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学科能力专题二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专项练习.pdf
8页专题二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练习 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完成 1~3 题 1.表中①地区的植被类型和农作物是( ) A.针阔混交林,春小麦 B.针叶林,甜菜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稻 D 落叶阔叶林,棉花 2.四地河流水文特征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水位变化最小 B.②地含沙量最大 C.③地冰期最长 D.④地汛期最长 3.关于四地所在地区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③铁矿资源丰富 B.②④煤炭资源丰富 C.①④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D.①③石油资源丰富 下图是“沿 110°E 经线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曲线图” 读图,回答 4~5 题 4.图中数码①②③④四个地域所跨纬度相同,其中,日平均气温≥10℃积温量随纬度变化最小的一组是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5.图中⑤所示地区所处的温度带和适宜发展的农作物是 A.热带——可可豆、水稻 B.亚热带——水稻、油菜 C.暖温带——谷子、棉花 D.中温带——小麦、甜菜 青藏高原位于一种特殊的高原气候区, 但利用大棚技术使得拉萨的瓜果蔬菜供应充足。
据此完成 6~7 题 6.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当地的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水分条件 D.土壤条件 7.拉萨原来不产西瓜,引种后发现,直接“铺”在地上生长的西瓜生长不好,只有将西瓜藤架空,西瓜“挂”后才能结果西瓜“挂”着的原因是 A.可以减少叶子对西瓜的遮掩,增强光照,促进光合作用 B.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节省土地、节省大棚面积,减少农业投入 C.土壤的湿度不够、干燥,直接“搁”在地上,容易使瓜的水分蒸发 D.大棚内的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不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 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回答 8~9 题 8.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正确的是 ①地下水补给 ②湖泊水补给 ③雨水补给 ④积雪融水补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与淮河相比,该河流水文特征是 A.水位季节变化小 B.泥沙含量大 C.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 D.冬季封冻断流 下图是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长廊” ,据图判断 10~13 题 10.图中甲山脉是 A.秦岭 B.阴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贺兰山脉 11.图中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是 A.热量 B.降水 C.土壤 D.地形 12.该地区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势平坦 ②矿产丰富 ③气候适宜 ④水潭充沛 ⑤交通便利 ⑥水能丰富 ⑦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⑧市场广阔 A.①②③ B.②④⑧ C.③④⑤ D.②⑤⑥ 13.图中经过银川的铁路线是 A.包兰线 B.陇海线 C.兰新线 D.宝成线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4. 图中 a 山脉两侧山麓分布的自然带是( ) ①北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②北侧为高山草甸带 ③南侧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④南侧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5. 该地森林遭受破坏后可能产生的后果有( ) ①降水高峰期与河流洪峰出现的时间间隔变短 ②短期内河流流量减小 ③降水量增加 ④粮食单产下降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下图为我国某地一年中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6. 该地区最可能位于我国( ) A. 青藏高原 B. 东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南方地区 17. 据此推测,该年我国东部地区最有可能出现( ) A. 南涝北旱 B. 北涝南旱 C. 南北皆旱 D. 南北皆涝 读“海口、吐鲁番、漠河、五道梁(海拔 4415 米,青海)”四地气温及降水量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8. D 图表示的是 ( ) A. 漠河 B. 吐鲁番 C. 海口 D. 五道梁 19. B 图气候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 纬度高 B. 临海,受夏季风影响大 C. 地势高 D.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二、综合题 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 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下图) 材料三 贺兰山东坡是世界优质葡萄产区下图为该地葡萄加工生产流程图 (1)描述材料一所示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并根据材料二简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2)比较黄河宁夏段与山东段水文特点的最主要差异以及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的主导自然因素 (3)材料二中 2 为草原,3 为针叶林,据图说明贺兰山东西两坡植被带分布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4)分析该地区发展材料三所示葡萄加工产业链的经济意义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多传统工业区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 世纪 50 年代,辽中南工业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材料二: “东北平原地形图”和“辽中南地区简图” 材料三:所经 60 余年的发展,辽中南工业基地也出现了技术设备落后,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 (1)与长江中下游比较,简述 PQ 河殷不同的水文特征 (2)简述鞍山钢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国家提出“振兴东北”的计划,针对辽中南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你有哪些建议 1.D 2.C 3.D 【解析】第 1 题,根据气候资料判断,①②③④依次位于华北地区、南部沿海、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农作物是棉花针阔混交林、春小麦、针叶林、甜菜分布在东北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分布在亚热带地区第 2 题,由上题分析可知, ①②③④依次位于华北地区、 南部沿海、 