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数学上册重点与基础知识测试.doc
8页三年级数学上册重点与基础知识测试重点与基础知识测试三年级上册 姓名 班级一. 填空1、 1千米=( )米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1厘米=( )毫米 1米=( )厘米 1分米=( )毫米3千米=( )米 3000千克=( )吨 70毫米=( )厘米8000千克=( )吨 2吨20千克=( )千克 200厘米=( )米1吨=( )千克 1千克=( )克 9吨-2000千克=( )千克14厘米+26厘米=( )厘米=( )分米 1米-2分米=( )分米 5000米=( )千米 8千米=( )米 5吨=( )千克 7000米+8000米=( )千米 3千米-1000米=( )米 1600千克-600千克=( )吨 1吨-400千克=( )千克2、在○里填上“<”“=”“>”。
42×3〇100 4800米〇7千米 60毫米〇6厘米 5千米〇5000米 1米-8分米〇20厘米 3分米〇29厘米 5200米〇6千米 990克○1千克 3米○3000毫米 3吨〇3000千克 1吨〇1000克 4分米○39厘米3、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或数.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 ), 小芳的身高是142( );体重35( ) 一辆卡车每小时行20( ), 一个冬瓜重4000( ), 一个橡皮察长20( ), 一根大头针长3 ( )2( ) 一个撇针长2( )5( ) 一个硬币厚约1( ) 一个文具盒长20( ), 茶杯高约1( ) 一根跳绳长2( ), 一根尺子约( )毫米 家用电视柜高5( )。
一只大象重6( ),也是( )千克 一支铅笔长18厘米,是( )毫米 长江约6200( ) 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约2313( ) 人每小时约走15( )4、一根2米的木头锯成四根做凳腿,凳子高约( );三台七月约平均降水100( )5、举例3个例:“千克”作单位的物体有 、 、 ;毫米作单位的物体有 、 、 ;吨作单位的物体有 、 、 6、笔算加减法时要注意相同的数位要( )验算时,200-17=183用( )法或( )法:方法1: — =17;方法2: + = 200; 方法3: + =200;376+284=660用( )法或( )法:方法1: ;方法2: ; 方法3: 。
7.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是( )边形四边形有( )条边8.长方形的对边( ),正方形四条边(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 )个角.每个角都是( )角;平行四边形的( )相等,而且( )也相等9、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他的( )长方形的周长是( )个长+( )个宽,也就是( )加( )的和的2倍;即:长方形的周长=( + )×2;正方形的周长是( )的4倍;即:正方形的周长=( )×410.一块正方形纸板,用24厘米长的线绳刚好围一圈,纸板的边长是( )厘米.11.两个边长同样是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周长是( )厘米.1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厘米,周长增加( )厘米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2厘米,周长增加( )厘米13.一张长8厘米,宽6厘米长方形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所折正方形周长是 ( )厘米. 一张长方形长7厘米,宽5厘米的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所折正方形周长是( ) 厘米.14.把一个长方形木条框,拉动两个对角,会变成一个( )形,并且周长和长方形相等。
15、在右图(1图)中,甲图与乙图周长是( )1图)16、在右图(2)中,有( )个长方形;有( )直角 ︳ |17、下面一个小格表示1厘米,画一个周长是16厘米长方形或正方形,并用色涂出它的二分之一;另外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18、15÷3=( );读作 ( 除以 ),也可以读作( 除 )表示:① 把15平均分成( ),每分是多少? ② 15是( )的多少倍?③.从15里连续减去( )个3,得数是0 ④15里面有( )个319.一个数除以8,余数最大是( )一个余数是8,除数最小是( ) 余数必须比( )小。
除数是5,他的余数有( )个,最大是( ),最小是( )20.○÷7=5…口,口里最大可以填( )这时○里是( )21、如果除数是6,商是5,余数是2,被除数是( ) 被除数=( × )+ 余数 22.34÷6=5┉4,可用验算式( × + = 34 )23、26人乘船过河,每4人限制坐一条船,要租( )条船因为多出的( )人也要租1条船 26米布做衣服,每4米限做一件衣服,要做( )件因为多出的( )米布不能做1件衣服24、 1分=( )秒 4分=( )秒 1时=( )分=( )秒3时=( )分 5时=( )分 140秒=( )分( )秒25、比较:9分○90秒 5时○500分 4时○24分 3时○150分26、填单位:人每天约睡9( );系红领巾约20( );做早饭约( ); 人1( )脉搏约跳75次;地球1( )约运行8000米。
一节课约上40( )27、11:20过20分钟是( );下午2:20你在( )下午5:10你在( )28、29×8≈( ),把“29”看作( );513×7≈( ),把“513”看作( );05×9≈( ),把“305”看作( )29.口算 40×3时,想:40表示( )个10,( ) 个10×3= ( )个10,也就是( )30、634╳8=( ),读作( 乘以 ),或者读作( 乘 ),表示: ①8个( )相加,和是( ) ② 634的( )倍是( ) ③一个因数是( ),另一个因数是8,积( )。
31、3╳0=( )加法算式表示( )0+0+0+0+0+0= ( ) 用乘法算式表示:( )32、比较:1+2+3+4+5+6+0○1×2×3×4×5×6×033、根据12×3=36,写出下列各式结果12×30=( );120×30=( )方法是:因数的( )相乘,所有因数末尾的0( )下来,有( )个,( )个 34、54的3倍是( ), 列式( = )24是8的( )倍,列式( = )35、一位数乘三位数,积最多是( )位数;最少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36、0×2= 5×0= 5+0=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