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学实验楼设计.docx
3页浅谈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学实验楼设计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摘要:从空间利用的角度总结了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学实验楼的设计经 验关键词:空间;流动;架空;化整为零作为空间的艺术,建筑的空间效果和感染力是设计成败的关键所在,自 然朴实的利用空间来解决功能问题,同时营造舒适宜人的牛活工作环境正是我们 追求的目标在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学实验楼设计中我们即坚持了这一目标师范 学院教学实验楼位于深圳大学校门北侧,毗邻师范学院教学综合楼,一路之隔是 学校里风格独特建筑一一演会中心,西面临街是南山区重要的城市干道一一南油 大道,地理位置特别重要基地东西长约50.89m,南北宽100.13m,南北高差 近3.5m,由于基地位置位于城市干道与校园干道的交汇处,乂是学校的正门, 所以视线和景观设计都要求较高新建的师院教学实验楼分为办公区、实验区和教学区三大部分,基地的 北侧布置办公区,作为现在师范学院教学综合楼与新建的教学实验楼之间的过渡, 并能够更好地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新楼的南面为教学区,主入口设在基地的东 部,利用入口前三角地带作为实验楼的集散广场,为教学实验楼提供必要的缓冲 空间,而且还可以作为教学部分与实验部分下沉庭院的空间过渡。
斜向布置的椭 圆形多媒体教室有空间引导的作用,使得新旧建筑能够有机地结合,融合于整体 环境木方案采用庭院式的空间布局,突出校园建筑的特点,与校园其它的教 学楼一致,南面逐步退台形成较好的城市景观充分利用地形的高差,使地下室 在南面漏出地面,做为一层处理,增加了空间上的变化,也使得地下空间利用率 得到提高,地下空间开放,与环境的结合更加紧密教学实验楼的空间组织充分 利用了南低北高的地势高差,将建筑嵌入地形,使地下室在南面露出地面,作为 一层直接对外我们还设置了一些下沉庭院,使地下房间也可以实现自然采光和 通风,即很好的利用了地形,又增加了建筑空间的变化交往空间的营造是大学校园建筑设计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本项目的设计 中,我们一直将其作为最重要的问题来对待为了方便学生课间活动,我们利用 了架空层、中庭和自然跌落的屋顶平台,为教师和学生们在每一层都提供了一系 列变化丰富的公共活动场所,这些镶嵌在各个楼层的室内外人尺度的活动空间, 不但为师生交流提供了平台,而且与连接着教室的线性走廊交相重叠,产生了十 分丰富的视觉感受和空间效果我们还利用这些公共空间将各个功能用房以及分 散的教室、实验室和办公室进行空间上的整合,创造连续变化的空间形态。
此外, 作为社交场所而灵活设置的台阶、平台、架空层,还能够使人即兴改变行动或活 动的方式,并与人的活动形成互动,成为极具活力的动态空间节点师范学院教学实验楼总面积近17000平米,在人部分建筑都较低矮的深 大校园内显的体量庞大,且位置临近正门,容易对校园主入口形成压迫感为此, 我们在建筑设计中采取有南至北采取退台式布置形式,化整为零减弱整体造型的 厚重感,同时使建筑更好地融入自然,为城市景观和观赏景观同时都提供了良好 视线自然形成叠落的活动平台不仅减低建筑对校门口的压抑感,同时还为不同 楼层的学生课间活动交流提供了大量的空间,提高了课间活动效率形成了轻松舒 适的学习环境建筑的的主入口位于东部,消防环形车道绕建筑外部一周,人行道路位 于建筑内部,形成外动内静的格局人行流线与车行流线完全分开,互不干扰, 教学用房被校园绿化所遮挡,不受城市干道和校园内主要道路的影响,闹中取静 机动车路线在外部环绕建筑,满足消防要求的同吋也和小剧场后台无缝衔接,方 便设备和布景的进出人流较大的多媒体阶梯教室安排在一层,有利于聚集疏散,相对集中布 置,也有利于学生的使用和管理多媒体阶梯教室弧形的外墙位于入口的醒目位 置,成为艺术专业师生悬挂演出海报的绝佳场所,宣传效果出色。
实验剧场布置于建筑的西南,位置相对独立,方便人流疏散,舞台有独 立的出口可与外部车行环道衔接,方便设备和布景进出实验剧场的顶层自然形 成了活动平台,与架空层无缝衔接,景观舒适教学实验楼的另一个突岀的特征是其空间的开放性虽然为了获得更多 的面积而采取了围合式的布局,但是通过不同方向利用架空、掏空等处理手法, 打破了建筑内外空间的界限,使其相互穿插、渗透,营造了室内室外相互融合的 空间效果为了使相对独立的办公区与教学区在空间上相互呼应,我们将办公区的 底层平台与教学区的庭院和架空连成一体,并在空中设有连廊,以加强两个区域 之间的联系这样办公楼便成为整座建筑的联络中枢,同时也为人流疏散和营造 丰富的空间效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建筑的内部,我们利用通高的中庭和空中 院落从竖向上将不同高度的横向流动空间连接成一个整体,并最终形成i种上下 内外贯通的动态的开放空间体系,不仅使建筑更好的融入自然,而口有利于空气 流通,非常适合重视通风的南方地区从建成以后的实际效果来看,这一处理手 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建筑内部也会有微风吹过,舒适宜人景观设计充分利用底层架空活动场地、退台屋顶和空中庭院等多种空间, 设置丰富的屋顶花园和廓道,起到了美化建筑第五立面的良好效果。
下沉式的内 庭院及休息平台,为丰富的人文景观的形成,提供了趣味性的场所绿化景观通 过各种流动的空间进入建筑内部,与整体互相渗透融合,为师生的休息与交流提 供了富有变化的活动空间我们在教学实验楼的建筑处理上追求平实、简朴的效果,采用廉价的建 筑材料和平实的表现手法,在朴素和简约的设计中寻求新的突破在建筑设计之 初校方便要求限额设计,控制造价在3000万元以内本方案从经济实用的角度 出发,在结构布置上采用规则的方柱网,除了实验剧场和几个大型多功能厅采用 集中空调之外,均考虑用分体式空调,以尽量节约投资因此在不影响整体效果 的前提下,我们经过多方努力,最终将造价控制在3100万元,而建成的效果也 获得了校内外的一致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