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四上6《爬山虎的脚》预习单、导学案6页.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文库****9
  • 文档编号:173540250
  • 上传时间:2021-03-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语文学科“361高效课堂”学生预习检测单(学生使用)学习内容人教四上6《爬山虎的脚》学生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 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5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4、 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预习检测导航一、“查”:资料袋: 1.收集关于作者“叶圣陶”和“爬山虎”的资料,记在积累本上2.用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记在语文书上二、“读”:至少把课文读两遍,标清自然段序号,练习把课文读正确、通顺三、“认”:1.请你正确认读下面的词语,查字典确定带横线的字的读音并写在括号中:触角 痕迹 嫩茎( )  舒服  均匀( )( )  重叠  牢固  漾起 空隙 拂过  叶柄( )  蜗牛  紧贴  蛟龙( )  枯萎逐渐  引人注意2.读准本课生字,完成“优化设计”第13页第一题3.一词多义完成“优化设计”第13页第三题) 4. 结合课文内容和前面查找到的词语的意思,按学号安排造句。

      1号同学:引人注意 2号:痕迹 3号:空隙 4号:触角 四、“写”:1.观察语文书第27页方格中的生字,“铺”左窄右宽,第七笔竖在竖中线上,第十一笔竖为悬针竖叠”上部小而紧凑,中部宽托上盖下,最后一笔横要长茎”艹要宽,横撇和点要舒展,“工”的横要长逐”“豕”左侧笔画舒展,辶平捺伸展有力 2.请在下面方格中把每个字写两遍,再组两个词语5、 “悟”:1、爬山虎生长在 (地方),叶子的特点是 ,脚的特点是: 六、“测”:第一课时:优化第13页第二题 第二课时:优化第14页第五、六题语文学科“361高效课堂”导学案(教师使用)主备教师伊敏河镇第二学校 备课时间2018年8月27日课 题人教四上6《爬山虎的脚》授课时间年 月 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2、正确读写“均匀、重叠、空隙、痕迹、触角、引人注意、均匀”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它是如何一步步向上爬的;以及它与墙的关系2、学习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具体地描写事物教学重点第一课时:学会本课的生字和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第二课时:1、了解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教学难点第一课时: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第二课时: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方法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预习,第一课时以小组汇报形式完成合作学习教师在学生汇报展示时以讲授法点拨指导教学准备教师编制预习检测单及教学课件,学生搜集作者资料,并完成预习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学 生 活 动教 师 活 动一、做课前准备,学生分成五组,确定今天的加分记录人员二、各小组抽签汇报预习成果1.课前口语训练:展示背诵积累的哲理诗和观察日记的精彩片段2.领读词语,用语文书第27页生字组词 3.介绍词语意思并造句(引人注意、痕迹、均匀、逐渐)4.读准字音(优化设计第一题) 5.一词多义:汇报预习检测单三“认”中一词多义。

      6.展示写的字,并根据预习单提示强调应注意什么随堂检测:优化设计第二题互批组批阅后检查更正情况7.朗读课文评价方法,完全正确加2分,错误三处以内加1分,超三处不加分8.总结主要内容 本文细致的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他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三、“悟”1质疑提问后借助提示,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有一种植物,它不像丝瓜、葡萄依附架子往高处生长它不用搭架子自己就能向高处生长这是什么植物呢?2.揭示课文题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它,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大声地告诉老师,那种植物是什么?(爬山虎)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爬山虎的脚》 ——板书课题3、介绍作者叶圣陶的生平交流“爬山虎”的资料二、组织各组汇报预习成果给2分钟分工、准备)评价方法:展示无错误每人加一分在学生汇报过程中,如果出现错误,教师通过引导其他组评价补充,来更正错误一)在“读准字音”环节,如果学生读错,教师补充介绍“朝、铺”不同读音时的意思,帮助区分朝:[ cho ]1.朝廷(跟“野”相对):上~。

