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主任职业道德规.ppt
19页班主任职业道德规范与个人魅力的初探主 讲:唐自碧课件制作:叶于艳 资料搜集:常帮禄 小学班主任职责 1、按照小学德育纲要,联系本班的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着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 2、经常与科任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协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刻苦学习的意志,教会学习方法,学好功课,并掌握学生的课业负担量 3、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注意保护视力,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指导班委会和少先队工作,培养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做学生的个别工作4、指导班委会和少先队工作,培养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做学生的个别工作5、指导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关心学生的课余生活,支持并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6、搞好班级的经常性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做好学生的品德评定和学籍管理工作7、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互通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学生,注意争取社会力量教育学生小学班主任工作职责 v 要做好小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v 要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v 要组织好班集体活动;v 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在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在教育劳动中的具体体现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在教育劳动中的具体体现 教师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严谨治学,勇于创新这不只是教师个人的意愿、行为,也是全党、全社会对教师的共同要求,是我国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和根本标准 魏书生说:你爱事业如果只是为了向它索取个人需要的东西,那么,这种爱是假的 你爱事业,是为了向它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才称得上是真爱而只有爱到愿意自我牺牲的程度,才能够在事业上做出成就 人生的奉献方式是“爱”,创造方式是“学会爱” “爱”是一个永恒的教育主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便不能为师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这一师德要求,就是要教师把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赤诚之心,体现在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的实际行动中;个人利益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整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把社会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克己奉公,忠于教职,在教育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爱岗敬业、 乐于奉献是我国优秀的师 德传统 v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教师的工作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v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小学教师之好坏,简直可以影响到国家的存亡和世道之治乱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道德要求 1、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是对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教师个人和教育事业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道德关系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 2、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要树立对教育工作正确的职业意识 3、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要求提高教师的职业价值,增强工作责任心 总之,教师只有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产生对教育工作的热爱、责任感和乐于献身的精神 二、教书育人、培养新人 教书育人、培养新人是教师的圣神职责 教师职业一经产生,教师就承担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职责和义务,这是由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它的根本任务决定的 教书和育人是紧密相连的,教书育人一方面指明了教师的神圣职责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总结了教师的劳动手段、劳动方式和劳动任务 教书和育人是统一的,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书的目的 提高对教书育人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培养新人的自觉性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已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做恶愈大。
陶行知) 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实现教书育人 1、把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是实现教书育人的基本前提 2、发挥教育劳动的创造性,是实现教书育人的可靠基础 3、教师应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立志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