东北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北地区,结冰期最长我国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相对而言: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更大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很明显不在②汛期最长的是珠江,在②地区第 3 题,我国石油集中在华北、东北、新疆铁矿主要在辽宁、河北、四川等地煤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有色金属主要分布在南方 4.B 5.D 【解析】第 4 题,此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图中横坐标代表纬度,纵坐标代表积温,①②③④四个地域所跨纬度相同,但日平均气温≥10℃积温①处最高,④处最低,故积温随纬度变化最大的一组是①④第 5 题,我国以秦岭-淮河一线划分南北方地区,其所在纬线大致为34ºN,图中⑤处所属地区位于秦岭以南地区,即属于南方地区,但位于长江以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油料作物为油菜 6.B 7.D 【解析】第 6 题,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透过塑料大棚到达地面,地面吸收热量之后,以长波辐射向外散热,受到塑料大棚的阻挡,热量不易散失,塑料大棚起到了保温作用,所以拉 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了当地的热量条件。
第 7 题, 影响瓜果生产的主要气候因素有光照和热量;拉萨地区光照条件好,热量欠缺;大棚内地面降温速度比较快,温度比较低,所以将西瓜架空,而空气中大气温度较高,有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 8.C 9.C 【解析】第 8 题,由题干提示是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①全年补给稳定是地下水补给, ②在春季,是积雪融水补给,③对应东北的雨季时间,是雨水补给第 9 题,从图中可知,与淮河相比,该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泥沙含量相对不大,有两个汛期,冬季流量减少,但没有封冻断流 10.C 11.B 12.D 13.A 【答案】14. D 15. D 【解析】 14.根据经纬度可确定 a 山脉是秦岭,其南北两侧因热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南侧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侧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据此选 D 15.森林破坏后,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河流洪峰与降水高峰期的时间间隔缩短,生物多样性减少,短期内河流流量可能会增大;植被破坏会对降水量有影响,一般可能会减小降水量;森林破坏后,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单产下降,据此分析选 D 【答案】16. C 17. A 【解析】 16.根据该地气温可知该地最冷月气温 0℃以下,-5℃以上,最可能位于我国华北地区,C 正确;青藏高原夏季气温 16℃以下,东北地区冬季气温-10℃以下;南方地区冬季气温 0℃以上。
17.华北地区正常年份 7、8 月为雨季,但该年雨季来的晚,且降水较少,说明雨带在南方停留时间长,最可能出现南涝北旱,A 正确 【答案】18. C 19. D 【解析】 18.海口位于我国南方,冬季气温在 0℃以上,降水量大,因此可知,D 为海口;吐鲁番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因深居内陆,全年降水少,因此可判断,B 为吐鲁番;青藏高原属于高山高原气候,是全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且降水较少,因此可判断,C 是五道梁;漠河位于我国最北端,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因此可判断,A 是漠河据此分析选 C 19.结合上题可知,B 为吐鲁番,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全年降水少,这里是中国地势最低的地方,B 图气候最显著的特点是降水少,而这一点主要与海陆位置有关,纬度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据此选 D 20.【答案】(1)自东向西依次为鄂尔多斯高原、宁夏平原、贺兰山断裂下陷带,经河流冲积而形成 (2)黄河宁夏段比山东段含沙量小;黄河的水源 (3)东坡比西坡多了针叶林带,西坡比东坡多了沙漠带;东坡比西坡各植被带的海拔都低 原因:(东坡地处夏季东南风的迎风坡、西坡地处夏季东南风的背风坡)东坡比西坡降水多。
(4) 促进葡萄种植业的发展;延长葡萄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实现葡萄加工中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降低了原料投入的成本 【解析】第⑴题, “描述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属于特征描述类问题地形特征包括地形类型、主要地形的分布和地势高低三部分内容,而此问只问地形区的分布,即鄂尔多斯高原、宁夏平原、贺兰山三个地形区的位置;第 2 问“宁夏平原的成因” ,属于原因类问题,一般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但平原主要是自然原因形成的,成因包括断裂下陷、流水堆积、冰川侵蚀和海浪侵蚀等 第⑵题, “比较黄河宁夏段与山东段水文特点的最主要差异” ,属于比较类问题首先要明确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汛期、冰期、凌汛、含沙量、水能资源等;然后找出最主要的差异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山东段位于黄土高原下游,有地上河现象(泥沙沉积形成) ,不难发现山东段比宁夏段含沙量大的特点第 2 问“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的主导自然因素” , 关键词为主导自然因素, 即最主要的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西北地区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不足,但宁夏平原靠近黄河,有灌溉水源,限制性因素得以改善,所以主导因素为水源。
第⑶题, 植被带分布的差异主要包括自然带数目的差异和自然带分布高度的差异两部分 通过材料二可以发现贺兰山东西两侧自然带数目相同,但东坡多了森林带,西坡多了沙漠带;从自然带分布高度来看,同一自然带海拔高度为西高东低由于贺兰山大体为南北走向,没有阴坡和阳坡之分,所以只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东坡为夏季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有森林带而无荒漠带;西坡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有荒漠带而无森林带 第⑷题,此问关键词为经济意义,即对经济方面的影响通过材料三可以看出葡萄加工促进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而且随着葡萄加工工业的发展,对葡萄的需求量增大了,使葡萄种植业的规模扩大,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21.【答案】 (1)流量小;有结冰期;有凌汛;有春汛;含沙量小 (2)①丰富的铁、煤资源;②便利的水陆交通;③靠近沈阳、大连、长春等消费中心,市场广阔;④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⑤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 (3)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新兴工业,实现产业升级;调整工业布局,分散或转移污染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