      在~党(执政党)2.朝代:唐~改~换代3.指一个君主的统治时期:康熙~4.朝见;朝拜:~觐5.面对着;向:脸~里坐东~西6.表示动作的方向:~南开门~学校走去[ zhāo ]1.早晨:~阳一~一夕~令夕改2.日;天:今~一~有事也好有个照应铺:[ p ]1.(~儿)铺子;商店:肉~杂货~儿2.用板子搭的床:床~搭一个~3.驿站(今多用于地名):五里~(在湖北)十里~(在浙江)[ pū ]1.把东西展开或摊平:~床~平道路平~直叙2.用于炕:一~炕三) 在“指导写字”环节,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随机板书“铺、叠、茎、逐”,强调结构与笔顺根据批阅预习作业发现的问题强调错误率高的汉字应如何写正确四)随堂检测:优化设计第二题评价方法:给完全正确的同学加一分三、“悟”1. 引导学生质疑提问,教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并随机解决适宜本课解决的问题2.默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爬山虎的?(划分段落)(三方面:爬山虎生长在什么地方;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爬山虎脚的特点3.引导学生学习第一、二自然段合作交流:(1)、爬山虎生长在什么地方?( )(2)、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本段按什么顺序介绍叶子?重点介绍了什么时期的叶子?特点是什么?(3)、讨论:爬山虎叶子的叶尖为什么一顺儿朝下?为什么“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4)、你觉得爬山虎的叶子美在什么地方?你能分清哪些是它的动态美,哪些又是它的静态美吗?(5)、再读第1、2自然段,想象画面。

      6)、在写爬山虎的叶子的这一段你什么收获?(7)、朗读、背诵第2自然段四 、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们通过对第1、2自然段的学习,感受到了叶圣陶爷爷描写的爬山虎的叶子很美下节课我们将一起去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以及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2. 总结各组加分情况,教师鼓励评价第二课时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复习生字词组内开火车读词语1.组内组织同学开火车读词语2.分组开火车展示二、“悟”1.根据探究提示,进行自主读文批注及小组讨论交流2.各组分别派代表完成自主探究提示提出的问题的汇报可以补充)(1)、爬山虎的脚长在 ,它的样子是 ,颜色是 2)、用 比喻每根细丝的形状3)、( )说明作者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完成随堂检测:《优化设计》的第六题4) 、用“▲”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词语,用自己的话把这个过程按顺序说一说完成《优化设计》第五题5)组内讨论、爬山虎的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行吗?为什么?(6)、爬山虎是不是只往上爬的呢?从哪一段可以知道?(7)、“……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你能用什么词语赞一赞它?3、完成随堂检测,展示汇报核对答案。

      三、再次质疑1.组内提出未解决的问题,互相解决并提炼无法解决的难题2.补充解疑一、组织练习读词语出示词语:触角 痕迹 均匀  重叠  空隙 叶柄  休想 枯萎 逐渐  蛟龙 引人注意 2.给读正确的小组每人加一分二、“悟”(评价方法:完成者加一分,汇报的同学加二分,被大家评价认可的加三分上节课我们探究了爬山虎的叶子,谁能以爬山虎的角色向大家介绍一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后面的自然段,了解爬山虎地脚背诵导入:指名背诵上节课学习过的第二自然段;另指名说说该段大意一).出示自主探究提示:默读课文3—5自然段,思考批注二)、合作探究:1、默读第3自然段(1)、思考: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用“~~”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2)、品味比喻句“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蜗牛的触角与爬山虎的细丝有什么相似之处?你能不能用别的事物来比喻这细丝呢?(3)、这一段哪一个词说明作者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完成随堂检测:《优化设计》的第六题2、 默读第4自然段(1)、用“▲”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词语理清爬山虎爬墙的过程,用自己的话把这个过程按顺序说一说完成《优化设计》第五题。

      2)、作者写爬山虎的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行吗?为什么?(3)、爬山虎是不是只往上爬的呢?你从哪一段可以知道?3、齐读第5自然段,说一说“……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此时此刻,你觉得爬山虎的脚怎样?你能用什么词语赞一赞它?(三)、组织学生展示交流,随机引导学生理解四)、组织随堂检测和汇报交流,核对正确答案五)、排疑解惑1、课文学到这,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在组内探讨,还不能解决的大家一起去弄懂它2、教师引导解疑 三、总结写作方法: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人注意的是叶子,可是作者却能把隐藏在叶子间的脚写得这么具体详细,说明了什么?请你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理解应该如何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的方法1、观察要细致,不能只看表面,要全方位的观察2、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3、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坚持长期观察,而不是一时四、拓展延伸: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葡萄、牵牛花……),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五、总结各组加分情况,教师鼓励评价六、布置作业:1.背诵喜欢的三四自然段,并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完成优化设计四题板书设计叠逐爬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山  特点 样子:像……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