全垄断理论和双寡头理论在微观经济分析中的贡献:第一个在经济学分析中运用微积分第一个提出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概念第一位提出完全垄断、双寡头垄断和完全竞争的精确数学模型的经济学家,24,12.2.1 古诺的垄断理论,古诺运用“需求曲线”和“需求规律”讨论了纯粹垄断条件下的价格决定即“一种物品的生产掌握在一个人手中时”,垄断者获得最大收入的价格及其决定的条件结论为: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将价格定在边际收益=边际成本那一点上25,首先,假设总成本和边际成本为0假定一个人发现他自己是一处矿泉水的所有者,而这处矿泉水又具有保健功能,这是其他人所拥有的矿泉水所不具备的毫无疑问,他可以把每升水的价格确定在100法郎但是他将很快看到需求是不足的这显然不是挣得大量财富的办法。

      因此,接下来他将把每升水的价格降到能使他得到最大可能利润的点上,如果F(P)代表需求量规律,他将在进行不同的试验之后,最终采取能使产品P*F(P)最大的P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