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吴仲华:民族大业,船骥之托.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lm152****8155
  • 文档编号:254502515
  • 上传时间:2022-02-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6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吴仲华:民族大业,船骥之托 1 为科学志向并肩奋斗 吴仲华自幼宠爱读书,爱好音乐,曾是清华乐队的第一小提琴手1935年,他以优异成果考入清华高校机械系在清华高校一年级时,吴仲华相识了同级同学李敏华,他们志同道合,于1943年结成伉俪,在57年的共同生活、工作中,他们相亲相爱,荣辱与共,两人又都荣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被传为佳话 1943年底,吳仲华通过清华高校公费留学考试,与李敏华一起乘船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探讨生院攻读博士学位,当时他们认为祖国是农业国,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当务之急,为此吴仲华希望就读于农业机械化专业,但该校已不招该专业探讨生,吴仲华只能改学内燃机专业后来他们有了两个孩子,吴仲华为了支持李敏华学习,担当了大量家务,他们只能两人轮番上课,当时他们的住处靠近学校大礼堂,每到下课铃声响起时,两人就抓紧换班,分别奔向教室和家中一位资深教授回忆当年深有感受地说:“一个小个子女孩战胜了全部男孩这个小女孩就是李敏华,因为她的工程热力学课程成果为全班最好1947年,吴仲华以优异成果获科学博士学位,李敏华也于1948年成为麻省理工航空系第一位女性工程博士 毕业后,为了取得科研工作的阅历,他们俩人先后应聘到美国航空询问委员会(NACA,为美国宇航局NASA前身)刘易斯喷气推动中心任探讨科学家。

      由于他们夫妇没有加入美国国籍,作为外国人在那里工作,要经过美国国会批准,当年仅有4名外国人获准,他们夫妇俩就在其中吴仲华原有志于传热探讨,如叶片冷却,可是刘易斯试验室希望他从事叶轮机械流淌探讨,于是他专注于这一困难的流淌问题经过两年多努力,1950年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径向平衡条件对轴流式压气机和透平设计的应用》,之后又接连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并于当年创立了国际公认的叶轮机械三元流淌通用理论20世纪90年头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国际燃气轮机学术大会评论道:在五十年头初期,国际叶轮机械界发生了两件大事:计算机的独创和叶轮机械吴氏通用理论的创立,促进了叶轮机械的发展这两件事又是亲密相关,是吴仲华教授开创了叶轮机械三元流淌数值仿真的先河,从今叶轮机械得到蓬勃发展 吴仲华提出的叶轮机械三元流淌理论,指导了国际上一系列航空发动机的设计中科院院士徐建中告知笔者:“比如说美国的GE、普·惠公司,英国的罗·罗公司,都派人向他请教,国际上闻名的飞机,像波音737、737、747、空客等飞机的发动机,都用了吴仲华的理论 2 创建学科并关注能源问题 1950年朝鲜斗争爆发,在联合国总部倾听新中国代表伍修权慷慨激扬的发言后,吴仲华毅然确定举家回国。

      此后,吴仲华绕过大半个地球,最终在1954年底回到中国 面对一百零一废待兴的局面,甚至一度受到政治冲击,吴仲华始终矢志不渝1956年,他在清华高校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燃气轮机专业1961年,他又创建了工程热物理学科,从今开拓了工程热物理学探讨发展的新时代11010年,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探讨所正式成立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回忆说,“在我留苏的时候,工程热物理这个概念是没有的,是吴先生在清华期间提出来的”徐建中这样说明:“力学是物理学第一章,热学是其次章,工程热物理是把这两个基础学科拿出来,成为一个工程科学或技术科学的一部分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一位战略科学家,吴仲华敏锐地意识到,能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问题将成为我国和世界各国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必需仔细对待,应及早探讨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法,制定正确的能源开发和利用战略在总结人类利用能源阅历教训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安排得当,各得其所,温度对口,梯级利用”这一高效利用能源的十六字原则其中“温度对口,梯级利用”是热力学第肯定律和其次定律的综合与总结,是普遍适用的科学原理,对节能和科学用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还进一步提出了“总能系统”的概念,来阐明能的梯级利用这一重要原理。

      与此同时,吴仲华着重指出了科学技术对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作用,特殊提出必需努力发展高新技术,“科学探讨工作必需先行” 这些思想深刻影响了国家各时期能源领域的科技规划,包括能源局的“十三五”规划中,依旧描述为“能源综合梯级利用” 3 为学科积淀和传承英勇攀行 吴仲华一贯重视人才培育,亲自制订教学安排、上课、书写讲义;他强调基础理论教化,要求学生除了加强数学、力学学习外,特殊强调要学好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学、燃烧学等专业基础课;他要求青年老师、科研人员和学生一起听课,上习题课、交作业;他重视试验室建设,亲自兼任试验室主任,建立了包括叶栅风洞、小型燃气轮机等试验装置;他举办训练班,派送退伍军人、工人到航空发动机工厂培训,培育了一批试验技术人员,从而组建了全面合理配套的科研队伍清华高校燃气轮机专业第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课题是真刀真枪的海军舰用燃气轮机,其成果成为以后研制胜利的机组前身1957年,他从动力探讨室派出了一批科研人员赴前苏联、捷克留学,这些人员其后成长为中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科研骨干,包括中国宇航科研的领头人 吴仲华治学严谨,细致入微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探讨所探讨员林汝谋回忆说,吴先生曾对他讲,标点符号也是文章的一部分,“标点符号都用不好,你还是中国高级探讨员吗?”在此之后,他给吴仲华看的文章和报告,都要先细致反复看过,丝毫不敢怠慢。

      吴仲华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工程热物理事业,11012年因病逝世在他看来,工作比生命更重要林汝谋回忆说:“我陪吴先生夫妇去新疆油田,从喀什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个路途坐汽车要十几个小时,当时吴先生已七十三几岁高龄,而且刚动完手术一个多月他的病房就是办公室在病逝前也许5天左右,吴先生已经特别虚弱了,他还写了一份几万字的IGCC关键性报告我当时眼泪都要下来了 吴仲华在科研的道路上英勇攀行,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坚实脚印,被誉为“叶轮机械的先锋”如今,以吴仲华先生名字命名的“吴仲华嘉奖基金”已设立十年,今年又有十余人分别获得“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和“吴仲华优秀探讨生奖”我们欣喜地看到,年轻一辈将沿着吴仲华先生的踪迹,投身科技创新战场,为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将来而接着奋斗赵竹青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